据记载,宗祠原为唐末兵部尚书乐仁规与其弟刑部尚书乐仁厚的府第,后遭火灾。如果说尚书楼是唐末乐氏家族显赫的象征,那么,由原府第而建的乐氏宗祠可谓尚书楼的再生与延续。因此,乐氏宗祠是乐氏家族那段辉煌历史的见证。为避免今后子孙“上下混淆,尊卑莫辨,欲其统遐迩而合一,历久远而同归”,于是着手做了一件乐氏家族中的大事,拟撰了乐氏的一百零四字排行。......
2023-09-27
大纵湖自南宋年间形成至今这800多年间,亦是经历过沧海桑田般的地理演变。据1993年版《盐城县志》记载:1929年大旱,大纵湖一度“露底”,湖底曾发现许多锅灶、城墙砖、罗地砖、瓷瓦罐等,还看到一根断旗杆和街道、古井及墙基的残迹。至此,“东晋城”的传说得到印证,也为大纵湖的历史文化寻到了源头。如今,为留住历史文化的记忆,在水底沉寂800多年的古东晋城已初步循湖底遗迹、依南宋风格复建完成,为碧波浩渺的大纵湖平添诸多历史文化元素。
东晋古城城门
当地民间流传一种说法:东晋城并不是晋代留下来的古城,而是南宋绍兴年间建起来的一座城池。据传说,绍兴年间(1131—1162),北宋移民南迁,一支移民队伍到达大湖(大纵湖),看到水草丰茂而人烟稀少,就在湖畔筑城定居。城筑起来以后,移民因怀念故土东京,定城名为“东京城”,改大湖为“大宋湖”。而这些地名传到朝廷,被奸臣扣上企图谋反的罪名,当地官员听到消息后,急忙改“东京城”为“东晋城”,“大宋湖”为“大纵湖”。当然,这种说法也仅是传说而已。
大纵湖东晋古城紧紧依托大纵湖优越的水资源,结合“东晋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以水为魂、以“水城”为特色的“东晋古城”休闲旅游度假区,形成别具一格的“岛屿式”古城,描绘出一幅具有里下河水乡风格的独特的“清明上河图”。
东晋古城老街
东晋古城鸟瞰
东晋古城总体规划为“一河三街五区九岛”:“一河”即位于地块中部的主河,它构成了整个项目的“S”形主轴,在水系中宽度最宽,景观点最集中,赋予古城以水乡的灵动,营造了整个古城丰富的水景街道空间。“三街”即为古城中尽显宋代建筑风格的三条老街,含40余座商铺,有茶坊、酒肆、鞋帽店、客栈等,构成里下河水乡特色湖荡风情小镇。“五区”即为功能、形态相对独立的五个片区:入口综合服务区、历史人文商业主城区、旅游餐饮购物区、宾馆客栈民宿集中区和酒吧休闲娱乐区。“九岛”即为生长于河湖之中形态各异的岛屿,连接岛屿的桥梁形态各异,既有壮观的三孔拱桥,也有简洁的石板桥和斜桥,还有精致的廊桥,让人领略水乡岛城的独有魅力。真如盐城诗家雷春先生所言:“千年沉水底,今日出平湖。九岛廊桥接,三街风物殊。城依东晋貌,人在上河图。最好扁舟放,衔杯戏野凫。”
宋氏宗祠是东晋古城的亮点所在。据新发现的《宋氏家谱》记载,宋氏原籍河南,第五代迁之苏州阊门,历朝为官者众多,后“洪武赶散”时一支迁盐城大纵湖。原家祠大门上的对联“两代辅弼,十世簪缨”就是盐城宋曹所题写,大纵湖北宋庄的宋氏宗祠当时有“苏北第一祠”之称。今人吴振奇先生题宋氏宗祠联,高度概括了宋氏一族的历史人文渊源:“宋姓溯源长,两朝辅弼,十代簪缨,任岁月推来,一脉馨香称旺族。家风传世远,宰相赋梅,状元救蚁,喜人文蔚起,千秋仁德耀宗庭。”
大纵湖东晋古城景区“宋氏宗祠”主体占地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长72米、宽18米、檐口高8米、屋顶高12米,为砖木结构、三进四合院式仿古建筑。江苏省建筑设计院因材设计了主体“深三进广五间”为月、附属“九宫六院”为星的众星拱月式建筑风格。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布局严谨、气势雄伟、装饰精巧、富丽堂皇。体现了以徽派为主的明清建筑风格,有“整旧如旧,苏北首祠”之誉。此气势宏大的古代楼宇建筑群,是大纵湖景区建设者从江西赣南山区将一座原叫“敦本堂”的古祠,交由山东省曲阜专业工程队整体拆散,将其建筑构件一箱箱打包,对建筑中有艺术价值的石雕、木刻、条石、柱础等全部经火车、再用卡车千里迢迢运至大纵湖畔,依原图纸样式重新组装而成,其规模之浩大、工程之艰辛可想而知。形如飞翼的飞檐反宇、雕刻精美的古屋装饰、原汁原味的明清风格,吸引了众多古建筑研究专家前来观瞻,其文物价值由此可见。这真是:(www.chuimin.cn)
明月证曾经,任几万次潮来潮去,难掩宋时一部史;平湖留旧迹,凭一千年复现复生,尽还东晋几分魂。(1)
宋氏宗祠外景
宋氏宗祠内景
宋氏宗祠一角
宋氏宗祠木雕
宋氏宗祠穹顶
(1)选自“大纵湖杯”楹联诗词大赛,作者王桂珍。
有关水乡泽国的文章
据记载,宗祠原为唐末兵部尚书乐仁规与其弟刑部尚书乐仁厚的府第,后遭火灾。如果说尚书楼是唐末乐氏家族显赫的象征,那么,由原府第而建的乐氏宗祠可谓尚书楼的再生与延续。因此,乐氏宗祠是乐氏家族那段辉煌历史的见证。为避免今后子孙“上下混淆,尊卑莫辨,欲其统遐迩而合一,历久远而同归”,于是着手做了一件乐氏家族中的大事,拟撰了乐氏的一百零四字排行。......
2023-09-27
与宋氏三姐妹齐名的谷氏三兄弟在国民党“五大”、“六大”、“七大”会议上,谷氏三兄弟都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谷氏三兄弟都身居要职,都是国民党当政时期显赫一时的人物,但彼此来往很少。这是因为在国民党内复杂的派系斗争中,三兄弟所处位置和职位的派系不尽相同,担心来往过密会引起非议。1993年12月,谷正纲在台北去世,他是谷氏三兄弟中去世最晚的。......
2024-01-09
连氏之根襄垣县古韩镇的南丰沟村,有一座祠堂,叫连氏宗祠,迄今为止,它是我们上党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姓氏祠堂。那么,这连氏宗祠为什么会出现在襄垣,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连氏祠堂,就是连姓人士寻根祭祖的地方。襄垣曾分别出土了四块碑文,有三块碑文是连氏祖茔的。......
2024-09-13
最有名气的刘氏宗祠,至今仍吸引着众多访古探幽的游客以及远道寻根的华侨。老街尽头,但见三座祠堂与一座厢房集于一处,从北至南依次为秉繁刘公祠、刘氏宗祠、潜庵刘公祠。绕这几家祠堂走一圈,当中最受瞩目的,该算是中间那家三间三进的刘氏宗祠。......
2023-10-17
在距离天祝县城36公里的松山滩山间盆地中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古城,它就是著名的松山古城,又叫牧羊城。松山古城坐北向南,分内外二垣,平面呈“回”字形,城垣保存基本完整。西面南北端城墙破坏较严重。松山城因松山而得名,松山也因松山城而闻名。实际上,松山自汉武帝时就已驻牧开垦,成为通往河西的一条便道,即从永登穿过中堡的石灰峡,从松山到景泰或古浪西进,史书称这条路为“松山古道”。......
2023-08-07
于是,金宋之间又有了四十年的和平,直至被韩侂胄破坏为止。开禧三年十一月,韩侂胄被史弥远杀死,他的头被送去金章宗那里,以表示宋朝求和的诚意。这一次的和平,仅仅维持了十年,便被金宣宗破坏。然而,金这一次打宋,打了七年之久,并不曾能胜。金宋双方,就这样在今日的河南湖北僵持了七年。宋朝政府虽则对金方的和平请求置之不理,却也在事实上不再北伐,直至八年以后,与蒙古订了夹攻金国的协定之时。......
2023-10-07
陈氏宗祠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根据当地山川地形,建为坐南朝北略偏东。宗祠里“大本堂”三字写得苍劲凝重,据《北仑地方志》记载,此匾额为王正廷所写。陈氏宗祠还有一个独到之处,就是明堂两边的厢房全用玻璃窗户。这说明杨岙陈氏先人们有发展的眼光。这座宗祠现已成为杨岙村民的瑰宝,全村大事都在这里举办。陈氏宗祠实为一处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古迹。......
2023-09-27
武田氏的下一个攻击目标是小笠原氏。在武田氏和诹访氏结盟时,小笠原长时就入侵诹访郡。武田晴信支援诹访郡,和小笠原长时的部队发生冲突,武田晴信被打败。之后,诹访赖重背叛武田晴信,和小笠原长时结盟。小笠原长时军中发生内讧,裹足不前。这时,武田晴信前来救援,和小笠原长时在胜洼发生冲突,小笠原长时战败。武田晴信派说客劝降小笠原长时,但小笠原长时不答应。......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