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给付诉讼是指行政相对人直接依据公法上的请求权,请求行政机关为特定给付的诉讼。行政给付诉讼包括课予义务诉讼和一般给付诉讼,它以国家对相对人负有给付义务为前提,具有单方受益性,且与国家财政负担紧密关联。行政给付诉讼的提起规则。二是行政机关对于给付内容和给付形式有自由裁量权,相对人针对给付内容和给付形式的争议提起和解。......
2023-07-30
长期以来,尽管我们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公众有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但实践中环境执法活动并未完全公开,致使公众参与成了环境执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控制环境行政裁量权的最常见方式是技术性控制,这一方式着眼于增加裁量刚性,即由相关国家机关对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可以量化和细化的行政裁量权的内容进行梳理,制定行政裁量权基准。而嘉兴在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方面的创新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到政府的执法过程,整合多种资源,推进社会管理合力。这种新的路径选择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技术性控制路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参与,横向协同,有效制衡行政裁量权
传统模式实行的是行政机关“一家独大”的单一控制模式;现代治理强调多元参与,嘉兴将公众参与机制引入环境行政处罚的审议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并非一放了之,它在强调多元参与的同时,并不否定政府在环境事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即保障公众参与的有序性。同时,传统的技术性控制模式实行的是垂直、强制、等级制的管理关系,上级机关制定裁量基准后层层下发给下级执法部门予以执行;现代治理提倡横向的协同参与关系,因为行政权天然地具有自上而下的强制力,制衡行政裁量权最好的方式就是赋予无行政权的主体以一定的监督权,达到彼此的平衡。
(二)公众评审,外部控制,提升裁量结果的可接受性
传统上的技术性控制,其控制的空间始终局限于行政权力体系之内,哪怕引入立法权控制,其控制的空间仍囿于公权体系之内。现代行政有效行使的最大障碍就在于公众对公权的失信,这种失信无法通过公权内部的修正来改善和修复,通过引入公众参与来重塑行政权的公信力,让公众知晓、参与并监督行政裁量权的行使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途径,同时也能有效地提升裁量结果的可接受性。(www.chuimin.cn)
(三)动态开放,避免僵化,符合行政行为的本质要求
传统上技术性的控制是静态的,以事前规定的方式将裁量幅度细化,裁量只是机械套用已设置的规范标准,容易导致执法的僵化;而在公众评审模式中,裁量方式是动态开放的,公众评审面对的都是鲜活的个案,通过个案综合考察有针对性地变化裁量幅度,更加符合行政行为的本质需求。
因此,在自由裁量权的控制方式上,技术性控制过于僵化、封闭和保守。相比之下,公众评审制顺应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的良性互动。公众评审制的合法性、正当性更加彰显,这一模式更值得推崇。
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
行政给付诉讼是指行政相对人直接依据公法上的请求权,请求行政机关为特定给付的诉讼。行政给付诉讼包括课予义务诉讼和一般给付诉讼,它以国家对相对人负有给付义务为前提,具有单方受益性,且与国家财政负担紧密关联。行政给付诉讼的提起规则。二是行政机关对于给付内容和给付形式有自由裁量权,相对人针对给付内容和给付形式的争议提起和解。......
2023-07-30
第四章自由思考型创新技法套上镣铐,不可能做出标新立异的发明。基于这种历练,创造学中提出了自由思考型创新技法,如智力激励法、问题列举法、自由组合法等技法。第一节智力激励法头脑风暴法又称BS法、自由思考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
2023-11-30
美国法律文化中与最密切联系原则直接相关的就是法官自由裁量权和法官专业素养,该原则的灵活性要求法官能够透彻地掌握法律、拥有丰富的司法审判经验,以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行使自由裁量权,如此才能达到正确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效果。其次,没有设定相关的客观因素帮助法官正确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进一步扩大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2023-08-1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教育部与有关部委和有关省级政府共同主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每年3—10 月举行。大赛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8-24
1)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目标与组织结构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企业的所有者或管理者对若干下属实施直接控制,并由其下属执行一系列工作任务。职能制组织结构是一种按职能划分部门的纵向职能结构,即U 型结构。不同的外部环境要求企业制定不同的战略和实行不同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变革的形式也往往与外部环境的动态程度相关。......
2023-08-24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应为”律的规范结构特征为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权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或者可以说,“不应为”律的律典正条规定将司法者有限的自由裁量权作为填补律文规定模糊性的工具加以了考虑。但是,司法者在适用“不应为”律时的所行使的自由裁量权并不是一种恣意或专断的权力,更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加以行使。从而警示司法者,为自由裁量权划定界限,并为司法者枉法出入人罪的行为提供了科罪的依据。......
2023-08-12
对于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而言,地级行政区政府在规制手段选用上往往陷入一种“极度严格的规制要求将自动实现所欲的目标”的信念。另一方面,对于地级行政区自主性立法及先行立法权的行使而言,“由上至下”建构主义立法模式下地方政府缺乏自生性法治观念。......
2023-08-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