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之政治哲学之发生,亦不外此数因。前章所述孟子之时代背景,与彼时代所发生之思潮。孟子视彼时代之状况及彼时思潮之影响,故其思想,全为彼时代之产物,亦全为彼时代之反动。观孟子对于当时政治评判之云:狗彘食人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孟子政治论,本有唯心主义的倾向,故曰:生于其心,害于其政。......
2023-11-22
孟子政治哲学上尚有一重要问题,即统一主义,因统一后方能保民,方能施行仁政。此实为孟子政治哲学上一大关键也。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梁惠王上》)
国家治乱分合,若言及用兵,必须凭借武力,如汤之征葛,武之伐崇,但使用兵有道,深合时机,便可谓德。
统一则不免征伐,征伐则不免扰民,而孟子欲免除此祸患,故毅然立一完善之目标,即“不嗜杀人”一语。(www.chuimin.cn)
至孟子之倡统一,亦因当时之国势所使然,后来秦虽能统一中国,而仍纷乱,推厥原因,皆嗜杀人,是孟子之言验矣。元许谦有言曰:
一之谓统天下为一家,正如秦汉之制,非谓如三代之王天下而封建也。此孟子见天下之势,而知其必至于此,非以术数谶纬而知之也。盖自太古立为君长,则封建之法行;黄帝置大监,监于万国,夏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亦万国;逮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时云千八百国;至孟子时,相雄长国,只七国,下余小国,盖不足道也。自万国以至于七国,吞并之积,岂一朝一夕之故?今势既合,不可复分,终又并而为一,举天下郡县之而后已。至于秦汉,孟子之言即验。但秦犹嗜杀人,故虽一而不能定,至汉后定也。(《读孟子丛说》)
有关孟子学案的文章
孟子之政治哲学之发生,亦不外此数因。前章所述孟子之时代背景,与彼时代所发生之思潮。孟子视彼时代之状况及彼时思潮之影响,故其思想,全为彼时代之产物,亦全为彼时代之反动。观孟子对于当时政治评判之云:狗彘食人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孟子政治论,本有唯心主义的倾向,故曰:生于其心,害于其政。......
2023-11-22
孟子之性善论,不徒影响于彼之人生观政治观,并且大有影响于彼之教育哲学。盖孟子既认为一切善端为我性所固有,而不能免为恶者,由于不能尽其才也。(乙)放其良心孟子有由本之喻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孟子既道性善,故彼之教育方针,即主张消极地存养此性,而反对改造,积极地扩充此性,而不认增加。故教育首当求放心,其次存心,而养心,而由心及物,此孟子教育程序之大概也。......
2023-11-22
吾人既明孟子人生哲学根据于其性善论,兹再叙其方法论。第一项扩充固有良知良能良知良能,为人类所固有。著者于前章曾云:孟子所谓良知良能者,即是大人不失赤子之心。由性善而扩充之为尧舜之徒,达则行先王之政,穷则守先王之道。又清代陈澧对于孟子所言“扩充”之义,论之甚精,其言曰:孟子道性善,又言扩充。此外扩充之义,触处皆是。亲亲敬长达之天下,扩充也。......
2023-11-22
殊不知在吾国二千余年前之孟子,已有发明,且其见解,实超彼辈之上。第一项自动的教育活动者,即以活动视为人类之本性,基于自己内部之原因,为独立的活动,而不受外界之影响者也。第三项标准的教育教育虽是自动的,却不可无标准。此标准的教育法,在孟子以为是教育之捷径。此与孟子意志教育不谋而合,可证古今圣哲所见略同也。儒家认教育为万能,即在此点,而孟子之教育哲学,尤斤斤于此。......
2023-11-22
第一项功利主义之由来孟子政治哲学中最大价值,在排斥功利主义。功利主义之弊,贤人亦多论及之。第二项孟子之非功利主义孟子排斥功利主义,其书之第一篇,即在与梁惠王之问答:孟子见梁惠王。及近十余年,泰西功利主义派哲学输入,浮薄者或曲解其说以自便。近人赞美孟子之非功利主义者,厥唯梁任公。第三项乐利主义孟子政治学说,一面反对功利主义,一面主张乐利主义,亦曾将义利两字分得甚严。......
2023-11-22
第一项孟子性善论在伦理思想上之价值我国以儒家为伦理学之大宗,而儒家则于一切精神界科学,悉以伦理学范围之。兹仅论孟子性善论在伦理思想上之价值,其他暂置之不论。第二项孟子性善论在心理学上之价值《孟子》书言心性者甚多,本章亦累举之。总之,孟子性善论,其中无非以匠成人性,增进人格之事,归诸教育之功,是以在教育思想上有莫大之价值焉。......
2023-11-22
盖两军相持,服役行伍,身试锋镝者,人民也。是则人民之独蒙其害,势所必然。窃以吾国战国时,正与此类。故孟子倡非战论颇为急烈。孟子目睹周朝人民,非直接受服兵之痛苦,即间接受其因兵争而起之死亡丧乱流离转徙等惨祸。由此可见孟子之非战主义为施行其保民政策之唯一方法也。孟子主非战,原因在保民,但遇必要时,亦得而战。故孟子之非战,只限于不行仁政之方面。......
2023-11-22
孔子之有教无类,亦含有性善之意,要自孟子而其说始大明,故孟子为性善论之宗也。孟子之主性善也审矣。然孟子之言性善,其主旨仅曰:性可以为善,初不在凡性皆善或必善。故孟子性善有三种之解释,如圣人之性是纯全善者,寻常人之性是皆有善者,恶人之性是皆仍有善者。二三岁之孩提知爱其母、敬其兄,普通常人又皆有同情心,在孟子观之,认为性善之绝对铁案,无疑义矣。......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