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走神在精神障碍中的影响及积极作用

走神在精神障碍中的影响及积极作用

【摘要】:[32]患有抑郁症[33]、 强迫症[34]、 精神分裂症[35]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走神显著多于控制组被试,甚至有人指出,可以考虑把走神作为一个有效的预测因子来使用。研究者还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与正常人走神时的EEG活动模式不同,前者的活动模式更复杂。随着对走神研究的深化,不少研究者认为,走神不仅仅会带来消极影响,也会产生积极、有利的作用。

走神这种现象到底会带来哪些影响?走神可能对个体未来规划、创造性思维、去习惯化方面有积极作用,但更多的研究发现,走神通常会对个体正在进行的任务产生重大消极影响,它会导致交通事故、降低工作效率、影响任务成绩,扰乱学习,还会引起不良的情绪,甚至影响身体健康。[18]

(一)消极作用

最初关于走神的研究发现,走神对个体没有益处,会对个体的各方面产生消极影响。第一,走神影响任务成绩,不利于问题解决。研究发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高频率的走神会降低个体的作业成绩和学习表现,[19]而且高走神率与工作记忆广度任务、流体智力测验和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低成绩相关。[20]走神也不利于阅读。阅读过程中的走神会影响信息编码,导致个体不能形成有结构或有意义的语句,最终会因为细节信息不足而无法建立叙事模式,不能进行合理推论。[21]也有研究者从任务难度的角度探讨走神对任务表现的影响。例如,冯 (Feng)等让被试阅读不同难度的材料,并在随机时间点对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走神对低难度材料的阅读理解没有影响,但对高难度材料的阅读理解有消极影响。[22]此外,在简单实验任务中出现的走神也与低行为成绩相关,高走神率与持续性注意任务 (The Sustained Attention to Response Task,SART)的错误率、目标漏报率和反应时的变异呈正相关。[23]

第二,生活中的驾驶事故也极易受走神的影响。暂时的走神会导致司机的警觉性降低、驾驶速度增快、反应时间加长、与前车车距缩短,导致更多的驾驶事故、罚款和扣分,这在现实调查和模拟驾驶研究中都有发现。[24]研究者发现,所有的司机都会报告走神,尤其是在司机疲劳、慢速驾驶、路况安静和路口不复杂时,但在交通事故易发地点设置警示牌时,走神反而最少。[25]加莱拉 (Galera)和其同事通过对955名交通事故受害者的调查发现,在责任事故中,有17%的司机受伤害事故跟走神有关。他们还发现,在出现交通事故的954名司机中,有39%的人报告事故跟特质性走神或状态走神有关,13%的人受到外在干扰的影响而发生事故。[26]年轻驾驶员更容易走神,有模拟驾驶研究发现,特质性走神是预测青年男性危险驾驶的一项重要指标。[27]

第三,一般来说,走神比不走神更让人感到不幸福,走神会导致随后的消极情绪[28]但也有人指出,走神本身与随后的情绪无关,[29]只有走神的内容是负面的时候才会导致消极情绪的出现。[30]而且,人们在负性情绪下会产生更多的与任务无关的想法,出现更多失误。[31]

研究者对走神特别是无法克服的走神与多种精神心理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走神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 的典型特征。[32]患有抑郁症[33]、 强迫症[34]、 精神分裂症[35]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走神显著多于控制组被试,甚至有人指出,可以考虑把走神作为一个有效的预测因子来使用。研究者还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与正常人走神时的EEG活动模式不同,前者的活动模式更复杂。[36]克里斯蒂娜 (Cristina)等人指出,走神和抑郁之间可能存在双向关系,即抑郁会使走神增多,而走神的增多又会加剧抑郁症状。[37]

此外,对非临床样本的研究也发现,习惯性白日做梦水平越高,患躁郁症的风险就越大。[38](www.chuimin.cn)

(二)积极作用

既然走神有那么多坏处,那为什么人们还会走神?随着对走神研究的深化,不少研究者认为,走神不仅仅会带来消极影响,也会产生积极、有利的作用。巴尔斯 (Baars)指出,我们需要区别看待走神的内容,因为走神的内容可能跟任务不相关,也可能跟任务相关。与任务有关的走神可能有助于问题解决。例如,与个人近期目标和生活事件有明显联系的走神可能起到不断提醒个体未完成事项的功能。[39]

由于走神不受控制,所以它本身就具有发散思维的特质。发散思维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走神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促进创造性问题的解决。[40]还有研究者发现,指向未来的走神有利于个体养成计划未来的习惯,[41]与走神相关的心理休息还可以使习惯解除成为可能。在一个延迟满足的实验情境中 (延迟满足即无视当前较小的奖励以在将来获得更大利益的能力),当任务负荷较低时,个体可以策略性地利用延迟等待期间的走神来帮助自己抵抗当前诱惑。[42]

富兰克林 (Franklin)指出,走神不只带来消极情绪,影响人们的幸福感,如果走神片段是积极的、有趣的,那么这些有趣的片段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情感,即走神也会伴随产生积极情绪,尤其是考虑具体的记忆或预期的事件的走神,可以增强自我报告在生活中的意义。而且,走神可以通过提供精神上的休息缓解来自单调活动的无聊情绪。[43]贝尔德 (Baird)等人发现,对经常走神的个体来说,其从事无聊任务引起的低落情绪可以被走神缓解。这一观点已被鲁比 (Ruby)和他的同事的实验所验证:关注未来的自发走神可以帮助修复不愉快的心情[44]

另外,走神可以作为一个功能性角色,与做梦的功能类似,但事实上走神和做梦平行存在[45]:两者都需要将注意力从感知输入中脱离出来,并且伴随着自身产生的思想。由于梦和走神的内容大部分是负面内容,而负面内容可以促进个体应对潜在威胁,由此便可达到提前防备潜在威胁的目的。[46]同时,发生于走神期间的思维有些也会明确指向未来,这可能比夜间的梦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