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宋朝吴淞江水利治理的措施

宋朝吴淞江水利治理的措施

【摘要】:而由于北宋灭亡,“开江营兵”也随之解散。到南宋成立,重建“开江营兵”时,已与初建时相距了整整一百年的时间。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大宋王朝在吴淞江流域水利治理上的赤裸裸的权宜心态。

单锷《吴中水利书》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转运使徐奭奏置开江营兵,专修吴江塘路;天禧二年(1017),发运使张纶疏港浦,导太湖水下海;天圣元年(1023),徐奭筑隄浚潦;庆历二年(1042),苏州通判李禹卿堤太湖八十里为渠;庆历八年(1048),知吴江县李问、尉王庭坚始建长桥;至和二年(1055),昆山县主簿邱与权筑昆山塘,命该塘为至和塘;嘉祐四年(1058),招置苏湖开江兵士;嘉祐五年(1059),转运使王纯臣督苏湖常秀,并筑田塍;治平三年(1061)知吴江县孙觉大筑荻塘;元祐六年(1091),导苏州诸河;元符三年(1099),诏役开江兵卒开治河湖浦港,修垒堤岸,开置斗门水堰;崇宁二年(1103),提举常平徐确开吴淞江;大观三年(1109),从许光凝奏请,开淘吴淞江,置闸;宣和二年(1120),立浙西诸水则碑。[58]

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诏补开江营兵;乾道元年(1164)诏苏州招置缺额开江兵士;乾道五年(1168),增置撩湖军;淳熙六年(1179),浚至和塘;淳熙十三年(1186),提举罗点开淀山湖;淳熙十七年(1190),提举刘颖浚淀山湖,泄吴淞江;绍定五年(1232),修吴江长桥。[59](www.chuimin.cn)

从前文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到光一个“开江营兵”的设置,从提议到朝廷真正实施,其前后竟然被拖延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而由于北宋灭亡,“开江营兵”也随之解散。到南宋成立,重建“开江营兵”时,已与初建时相距了整整一百年的时间。而增招“开江营兵”时,也与初建时相距了整整106年的时间。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大宋王朝在吴淞江流域水利治理上的赤裸裸的权宜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