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研究报告:指标与考核

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研究报告:指标与考核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是科学的规划、定量考核和具体实施的前提,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是评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评价与衡量标准要遵循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等,这些评价与衡量指标的标准必须是建立湖北省现有的自然资源状况以及客观的发展状态的基础上。生态文明考核评是可以利用矩阵模型,通过集对分析方法,排除评估对象的大小秩序,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考核的。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是科学的规划、定量考核和具体实施的前提,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是评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过程。

第一,考核指标的具体内容以及权重

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依据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指标能够反映地方建设特点,结合生态承载、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城乡、生态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方面确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并确定对应权重。一方面对指标赋值。另一方面运用权重进行分析。表1-8是根据相关的研究确定的湖北省生态系统中的技术指标体系。

表1-8 湖北省生态系统中的指标体系表

续 表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组:《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评价与政府考核体系研究》。

第二,指标参考值的确定。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通过具体目标值体现。确立目标值要依据自然资源状况、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多数评价指标值可以根据各自对系统的贡献率进行权重赋值。赋值原则遵循:

①参照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在标准值制定时尽量采用现有的规定值;

②参照类比国外的指标值,以具有良好特色的生态城乡的生态建设现状值作为标准值;

③参照国家环保局相关数据制定国家级或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达标值;

④以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值作趋势外推或采用优于其目标值的取值。

第三,评价与考核计量标准。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评价与衡量标准要遵循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等,这些评价与衡量指标的标准必须是建立湖北省现有的自然资源状况以及客观的发展状态的基础上。所以设立这些标准,必须全面的了解湖北省自身的状况。(www.chuimin.cn)

从整体上来看,自然资源或者是生态承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禀赋基础;而生态经济和生态社会共同组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的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湖北省的生态文明发展状况,而生态制度作为顶层的制度变量,则起到了促进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生态文明考核评是可以利用矩阵模型,通过集对分析方法,排除评估对象的大小秩序,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考核的。常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引入相关的评价模型

在此引入评价模型是为了实现科学评价的目的。“模型是对研究系统的数理性描述,理性模式使社会科学研究有可能具有自然科学研究的逻辑性和精确性。建模的任务是确定模型的结构和参数”。假设生态评价系统有M1,M2,M 3,…,Mn共有n个有待评价的生态系统对象组成被评价对象集,而每个对象有X1,X2,X3,…,Xm共m个评价指标,每一个评价指标均有一个指标值,记为aij(i=1,2,3,…,n;j=1,2,3,…,m)。由此则可知,在评价对象集中,正向型标记为I1,逆向型标记为I2,区间指标则为I3,于是就能够得到基于生态评价系统集对分析同一角度的多目标评价矩阵Mv:

最理想方案就是M0=[a01,a02,…,a0n]×T,其中a0j为M0方案第j个指标的值,其大小为M,是矩阵中的j个指标中最优值或目标值。比较评价矩阵的指标值aij,可形成被评价对象与理想方案中指标不带权的同一度矩阵SV

在上面的矩阵中,元素di代表被评价对象指标值aij以及M0对应指标a0j的同一度,有:

(2)测定指标权重

权重表明的是各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相应比重的重要度量单位,该值确定的科学与否,对于评价结果的精准性影响至关重要。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考核评价误差,本研究遵循客观性的原则,力求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借鉴学术界结合熵值赋权法来确定权重。根据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和上面的核算,可以得到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评价指标Bi(i=1,2,3,4,5)的权重向量Ci,二级评价指标Yi(i=1,2,3,…,36)的权重向量Cbi

(3)综合评价

在对第一级指标体系划分的基础上,可将上述评估模型扩展为双重层次集对分析评判模型。就是将初始模型应用在第二级指标体系上,第一级指标体系的评估结果就是第二级指标体系评估的输入值。在对指标集Y=﹛y1,y2,y3,…,ym﹜作一次划分时,可以得到二级集对分析评判模型,其算式为:W综=C×S。在这里,C是y/f=﹛y1,y2,y3,…,ym﹜中m个因素yi的权重分配;S是y/f的被评价对象与理想方案指标不带权的同一度矩阵。W综则同时为y/f和y的被评价对象与理想方案带权同一度矩阵。如此看来,就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所得出的不同综合评价值W表示的评价生态系统对象与评价目标值的同一度大小,按次序综合排出各个对象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绩效的结果。

(4)综合评价的反馈

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完成优劣次序的排序以后,考核评价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来加大跟进调查力度,以期修正生态评价考核模型的考核结果与实际情况的误差,从而保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完善评价机制。这就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完善的制度、更加有力的举措,下大力气、实实在在地将相关指标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