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山西河北鲜山会叫蛇鹖冠英勇武士山鸡山海经少年读

山西河北鲜山会叫蛇鹖冠英勇武士山鸡山海经少年读

【摘要】:现在,鹖多见于我国山西、河北等地及西北部山区。这种帽子被称为“鹖冠”,主要用来表彰英勇的武士。在这一列山中,有一座山叫鲜山,有河流注入伊水。水里有一种会叫的蛇,身上有四个翅膀,叫声好像击磬,它一出现就会发生大旱灾。上述两种蛇,前者叫鸣蛇,后者叫化蛇。伊水与洛水《山海经》中出现的伊水与洛水,就是现在的伊河与洛河。黄河、洛河交汇的广大地区,被称为河洛地区。

《中山经》的第二列山系从辉诸山开始,总共有九座山,绵延一千多里。

辉诸山上的桑树比较多,有许多山驴和麋(mí)鹿,还有一种好勇喜斗的鸟——鹖(hé)。

鹖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山鸡。

说文解字》中说,这种鸟很像野鸡,“鹖似雉,出上党”。“上党”是古地名,在今山西长治一带。现在,鹖多见于我国山西、河北等地及西北部山区。

鹖这种鸟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外形威武。它的身子是黄黑色的,头是红褐色的,耳朵旁边的羽毛向后延长形成角状(古人称其为“毛角”)。

第二个特点是性格很勇猛。李时珍说它性情“耿介”,如果有同类被其他动物侵扰,它就会上前搭救,直到战死为止。正是因为它有这个特点,赵武灵王时期,人们用它的羽毛装饰帽子。这种帽子被称为“鹖冠”,主要用来表彰英勇的武士。

现在,在戏曲表演中,武将角色头上戴的帽子顶端或两侧,都插着两根长长的翎子,这种冠饰正是由鹖冠演变而来的。(www.chuimin.cn)

在这一列山中,有一座山叫鲜山,有河流注入伊水。水里有一种会叫的蛇,身上有四个翅膀,叫声好像击磬(qìng),它一出现就会发生大旱灾

在另一座山——阳山里,也有一种蛇生活在水里,“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则其邑大水”。大意是这种蛇长着人的面孔、豺狼的身子、鸟的翅膀,像蛇一样蜿蜒爬行,叫声像人呼喊,它一出现就会发生大水灾

上述两种蛇,前者叫鸣蛇,后者叫化蛇。两座山相距不远,蛇的形态也差不多,为什么前者出现预示着大旱,后者出现则预示着大水呢?希望聪明的小读者查阅更多资料,去寻找答案。

在这一列山中,许多河都流进伊水(“北流注于伊水”)。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大体判断,这些山主要位于河南境内。

伊水与洛水

山海经》中出现的伊水与洛水,就是现在的伊河与洛河。它们都是具有重要地理意义和悠久人文历史的河流。洛河发源于陕西省渭南境内,流经陕西省东南部及河南省西北部,河道全长440余千米。伊河是洛河的支流之一,流经嵩县、伊川,穿伊阙而入洛阳,东北至偃师注入洛河。伊河与洛河汇合成伊洛河,伊洛河最终注入黄河。黄河、洛河交汇的广大地区,被称为河洛地区。这里较早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河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