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价格吸引与他人认同方面相差不大,70后最重视价格,占比32.62%;00后则最重视他人认同,占比45.31%。90后和00后与其他年龄层相比,同样最为重视隐私安全;70后和70前的媒介特质认知相差不大。图4-21各年龄层对美观特质的选择比例“美观”特质在90后与00后群体中被显著重视,真实客观、实用专业等特质都与年龄增长成正比,“新鲜有趣”“互动感强”与年龄成反比。......
2023-11-03
因经历的时代不同,长辈和晚辈之间存在许多观念和行为上的隔阂。美国人类学者玛丽特·米德用“代沟”来描述这一现象。[9]新媒介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接触、使用和掌握新媒介的差异被称作“数字代沟”。美国学者Prensky将社会划分为数字原生代、数字移民和数字难民。在中国,90后、00后可以被视为数字原生代,70后、80后可以被视为数字移民,70前可能会表现出某种数字难民的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不同代际人群可能在媒介接触上具有不同的偏好。
本次调查样本群(N=4631)中,00后样本占18%(N=832),90后样本占27.4%(N=1269),80后样本占24.8%(N=1148),70后样本占16.2%(N=751),70前样本占13.6%(N=631)。
不同性别受众的媒介接触呈现以下特征。
图2-7 不同代际的物理媒介使用频率
年龄层越高,书籍、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使用频率越低,报纸、电视、广播使用频率越高。综合考虑书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个人电脑、智能手机这7种物理媒介的使用频率,00后(1.40)=90后(1.40)=80后(1.40)=70后(1.40)>70前(1.32),70前的物理媒介综合接触率较低。虽然00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使用频率低于90后、80后,但整体来看,书籍、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的使用频率与代际呈现负相关趋势;虽然90后电视使用频率低于00后,但整体来看,报纸、电视、广播的使用频率与代际呈现正相关趋势。也就是说,年龄层越高,书籍、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的使用频率越低,但报纸、电视、广播的使用频率越高。00后与90后新媒介的高频使用特征与已有调查结论一致,根据德勤发布的“00后的媒体消费观”,00后群体对传统媒介依赖减少,通过移动端和社交媒体渠道完成媒体消费。[10]根据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与新浪联合发布的“90后媒介使用习惯研究报告”显示,近八成90后抛弃报纸,超过半数的90后不听广播,一半以上的90后看电视在半小时以内。[11]
00后、90后在书籍使用频率上显著较高,90后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使用频率上显著较高。00后在书籍使用频率上位居首位,但在报纸、广播使用频率上位居末位。00后书籍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广播使用频率显著低于其他群体。90后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使用频率上位居首位,在书籍使用频率上位居第二,但在报纸使用频率上位居次末位,在杂志使用频率上与70前并居末位。90后在书籍、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使用频率上显著高于其他群体。
70前报纸、电视使用频率显著较高,个人电脑使用频率显著较低。70前在报纸、电视使用频率上位居首位,但在书籍、杂志、个人电脑与智能手机使用频率上位于末位。70前在报纸、电视使用频率上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在个人电脑使用频率上显著低于其他群体。
70后在电视使用频率上显著较高,在个人电脑使用频率上显著较低。70后在杂志、广播使用频率上位居首位,电视使用频率上仅次于70前,但在个人电脑使用频率上位居次末位。70后在报纸使用频率上显著高于00后、90后,在电视使用效率上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在个人电脑使用频率上显著低于其他群体。值得关注的是,70后在智能手机使用频率上高于00后、70前,且显著高于70前。(www.chuimin.cn)
80后在个人电脑使用频率上显著较高。80后在杂志使用频率上位居首位,在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使用频率上仅次于90后。特别地,80后在报纸使用频率上显著高于00后、90后,在个人电脑使用频率上显著高于其他群体。
年龄层越高,社交类、视频类、短视频类以及游戏类APP使用频率越低,搜索类与新闻类APP使用频率越高。整体来看,社交类、视频类、短视频类以及游戏类APP的使用频率与年龄层呈负相关趋势,即年龄层越高,使用频率越低;搜索类与新闻类APP的使用频率与年龄层呈正相关趋势,即年龄层越高,使用频率越高。特别地,在游戏类APP使用频率上,代际间差异显著,00后、90后、80后显著较高,70后、70前显著较低;在新闻类APP使用频率上,代际间差异显著,00后、90后、80后显著较低,70后、70前显著较高。
图2-8 不同代际的各类应用加权使用频率
00后在社交类、短视频类、音乐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较高,00后在消费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较低。00后在社交、短视频、音乐、游戏这4类APP使用频率上位居首位,在消费、搜索、新闻APP使用频率上位居末位。特别地,00后在社交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高于80后和70后,在视频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高于70后,在短视频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高于70前,在音乐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高于其他年龄居民,在搜索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低于其他年龄居民,在消费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低于其他年龄居民。
90后在视频类与音乐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较高,80后在搜索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较高。90后在视频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高于70后,90后在音乐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高于除00后外的其他年龄居民,80后在搜索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高于除70后外的其他年龄居民。
70后在社交类与视频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较低,70前在短视频类、音乐类与消费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较低。70后在社交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低于00后,在视频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低于00后、90后。70前在短视频类使用频率上显著低于00后,在音乐类与消费类APP使用频率上显著低于其他年龄居民。
有关中国居民的媒介使用图谱:全民媒介使用与媒介观调查报告的文章
在价格吸引与他人认同方面相差不大,70后最重视价格,占比32.62%;00后则最重视他人认同,占比45.31%。90后和00后与其他年龄层相比,同样最为重视隐私安全;70后和70前的媒介特质认知相差不大。图4-21各年龄层对美观特质的选择比例“美观”特质在90后与00后群体中被显著重视,真实客观、实用专业等特质都与年龄增长成正比,“新鲜有趣”“互动感强”与年龄成反比。......
2023-11-03
在全民手机使用的情况下,不同的媒介渠道在不同的心理诉求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图1-9不同诉求场景下的媒介使用行为此外,通过将最高频率除以其他频率,可以得到一个评估不同场景下媒介选择集中程度的数值。表1-4不同场景下媒介使用的集中程度续表......
2023-11-03
表11-5 媒体接触行为对比媒体信任度:对于手机上网迷来说,信任互联网、电视、报纸的比例高于非手机上网迷,其中对于报纸的信任人数高出4.5%,而电影、广播、杂志则相反,信任此三类媒体的手机上网迷少于非手机上网迷,对于电影的信任人数低了3.8%。......
2023-10-02
图10-13 分享视频的频率分享视频是视频实现传播的一大动力,而在社交网络中分享视频尤为重要。目前来看,在90后大学生中关注度和使用率相对较高的人人网、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中,视频的分享都是重要部分,视频的种类多,讨论度也比较高。被问及为何种服务而付费时,51.0%的学生选择高速下载,33.6%的学生选择无广告,20.3%的学生选择提前观看,19.8%的学生选择其他。......
2023-10-02
调研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自填的他们每天使用App的时长大概是3小时。调查结果显示,90后最常用的5个App是:UC浏览器、新浪微博、微信、iReader和QQ。学生最常使用的移动设备中App的安装数量为16个。有24%的学生花钱购买过App,他们平均每月在App上的花费为17元左右,这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90后大学生最常用的5个推荐App的网站是安卓市场、App Store、百度、腾讯、UC。有62%的学生表示会向亲友推荐自己正在使用的App。......
2023-10-02
被问及最常使用的搜索软件,86.7%的学生选择百度,5.0%的学生选择Google,2.5%的学生选择搜狗,2.5%的学生选择360,1.0%的学生选择SOSO,0.7%的学生选择有道,0.7%的学生选择其他,0.4%的学生选择即刻,0.2%的学生选择雅虎,0.2%的学生选择盘古,0.1%的学生选择Bing(必应),如图10-8所示。图10-8 最常使用的搜索软件●一般都是用百度,我觉得百度百科和百度知道很重要。图10-11 搜索到的负面信息是否会影响决策......
2023-10-02
在本次调查中,地区被划分为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地区四个区域。从地域来看,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更为重视社会联系、时间价值,而中部地区更重视社会联系与知识价值。在四个地区中,最重视社会联系的为东部地区,占比56.57%,最重视时间价值的是东北地区,占比57.10%;对技术重视程度最低的是西部地区,占比22.15%,对价格最不敏感的是中部地区,占比25.28%。......
2023-11-03
本次调查根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将调查者所在的城市分为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1]在本次调查样本中,一线城市样本占13.2%,新一线城市样本占37%,二线城市样本占26.7%,三线城市样本占12.4%,四线城市样本占8.8%,五线城市样本占2.0%。图2-1不同城市级别的物理媒介使用频率......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