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雀类图鉴:锡嘴雀,外观特点详解

雀类图鉴:锡嘴雀,外观特点详解

【摘要】:中文名 锡嘴雀拉丁名 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英文名 Hawfinch分类地位 雀形目雀科体长 16~20cm体重 40~65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粗壮的喙铅蓝色,头棕黄色,喉具一黑斑,上体棕褐色,后颈具灰色领环,翼和尾黑色具白斑,下体灰葡萄红色。

中文名 锡嘴雀

拉丁名 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

英文名 Hawfinch

分类地位 雀形目雀科

体长 16~20cm

体重 40~65g(www.chuimin.cn)

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粗壮的喙铅蓝色,头棕黄色,喉具一黑斑,上体棕褐色,后颈具灰色领环,翼和尾黑色具白斑,下体灰葡萄红色。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雄鸟喙基、眼先、颏和喉中部黑色,额、头顶和头颈侧面淡棕黄色,后颈具一灰色领环,延伸至喉侧;上体肩、背茶褐色,腰淡黄褐色,尾上覆羽棕黄色;中央尾羽基部黑色,端部暗栗色具白色端斑,其余尾羽黑色具白色端斑;翼黑褐色,外侧飞羽和覆羽尤黑且缀有蓝紫色金属光泽,中覆羽灰白色,初级飞羽内中段白色,在翼上形成明显的白斑;下体胸、腹、两胁和腿覆羽为葡萄灰红色,尾下覆羽白色;虹膜红褐色,粗壮的喙铅蓝色,颇具金属质感,故名“锡嘴雀”,脚肉褐色。雌鸟似雄鸟而体色暗淡乏光,下体苍灰色缀黄。幼鸟似雌鸟而更为灰淡。

生态习性 栖息于低山丘陵至平原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林中,秋冬季也见于果园和城市公园等地。繁殖期外成群活动,频繁地在枝间跳跃,越冬期间较为大胆,常成大群啄食草籽、农作物、松子、忍冬果和山丁子等植物种实,也吃部分昆虫。繁殖期在5—7月,营巢于阔叶树侧枝上,以细枝、枯草和苔藓等构成杯状巢,内垫毛发和羽片。窝卵数为4~5枚,卵灰绿色且有褐斑。雌鸟孵卵,孵化期约为14天。雏鸟晚成,经双亲共同喂养11~14天后即可离巢。

分布与居留 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西北部。在我国夏候繁殖于东北地区,部分为留鸟,部分于华北至东南地区越冬,少部分也至华中和西部地区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