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鸟头部具红色火焰状肉冠,喉下有红色肉垂,头颈和背部金红色,尾黑色,带蓝绿金属光,中央一对尾羽较长,呈镰状,下体黑褐色,跗跖后有一长距;雌鸟较小,上体斑驳暗褐色,下体棕黄色,无距。雌鸟较小,脸周形成一圈深褐色项领,颈被金棕色矛状羽,上体至尾为暗褐色,带黑色虫蠹斑,下体金棕色;虹膜褐色,头部肉冠较小且较为黯淡,与脸部裸露皮肤的颜色均为皮红色,喉部无肉垂,跗跖后无距。......
2023-11-03
中文名 锡嘴雀
拉丁名 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
英文名 Hawfinch
分类地位 雀形目雀科
体长 16~20cm
体重 40~65g(www.chuimin.cn)
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粗壮的喙铅蓝色,头棕黄色,喉具一黑斑,上体棕褐色,后颈具灰色领环,翼和尾黑色具白斑,下体灰葡萄红色。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雄鸟喙基、眼先、颏和喉中部黑色,额、头顶和头颈侧面淡棕黄色,后颈具一灰色领环,延伸至喉侧;上体肩、背茶褐色,腰淡黄褐色,尾上覆羽棕黄色;中央尾羽基部黑色,端部暗栗色具白色端斑,其余尾羽黑色具白色端斑;翼黑褐色,外侧飞羽和覆羽尤黑且缀有蓝紫色金属光泽,中覆羽灰白色,初级飞羽内中段白色,在翼上形成明显的白斑;下体胸、腹、两胁和腿覆羽为葡萄灰红色,尾下覆羽白色;虹膜红褐色,粗壮的喙铅蓝色,颇具金属质感,故名“锡嘴雀”,脚肉褐色。雌鸟似雄鸟而体色暗淡乏光,下体苍灰色缀黄。幼鸟似雌鸟而更为灰淡。
生态习性 栖息于低山丘陵至平原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林中,秋冬季也见于果园和城市公园等地。繁殖期外成群活动,频繁地在枝间跳跃,越冬期间较为大胆,常成大群啄食草籽、农作物、松子、忍冬果和山丁子等植物种实,也吃部分昆虫。繁殖期在5—7月,营巢于阔叶树侧枝上,以细枝、枯草和苔藓等构成杯状巢,内垫毛发和羽片。窝卵数为4~5枚,卵灰绿色且有褐斑。雌鸟孵卵,孵化期约为14天。雏鸟晚成,经双亲共同喂养11~14天后即可离巢。
分布与居留 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西北部。在我国夏候繁殖于东北地区,部分为留鸟,部分于华北至东南地区越冬,少部分也至华中和西部地区越冬。
有关鸟类图鉴的文章
雄鸟头部具红色火焰状肉冠,喉下有红色肉垂,头颈和背部金红色,尾黑色,带蓝绿金属光,中央一对尾羽较长,呈镰状,下体黑褐色,跗跖后有一长距;雌鸟较小,上体斑驳暗褐色,下体棕黄色,无距。雌鸟较小,脸周形成一圈深褐色项领,颈被金棕色矛状羽,上体至尾为暗褐色,带黑色虫蠹斑,下体金棕色;虹膜褐色,头部肉冠较小且较为黯淡,与脸部裸露皮肤的颜色均为皮红色,喉部无肉垂,跗跖后无距。......
2023-11-03
中文名 长尾阔嘴鸟拉丁名 Psarisomus dalhousiae英文名 Long-tailed Broadbill分类地位 雀形目阔嘴鸟科体长 20~28cm体重 47~79g野外识别特征 中型鸟类,喙扁阔,头顶至后枕黑色,头顶中央有一蓝斑,后枕两侧各具一黄斑,其余头颈部亮黄色;上体草绿色,下体淡绿色,尾和翼镜钴蓝色。......
2023-11-03
中文名 高山旋木雀拉丁名 Certhia himalayana英文名 Bar-tailed Treecreeper分类地位 雀形目旋木雀科体长 13~15cm体重 8~12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似旋木雀,上体似枯树皮般斑驳,但高山旋木雀上体色更深,尾羽具明显的数道黑褐色横斑;喜沿树干呈螺旋状向上攀爬。生态习性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混交林中。主食象甲、金花虫、锹甲和蠼螋等昆虫。雏鸟晚成,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分布与居留分布于中亚至喜马拉雅山地区。......
2023-11-03
幼鸟上体似成鸟而较浅,具宽的浅色羽缘;下体淡皮黄色微带褐纹,胸部具有褐色纵纹,下胸纯褐色。日行性,常单独活动,通过翱翔或伫立在高树顶端伺机狩猎,捕食鼠类和小鸟,也吃野兔、雉鸡等动物。分布与居留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北部,越冬于繁殖地以南。在我国见于北方诸省和东南沿海省份,为冬候鸟或旅鸟。......
2023-11-03
中文名 流苏鹬拉丁名 Philomachus pugnax英文名 Ruff分类地位形目鹬科体长 20~33cm体重 95~232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涉禽,雌雄差异显著。雄鸟较显肥大,体色鲜艳多变,繁殖期头部有可以竖起的耳状簇羽,前颈和胸部具有膨起的流苏状饰羽;雌鸟较小,夏羽上体黑褐色,下体色淡,胸胁具褐斑。生态习性繁殖期栖息于冻原湿地及附近,非繁殖期栖息于草地、沼泽、农田、河流、湖泊等水域,少见于海滨。......
2023-11-03
中文名 东方白鹳拉丁名 Ciconia boyciana英文名 Oriental White Stork分类地位 鹳形目鹳科体长 110~128cm体重 3950~4500g野外识别特征 大型涉禽,外观类似于白鹳,但喙为黑色,体形稍大。善飞行和滑翔,起飞时需要助跑。雏鸟晚成,经双亲共同喂养约60天才能离巢活动。分布与居留分布于亚洲东部。在我国繁殖于黑龙江、吉林等地;越冬于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偶至华中、华南其他地区;迁徙路过辽宁、河北、京津、山东等地。......
2023-11-03
中文名 灰山椒鸟拉丁名 Pericrocotus divaricatus英文名 Ashy Minivet分类地位 雀形目山椒鸟科体长 18~20cm体重 20~28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体形较细瘦,尾较长,栖息时身形直立;贯眼纹黑色,上体石板灰色,下体白色,翼和尾黑色,翼上具斜行白斑,尾外侧白色。雌鸟上体几乎全为灰色,眼先沾黑色,翼和尾的黑褐色较淡,其余同雄鸟。......
2023-11-03
颈、喙较大天鹅短小,喙基黄色区域亦小,不超过鼻孔。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形态特征成鸟全身雪白,仅头颈微微沾棕色;喙黑色,眼先至上喙基部黄色区域较小,不超过鼻孔;虹膜深褐色,蹼足黑色。第一年幼鸟体羽灰色,喙基肉色;往后逐年灰色减退,喙基黄色渐显。小天鹅鸣声清脆似哨声,英文名意为“苔原天鹅”或“哨声天鹅”,可见其栖息习性和叫声特点。......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