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蓝胸佛法僧-鸟类图鉴,特征与分布

蓝胸佛法僧-鸟类图鉴,特征与分布

【摘要】:中文名 蓝胸佛法僧拉丁名 Coracias garrulus英文名 European Roller分类地位 佛法僧目佛法僧科体长31 ~33cm体重 约180g野外识别特征 中型鸟类,体色绮丽;主体淡蓝绿色,背、肩锈红色,翅和尾上有淡蓝色斑,飞羽近黑色。幼鸟体色较暗淡,喉和胸泛沙褐色,羽轴白色。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善于在空中飞行捕食,吃大型昆虫和蜥蜴、鼠类、鸟卵及雏鸟等。分布与居留分布于北非、欧洲至中亚,在我国分布于新疆,为夏候鸟。

中文名 蓝胸佛法

拉丁名 Coracias garrulus

英文名 European Roller

分类地位 佛法僧目佛法僧科

体长31 ~33cm

体重 约180g(www.chuimin.cn)

野外识别特征 中型鸟类,体色绮丽;主体淡蓝绿色,背、肩锈红色,翅和尾上有淡蓝色斑,飞羽近黑色。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成鸟头颈和下体淡翠蓝色,喉部具青白色羽干纹,腹部较浅泛石绿色;肩、背和内侧飞羽锈红色,腰为浓郁的蓝紫色,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蓝绿色,均闪有艳丽的金属光泽,外侧尾羽外基部蓝色,内基部黑色,羽端为明亮的淡蓝色;翼上小覆羽为浓郁的群青色,其余覆羽和内侧飞羽基部亮蓝色,其他飞羽黑褐色,翼下覆羽和腋羽为淡石青色;虹膜淡褐色,喙暗褐色,脚沙褐色。幼鸟体色较暗淡,喉和胸泛沙褐色,羽轴白色。

生态习性 栖息于低山至平原的开阔地。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善于在空中飞行捕食,吃大型昆虫和蜥蜴、鼠类、鸟卵及雏鸟等。繁殖期在5—7月,集小群营巢于河岸等地的土壁洞中或树洞里,窝卵数4~6枚。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18~19天,雏鸟晚成,经26~28天即可飞翔。

分布与居留 分布于北非、欧洲至中亚,在我国分布于新疆,为夏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