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粤语讽刺喜剧:70年代的粤语片兴起

粤语讽刺喜剧:70年代的粤语片兴起

【摘要】:粤语讽刺喜剧的兴盛标志着20世纪70年代粤语片的再度兴起。1973 年,楚原导演的粤语讽刺喜剧片《72 家房客》,打破了李小龙的所有票房纪录。1974 年许冠文导演的《鬼马双星》以《72 家房客》的模式再破票房纪录,并开始形成“许氏喜剧”的风格。无厘头喜剧片保留了香港传统的包括功夫喜剧在内的动作喜剧的外在特点,对现实与经典进行了无情的解构与嘲弄。除功夫喜剧片之外,鬼怪喜剧片和风月喜剧片都是香港喜剧电影的特色类型。

像所有成熟的电影产业一样,喜剧片香港这样一个成熟的电影产业里通常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不论是1909 年由外国人拍摄的《偷烧鸭》,还是黎民伟在1913 年拍摄的《庄子试妻》都是喜剧片,之后香港喜剧片形成了都市生活喜剧、粤语讽刺喜剧和无厘头喜剧三个主要类型,其间并与功夫片、鬼片结合,形成了功夫喜剧和鬼怪喜剧两个有着世界影响力的类型电影。

香港的都市生活喜剧起始于20 世纪50 年代。由于受到20 世纪30 年代上海左翼喜剧片和20 世纪40 年代上海都市生活喜剧的影响,香港喜剧片开始注重现实主义喜剧所表现的社会下层的那种“含泪的笑”。此类喜剧片多半由具有左翼倾向的凤凰公司制作,其中朱石麟导演的《误佳期》被认为是这一时期都市生活喜剧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一对香港下层青年男女由于种种障碍而不能如期结婚的故事,结尾是大家团结一致,有情人终成眷属。

粤语讽刺喜剧的兴盛标志着20世纪70年代粤语片的再度兴起。1973 年,楚原导演的粤语讽刺喜剧片《72 家房客》,打破了李小龙的所有票房纪录。1974 年许冠文导演的《鬼马双星》以《72 家房客》的模式再破票房纪录,并开始形成“许氏喜剧”的风格。如果说都市生活喜剧还是上海老喜剧电影的延续,那么以“许氏喜剧”为代表的粤语讽刺喜剧,是香港电影真正的本土喜剧。“许氏喜剧”的代表作是1976 年许冠文编导的《半斤八两》,影片描写了在一个侦探社里的两个雇员以喜剧的方式与匪徒斗争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许氏兄弟在喜剧中融入打斗动作,其中在厨房打斗的一场戏里面,香肠和厨具都成为武器,让观众捧腹大笑,《半斤八两》开始形成了后来功夫喜剧的样式,甚至对后来的无厘头喜剧也有极大的影响。(www.chuimin.cn)

20 世纪90 年代无厘头喜剧兴起,周星驰的电影作品体现了香港喜剧片前所未有的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无厘头喜剧片保留了香港传统的包括功夫喜剧在内的动作喜剧的外在特点,对现实与经典进行了无情的解构与嘲弄。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轻喜剧相比,香港喜剧历来呈现出明显的闹剧特征,喜欢更为夸张的情节和更为噱头化的动作,无厘头喜剧片恰恰把后现代的解构主义与香港喜剧的闹剧传统做了一个完美的结合。

喜剧因素几乎渗透在香港电影的所有类型之中。除功夫喜剧片之外,鬼怪喜剧片和风月喜剧片都是香港喜剧电影的特色类型。鬼怪喜剧片的代表作是1985 年刘观伟导演的《僵尸先生》。李翰祥的喜剧片把滑稽与性结合在一起,包括《大军阀》《骗术奇谭》《骗术大观》《骗术奇中奇》《北地胭脂》《风流韵事》《金瓶双艳》等,其中《骗术奇谭》是喜剧与鬼怪和风月三种娱乐因素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