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类型电影为主体的好莱坞电影在20 世纪60 年代遇到了巨大的麻烦。麻烦的第一位制造者是电视。麻烦的第二位制造者是美国普及了的大学教育。新好莱坞电影高举的是“去类型化”的旗帜,而他们并没有真正地丢弃类型片的传统,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影片,只是让类型片的某一娱乐元素变得更加模糊,只是把更多的娱乐元素混杂在一部影片之中。[4][美]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冯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9页。......
2023-11-03
如果今晚有一场中国国家足球队的重要比赛,你看比赛之前的愿望是什么?希望中国队赢球?希望中国队赢得漂亮?希望对方输球?希望对方踢得漂亮但最后输球?希望对方踢得很差?不论是哪一种想法,你在看比赛前,都是带着一种倾向在看这场比赛,而这场比赛的结果会因为你的这种倾向而影响到你的心情。这时,你往往不会因为两方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比赛而快乐,这时,你往往是因为是中国队赢球而快乐!
娱乐固然有许多作品本身的因素,但有一个特点却不可忽略,那就是接受者固有的倾向。娱乐信息的接受者有着自身固有倾向,这种倾向可以是理性的,可以是情感的,也可以是理性转化为情感的。这种固有倾向,成为娱乐信息接受者在接受娱乐信息时的一个出发点。
固有倾向包括政治立场、种族印象等理性认识,如一个描写抗日战争的影视剧,中国观众与日本观众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娱乐感觉。而对这个题材的娱乐感觉,即使是同一个人,也可能随着自己固有观点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娱乐感觉。比如一个与新中国同龄的观众,他会因为对过去时代的认识的变化,而对他童年时代的电影(20世纪50 年代的中国电影)、青少年时代的电影(20 世纪60 年代的中国电影)产生不同的娱乐感觉。
固有的倾向也可能是完全感性化的,比如对一个明星或一个球队的喜爱,使得这个明星的作品和这个球队的比赛,无论是否精彩,都会让娱乐信息的接受者感到快乐。当今国际电影的营销推广中,都会在目标市场观众的固有印象方面大做文章。如果一个电影把中国当成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市场,投资方就会选择中国观众喜欢的演员,或者干脆由中国演员来饰演角色,就是为了让观众在影片上映之前就对影片产生好感。这种对“固有倾向”的投资已经是当今国际电影营销的重要策略。
固有倾向是受众欣赏娱乐作品时的重要推力。这个现象在戏剧冲突中的表现十分明显,对此美国学者简宁斯·布赖恩特和多丽娜·迈伦在他们的《娱乐作为一种媒介效果》一文中指出:
所有的优秀戏剧的创作要点通常就在于展现原始的人类冲突。然而,相对于冲突的关注只是一个起点。对激烈冲突的戏剧性描绘本身并无任何规律性可言,当然也不一定会给观众带来乐趣。相对于冲突而言,乐趣更多地取决于冲突解决的方式,以及这种解决方式对冲突的各方意味着什么。它取决于在冲突中获胜的一方受人喜爱的程度以及输掉的一方被人厌恶与痛恨的程度。因此,戏剧的好坏取决于观众对冲突各方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对冲突的解决方式的接受程度。对戏剧人物正面的和负面的情感倾向至关重要,因为如果一部戏剧要激发观众强烈的情绪反应(包括给其带来乐趣),就必须使观众产生某种情感倾向。戏剧中既需要受人爱戴的英雄,也需要遭人憎恨的恶棍。[24]
同时,这篇论文还涉及了“正面情感”与“负面情感”的固有倾向与观众对戏剧角度的乐趣关系:
(1)由于看到某一方、某一角色或某一对象遭到贬损、遭遇失败或挫折而产生的乐趣随着对其负面情感的增强而增大,随着对其正面情感的增强而减少。
(2)由于看到某一方、某一角色或某一对象得到提升、获得成功或胜利而产生的乐趣随着对其负面情感的增强而减少,随着对其正面情感的增强而增大。(www.chuimin.cn)
(3)由于看到某一方、某一角色或某一对象遭到贬损、遭遇失败或挫折而产生的烦恼随着对其负面情感的增强而减少,随着对其正面情感的增强而增多。
(4)由于看到某一方、某一角色或某一对象得到提升、获得成功或胜利而产生的烦恼随着对其负面情感的增强而增多,随着对其正面情感的增强而减少。[25]
于是我们看到,娱乐的感觉并不完全出自于娱乐作品本身,而固有的倾向是娱乐的前提。
对一个球队的好感,可以放大这个球队胜利而带来的快乐。
对一个影视明星的好感,可以放大他在一个作品中的“闪光点”。
对一个戏剧人物的好感,可以万分牵挂他在戏剧中的命运。
对一个政党或国家的好感,可以愉快地接受这个政党或国家的执政理念。
有关传播媒介娱乐史纲的文章
以类型电影为主体的好莱坞电影在20 世纪60 年代遇到了巨大的麻烦。麻烦的第一位制造者是电视。麻烦的第二位制造者是美国普及了的大学教育。新好莱坞电影高举的是“去类型化”的旗帜,而他们并没有真正地丢弃类型片的传统,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影片,只是让类型片的某一娱乐元素变得更加模糊,只是把更多的娱乐元素混杂在一部影片之中。[4][美]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冯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9页。......
2023-11-03
任何国家的电影发展史,实质上都体现出政治、艺术和商业三个因素的博弈,香港电影也不例外。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商业电影在与“政治”和“艺术”的博弈中,总体上处于优势的地位,这也是香港电影与大陆电影、台湾电影有所不同的地方。以拍摄商业片为盈利目的的电影公司是香港电影产业的主体。香港的大小电影公司都有明确的市场,1947 年,在中国解放战争中成立的永华影业公司,由于失去了大陆市场,迅速走向衰落。......
2023-11-03
从这时开始,在大众传播媒介娱乐功能研究这一灰暗领域,斯蒂芬森、施拉姆、齐尔曼等人从新闻学、心理学到传播学进行了诸多研究。将媒介的娱乐理论的发展脉络做一个梳理,我们不可忽视三位学者的名字:威廉·斯蒂芬森、威尔伯·施拉姆、道夫·齐尔曼。......
2023-11-03
基于上述的论述,我们形成了对娱乐传播规律的一个总结图:图2.1娱乐传播规律示意图[1]郑炎:《中国旅游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3页。[7]《人民音乐》编辑部:《怎样鉴别黄色歌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4页。[20][美]查尔斯·罗森:《音乐与情感》,罗逍然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页。[24][美]简宁斯·布莱恩特、[美]道尔夫·兹尔曼:《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石义彬、彭彪 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422页。......
2023-11-03
《我爱露西》在制作上也带有革命的性质,这部电视剧是在洛杉矶用电影胶片制作而成的,标志着电视业已经开始自觉地采用录播的方式来制作电视节目了。在《我爱露西》之前,电视节目都是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的。尽管直到今天,直播仍然具有其巨大的魅力,但如同默片电影一样,直播毕竟是电视节目早期技术不完善时代的无奈。这个变革在1956 年出现了。这个变革的最终结果,是电视除了具有自身的时空优势外,还具有完备的制作手段。......
2023-11-03
有限传播可以换取更富于个性化的娱乐资源。在重大新闻、政治与经济的信息获取上,人们必须承认微博的价值,但人们弃微博而使用微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微信因为“有限传播”而形成的交流乐趣,也就是各种“圈”所具有的娱乐的原因。微博兴起于有别于传统媒介的“有限传播”乐趣,微信战胜微博是由于更彻底的“有限传播”的乐趣,是信息乐趣输给了信息价值。......
2023-11-03
19 世纪诞生的电子媒介让人类原本的感性的传播得到了回归,生动的图像和悦耳的声音,开始与文字并驾齐驱为人类传播的主要形态。电视为主体的视听媒介成为这个时代里的主体。“娱乐至死”为代表的观点就是基于电视这样的一种感官主义的功能而产生的恐惧。[1]台湾学者王泰俐在《电视新闻感观主义》一书中,使用了一个有趣的分析模式。......
2023-11-03
筑台登高,是中国古代王侯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现实娱乐的另一个奇观现象就是体育竞技。中国叙事文学的作品十分喜欢传奇故事,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小说由于过于重视情节,忽略人物,而重视情节必然强调故事的奇特性。电子媒介制造的第一个奇观,就是还原世界的真实。又一影,为俄国两公主双双对舞,旁有一人奏乐应之。霎时无数自行车麇集,彼此相撞,一一皆跌,观者皆拍手狂笑。......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