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警言句拥有健康并不等于拥有一切,但是失去健康却等于失去一切。心理健康的目标是追求一种自身与他人和谐共处的双赢状态。国内学者张小乔提出心理健康的“灰色理论”的概念,即人的精神正常与不正常没有明显的界限,它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图1-1心理健康“灰色理论”示意图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个体的心理怎样才是健康的?因此,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是健全统一的,其行为表现出一贯性或统一性;反之,其人格缺乏统一......
2023-11-03
名警言句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默生
一、什么是自信
在心理学上,自信又叫自信心,指在对自己力量充分估计了解的基础上,对自己产生一种信心,是人们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品质。自信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评价,它表现为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
二、自信的特性
实际生活中,通过言论和行为的表现,一般能够分辨哪个人是自信的,哪个人是不自信的。这说明,自信的人存在着大家能够公认的某些特征。
图4-1 缺乏自信会使人变得渺小
(一)乐观
在面容、姿态和言行举止上,自信的人会表现出活泼、乐观向上的情绪,轻松自如的神态,显得对生活充满信心,而不是陷入抑郁之中。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自信的人还会对其周围的人有—种积极的感染作用。
(二)坦诚
自信的人能够直接而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哪怕是不成熟的观点。这种不加掩饰的坦诚正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表现。
(三)虚心
自信的人能够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坦然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诚恳地接受批评,对别人的态度和方式不会过分地计较。乐于向别人求教,能不耻下问,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
(四)大度
自信的人胸怀开阔,不斤斤计较,能够欣然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友谊和喜爱,更能够自然和自如地表达对别人的好感和赞赏。自信的人不易产生嫉妒。(www.chuimin.cn)
(五)言行一致
自信的人所说的与所做的往往比较一致。只有激昂的语言却没有实际的行动,算不上自信。说到做到,才是自信的人所表现和信守的。
(六)开放
自信的人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旧,对生活中的新事物、新观念和新的机会会采取认同和接纳的态度。在人际交往中不自我封闭,不孤芳自赏,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七)幽默
幽默是一种自然而轻松的态度,也是一种敏感和智慧的表现。自信的人能够表现幽默、发现幽默、欣赏幽默,能以一种幽默的态度来面对生活,面对失意和挫折。
三、正确认识自信
(一)自信是外部行为表现和内在心理感受的有机统一体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如果只是外部行为表现自信,而内在心理感受是一种不认可也不接纳,那么这是—种虚假的自信,是自负;如果外在行为表现比较畏缩而内心却有比较坚定的个人信念和想法,那么就是虚伪。
(二)自信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和发展的结果
自信是一种心理品质,是后天培养和发展的结果。
(三)自信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任何人都有自己感觉不自信的方面
自信是相对的,任何感觉自信的方面都是相对于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而言的,如果时间和环境变了,对自我的感觉就会发生变化。如对于自己的身高,有时就感觉自己个子还挺让人满意的,不高也不低,但有时在和高个子的朋友一起打篮球时就会感叹自己要再高些该多好啊。另外,包括名人和伟人在内,任何人都会有自己不自信的方面。
(四)自信是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的
自信随环境和时间而改变,随比较的对象而改变,随自己的情绪和心情而改变。
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
名警言句拥有健康并不等于拥有一切,但是失去健康却等于失去一切。心理健康的目标是追求一种自身与他人和谐共处的双赢状态。国内学者张小乔提出心理健康的“灰色理论”的概念,即人的精神正常与不正常没有明显的界限,它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图1-1心理健康“灰色理论”示意图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个体的心理怎样才是健康的?因此,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是健全统一的,其行为表现出一贯性或统一性;反之,其人格缺乏统一......
2023-11-03
(一)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就是人们初次见面时产生的印象,称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这就是第一印象的定式作用。晕轮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在人际交往中掌握有关对方信息资料不足的情况下作出总体判断的结果。晕轮效应往往会影响人们的相互交往。人际交往的困惑已成为影响青年学生心理行为的主要因素。......
2023-11-03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活着是有意义的,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为意义而存在;而动物只为活着而活着,无理想、无追求,仅有本能的满足。人的生命具有双重性,一是肉体生命,二是精神生命,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命的存在就谈不上生命的意义。我们反对脱离生命空谈“意义”,反对以生命的牺牲为代价,而赞叹死的光荣。(三)实现生命价值与发展生命比较起来,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乃是目标中的最高层次。......
2023-11-07
真诚待人通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相互理解是人际沟通、促进交往的条件。(二)真诚地肯定对方美国哲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是被肯定。”(四)重视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美国学者伦纳德曾·宁博士在他所著的《接触:头四分钟》一书中指出,结交新认识的人时,头四分钟至关重要。其中,口头交谈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最为关键。......
2023-11-03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工业增加值和人均GDP增加值同步增长,职业教育的比重将大大增长。通过对国内近30年的工业增加值统计分析,每年工业增加值的指数基本上都高于人均GDP的增长指数。面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仅仅依靠原有的教育教学与德育工作难于应对。......
2023-11-07
(一)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它们对学习活动起着启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是学习活动赖以高效进行的动力因素。根据非智力因素对心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及对学习活动直接作用的程度,可将非智力因素划分为3个不同层次。......
2023-11-07
(一)采取多样化的性心理教育形式为了帮助和引导中职学生科学地认识性,理性地把握性,树立科学的性观念和性态度,应当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的教育途径和形式。中职学生应认识到性发育是人生理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切不可把性欲望和性冲动看成是低级下流的现象;同时也不能放任自流。其次要积极引导中职学生参与异性间的正常交往,满足心理需要并达到性心理平衡。......
2023-11-07
我们要充分了解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寻找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毒害着广大学生的心灵。据北京地区的调查显示,高校学生的抑郁症患病率已经达到23.66%。据此估计,北京地区患有抑郁症的高校学生不少于10万人。......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