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宁波野生猫科动物的往事:虎豹已绝迹多年,云豹岌岌可危

宁波野生猫科动物的往事:虎豹已绝迹多年,云豹岌岌可危

【摘要】:豹猫在宁波还能偶尔见到踪迹,但其他野生猫科动物就没这么幸运了。历史上,在宁波有分布的野生猫科动物有4种,即华南虎、豹、云豹和豹猫,但虎与豹早已绝迹多年,云豹也是岌岌可危。这是这么多年来我所了解到的最确切的、离宁波最近的云豹记录,其实也是唯一的记录。说起老虎与豹,那就真的永远只是往事了。此文引用地方史志,对宁波地区曾经发生过的“虎患”作了梳理。

豹猫在宁波还能偶尔见到踪迹,但其他野生猫科动物就没这么幸运了。历史上,在宁波有分布的野生猫科动物有4种,即华南虎、豹、云豹和豹猫,但虎与豹早已绝迹多年,云豹也是岌岌可危。

记得我刚到《宁波晚报》做记者的时候,大概是1999年下半年或2000年的某一天吧,我听姚江动物园的通讯员说,他们接收了一只来自三门县(属于台州,跟宁波的宁海县交界)山区的奄奄一息的云豹,是台州的森林公安部门送来的。据说这是一只未成年的云豹,从高处摔下来受伤了,而且身体内有很多寄生虫。很可惜,这只小云豹没有被救活。这是这么多年来我所了解到的最确切的、离宁波最近的云豹记录,其实也是唯一的记录。多年前,宁波林业部门专门设立了宁海茶山云豹保护区,但云豹这种大型猫科动物在宁波究竟还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总之情况非常不乐观。

说起老虎与豹,那就真的永远只是往事了。2010年12月4日,《宁波日报》的《四明笔谭》版面刊登了一篇《宁波的华南虎故事》,作者署名是叶龙虎。此文引用地方史志,对宁波地区曾经发生过的“虎患”作了梳理。如雍正《宁波府志》说:“(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十二年,五县虎大横,白昼食人。二十二年,鄞西乡有白鹤山、望春山,山下皆有庙,山多虎患。”光绪《慈溪县志》也有记载:“(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慈溪四乡多虎,白昼啮人。”作者还说,甚至地处半山区的余姚二六市老街也闯入过老虎:“自幼住街上的阿五嬷嬷在世时曾说过,她七岁那年(1922年)的一个黄昏,店里打烊正上排门,有人喊老虎来了,店伙计以为玩笑不作理会,猛抬头已见老虎窜到门口。阿五嬷嬷的小哥阿四的腿被咬了一口,这时满街响起锣声,老虎才没有继续攻击,惊恐地向北山窜去。”

这篇文章提到,在清朝与民国时期,老虎“白昼啮人”,甚至冒险闯入街市觅食。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其实说明了在那个时候,人与老虎的栖息地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老虎需要极大的森林面积,才能获得足够的猎物,得以生存繁衍,但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拓展,已经把老虎逼入了绝境。就算没有后来的专门的打虎行动,老虎的绝迹也是迟早的事。(www.chuimin.cn)

只有豹猫,尽管整体种群数量已大不如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已将其定级为“易危”,如果数量再少下去,那就是“濒危”),但不管怎么说,毕竟还在多数栖息地顽强地生存着。这主要得益于豹猫的捕猎对象在森林中的数量还算多,再说小个子也吃不了太多东西,因此不需要特别大的生存空间。

包括野生猫科动物在内的食肉兽类,处在食物链的最顶层,它们的数量之多寡,直接说明了一座森林的生物存量是丰盈还是贫瘠,其状态是健康强大还是伤疲脆弱。如果有一天,豹猫,乃至云豹,在本地能安然繁衍,扩大种群数量,那么我们的森林会更加葱绿富饶,我们的乡村,我们的城市,也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