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底,学校通过“创造性再结合”的大讨论,明确了“幸福教育”的内涵、目标和工作思路。“幸福教育”的内涵就是把幸福作为教育内容,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培养师生理解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幸福教育”的三维目标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2023-10-26
学校的历史溯源于云从书院。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抚宁县知县王台创建书院。同年,翰林院编修庄奇显(明万历四十一年榜眼)过抚宁时,取意于《易经·乾卦》中的句子“云从龙,风从虎”,为书院取名为“云从”。据康熙年间《抚宁县志》记载:“云从书院,万历乙卯年,知县王公台创建。日集诸生会文讲艺,一切纸笔饮馔之需,皆捐俸以给,六年如一日。知县张毓中、王全忠、谭琳继之,后先一揆。十四年,知县刘馨莅任,即临书院,见其颓废,捐资修葺。拔生童之俊秀者,课艺其中,日给饮食,风雨不辍,一时人文彬彬蔚起。”
四百余年沧桑,书院几经变革。清康熙初年,书院改名为“抚宁县城内社学”。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社学迁至文昌宫。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科举,兴新学”,社学更名为“抚宁县立高等小学堂”。1912年,小学堂又更名为“抚宁县立高等小学校”。1914年,全校仅有教员4人,在校学生49人。1922年,学校始招初年级,更名为“抚宁县立完全小学校”。1932年,全校有教职工14人,在校生410人。1935年,抚宁县进驻了日本顾问,为奴化少年一代,赦令学校取消“公民”课、“英语”课,增开“读经”课、“日语”课和“兴亚读本”。
20世纪80年代,“抚宁镇第一小学”校门。
1945年9月,日本投降,抚宁县人民政府接管了抚宁县城。11月,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抚宁县人民政府撤离抚宁城。从这时起,“抚宁县立完全小学校”时办时停。1947年5月19日,抚宁县人民政府重新接管抚宁县城,“抚宁县立完全小学校”与城内小西街“张氏私立初级小学校”合并,名为“抚宁县立城关完全小学校”。(www.chuimin.cn)
1952年,抚宁县人民政府为给抚宁县初等教育作出示范,将“抚宁县立城关完全小学校”更名为“抚宁县实验小学校”。学校有教职工28人,在校学生660人。1958年,“抚宁县实验小学校”又恢复为“抚宁县立城关完全小学校”。1963年2月,抚宁县文教局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重点办好一批全日制小学的实施方案》的规定,确立“抚宁县立城关完全小学校”为“小宝塔”学校。1964年,学校一分为二,分建出“抚宁县城关第二小学”,原校更名为“抚宁县城关第一小学”。学校有教职工20人,在校生408名。1972年,学校附设初中班,1980年,学校被列为河北省首批重点小学。1984年,抚宁县建立城关镇初级中学,中小学开始分办。1987年,学校更名为“抚宁镇第一小学”。
2005年,“南望庄小学”并入学校,成为南校区。南校区设立了幼儿园。至此,学校有东、西、南三个校区。2011年9月,学校更名为“抚宁县骊城学区第一小学”。学校有教职工212人,在校生3140人。2015年,随着秦皇岛市行政区划调整,抚宁撤县建区,学校也更名为“抚宁区骊城学区第一小学”。幼儿园独立成为骊城学区中心园,学校又恢复“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截至2019年,学校共有教职工214人,在校学生2785人。
从云从书院到骊城区第一小学,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在一块土地上传承演变了400多年,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有关秦皇岛历史名校的文章
2016年年底,学校通过“创造性再结合”的大讨论,明确了“幸福教育”的内涵、目标和工作思路。“幸福教育”的内涵就是把幸福作为教育内容,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培养师生理解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幸福教育”的三维目标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2023-10-26
1948年11月,北戴河解放,学校由政府接管。耿祝辰响应政府号召,参加扫盲运动,义务为王胡庄村教民校。周恩来总理当年曾到学校视察。1959年,中央明确规定,北戴河区对外开放,北戴河中学被列为对外开放单位。秦皇岛市文史专家、长城专家孙志升老师便是这一届的毕业生。他于1959年进入北戴河中学,经过初中3年、高中3年的学习,毕业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2023-10-26
秦皇岛市第一中学诞生于1929年5月8日,其前身为“临榆县立初级中学校”,校址位于河北大街190号。1932年7月,学校第一届初中生毕业。解放前的学校由小到大,与时俱进,学校师生积极参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46年3月,临榆县教育局郭督学到校视察工作,借故殴打学生,激怒广大师生,全校罢课。“老三届”成为我们的名号,挥洒青春,岁月蹉跎。......
2023-10-26
2003年,学校被评为“河北省创新教育实验校”;2005年5月,学校被评为“河北省中小学创新教育实验研究示范学校”;同年7月,学校被授予“全国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检测实验先进学校”称号。64年的办学历程中,北戴河区第三中学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不断发展进步,学校已经培养初、高中毕业生上万余人,遍及全国,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2023-10-26
1915年,白辅廷在海港区创办“民意小学”,校址在海阳路。1917年,基督教会在刘庄村设立“崇德小学”,校址在安四路三号,所招收的学生多为教友子弟。同年9月21日,“私立秦皇岛耀华职工子弟小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同年,原清末秀才李香波创办的私塾,继民国初期改为初级小学堂后,在这一年被确定为“拨道洼区立第一初级小学”。1926年,卢龙县城内关帝庙的私塾改为私立“改良小学”,谢雨樵(谢润之)任校长兼教师。......
2023-10-26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期待被点燃的火把。”在秦皇岛市第七中学,如何减轻中等生的学习压力是一项研究课题。但实际上,中等生的压力是最大的。课题组后来调查发现,有过度心理焦虑的学生,恰恰都是中等生。秦皇岛市第七中学已经成为社会、家长、学生公认的品牌学校。学校2014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自2004年以来连续10年共5次被评为“河北省文明单位”,2016年度被评为“河北省文明校园”。......
2023-10-26
进入21世纪,新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学情组织限时检测,教师全批全改,给出分数和评语。学校教学成绩取得重大突破,高考连续三年本一、本二升学率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同年,学校获“河北省文明校园”“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几代学校人秉承“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大钊精神和“白眉初学术钻研精神”,拼搏开拓,如今又踏上争创省级质量名校的新征程,继续谱写又一个百年辉煌。......
2023-10-26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秦皇岛地区的中学教育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上来。1980年,“户远寨中学”建校。同年,“抚宁县城关中学”更名为“抚宁县第一中学”,“海阳中学”更名为“抚宁县第二中学”。“曹东庄中学”“坟坨中学”“驻操营中学”“大新寨中学”“台营中学”“留守营中学”“石门寨中学”,相继在1983年、1984年成为初中。1985年,渤海寨3个初中班并入“抚宁镇初中”。......
2023-10-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