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研学旅行安全管理:意外伤害预防及应急处理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意外伤害预防及应急处理

【摘要】:另外,消毒双氧水浓度不应超过3%,否则会引起局部烧伤。关节出现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其程度随损伤程度加重而加重。轻者发生韧带部分纤维断裂,重者则韧带纤维完全断裂,并引起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同时合并关节内滑膜和软骨损伤。受伤后,伤者关节脱位、疼痛、活动困难或不能活动。关节脱位后,肢体出现旋转、内收或外展、外观变长或缩短等畸形,与健侧不对称。伤者常为一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

(一)割伤和擦伤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当它被割伤或擦伤时,人体会产生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以帮助伤口愈合。用药草抗菌剂、药膏等治疗割伤或擦伤,可以促进皮肤愈合,减少留疤的可能性。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1.停止活动

伤后人体很快会产生血凝块,堵住出血部位,而随意活动则会将已经形成的血凝块毁于一旦。故伤后的任何活动都将加速伤员的器官出血和组织损伤。严重外伤发生后,伤员应立即就地静卧(或采取任何舒适的体位),并尽可能维持受伤时的姿势,不要轻易活动或改变伤员的体位。

2.清洁伤口

(1)治疗伤口前,先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降低感染风险。用温水冲洗干净后让手自然风干,或用干净的毛巾擦干(最好使用纸巾)。如果是手被割伤或擦伤,尽量不要让肥皂水进入伤口,以免刺激伤口。

(2)清洗伤口时,检查伤口里面是否有沙粒或其他碎片,一定要将它们清理干净。先用外用酒精给镊子消毒,然后移除伤口里的沙粒或碎片。要是伤口很深或有异物,请立即去看医生。

(3)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温和的生理盐水清洁有关部位,防止伤口感染。生理盐水是最安全的洗液,盐的浓度大概是0.9%,与血、眼泪和汗水相似。

可以自己制作生理盐水。将9克盐(6克盐大约是一啤酒瓶盖儿)倒进1000毫升沸水中溶解。等它变凉后,倒在伤口上,用一片消毒纱布轻轻擦干水分。每次冲洗伤口,都必须换新的盐水,不用了就倒掉。因为盐水在24小时内就会滋生细菌

保持伤口清洁,每天至少消毒1次,直到皮肤完全愈合。如果伤口发红或发炎,请立即去看医生。

(4)不要用双氧水和碘酒。虽然人们经常推荐用双氧水给伤口消毒,但它不稳定,挥发后即无消毒作用,无法有效杀菌。另外,消毒双氧水浓度不应超过3%,否则会引起局部烧伤。碘酒也会刺激伤口。

3.止血

(1)直接压迫法:也称为指压止血法,适合于头面部及肢体无异物无骨折的伤口出血。首先检查伤口,如无异物,也未骨折,则将干净的纱布垫或手帕等放在伤口的出血部位,然后直接用手指按压。若无其他东西亦可直接用手指按压出血处。保持压力达15分钟以上,不要时紧时松;如果血液渗透了按压在伤口上的布垫,不用管它,继续施压,不要更换布垫。将手指压在伤口近心端的动脉之上,向骨骼的方向用力施压。

(2)加压包扎法:适用于肢体末端较轻的、无异物的出血。用绷带及类似的条状物用力缠绕伤口,固定以后要每隔几分钟检查手指或足趾末端的血液循环情况,若出现青紫、发凉,说明绷带扎得过紧,要松开重新缠绕。

(3)间接压迫法:适用于有异物(如匕首、碎玻璃片等)的伤口。首先在伤口周围垫上干净的纱布垫,然后再用绷带将垫加压缠绕包扎。

(4)填塞止血法:适用于伤口较深的严重出血及大动脉、大静脉出血。先将消毒纱布直接塞到伤口内,再用绷带加压包扎。

(5)抬高伤肢:在可能的情况下,将伤处抬高至心脏位置以上,可减慢出血速度。

(6)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

4.保护伤口

上药后,用消毒纱布盖着伤口,然后用医用胶带固定好。好好保护伤口,直到它愈合得差不多,新皮肤已经长出来为止。

(1)需要更换敷料时,先将旧纱布拆下来,用盐水清洁伤口,再上药,然后贴上干净的纱布或创可贴。

(2)每天或每当血渗透纱布,都要清洁伤口,更换纱布。

(3)洗过手才能更换纱布或触碰伤口。

(4)每2小时至少喝下240毫升水或不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在受伤期间多喝水,可以补充因为发烧或出血而流失的水分。

(二)扭伤

扭伤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造成关节内外侧韧带的损伤。多由剧烈运动或负重、持重时姿势不当,或不慎跌扑、牵拉和过度扭转等原因造成。

1.扭伤的症状表现

扭伤发生后,可能出现皮肤肿胀、淤血、擦伤、肌肉疼痛并无法运动到位,关节活动不利或不能活动等状况。关节出现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其程度随损伤程度加重而加重。轻者发生韧带部分纤维断裂,重者则韧带纤维完全断裂,并引起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同时合并关节内滑膜和软骨损伤。

2.扭伤的应对

(1)扭伤当天,每3到4小时进行15分钟冷敷(可以缓解肿胀)。

(2)至少让受损肌肉休息一天。

(3)保持拉伤的肌肉处于抬高的位置可以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4)严重者及时去医院急诊。

(三)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也称脱臼,是指构成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离开了正常的位置,发生了错位。多由暴力作用所致,肩、肘、下颌及手指关节最易发生脱位。

关节脱位的表现:一是关节处疼痛剧烈;二是关节的正常活动受阻;三是关节部位出现畸形。临床上可分为损伤性脱位、先天性脱位及病理性脱位等情形。关节脱位后,关节囊、韧带、关节软骨及肌肉等软组织也会有损伤;另外关节周围肿胀,可能有血肿,若不及时复位,血肿机化,关节粘连,会使关节不同程度丧失功能。

1.关节脱位的症状表现

关节脱位具有一般损伤的症状和关节脱位的特殊性表现。受伤后,伤者关节脱位、疼痛、活动困难或不能活动。脱位通常影响经常活动的关节,如踝、膝、髋、腕、肘,但最常见的是肩和手指关节。不常活动的关节,如在骨盆的关节,当使关节固定在一起的韧带被牵拉或撕裂时,也能被分开。椎骨的脱位如果损害神经或脊髓就会危及生命。显著的椎骨间脱位,会损伤脊髓,导致瘫痪。

(1)关节脱位后的一般症状:

a)疼痛明显。

b)关节明显肿胀。

c)关节失去正常活动功能,出现功能障碍。(www.chuimin.cn)

(2)关节脱位后的特殊表现:

a)畸形。关节脱位后,肢体出现旋转、内收或外展、外观变长或缩短等畸形,与健侧不对称。

b)弹性固定。关节脱位后,未撕裂的肌肉和韧带可将脱位的肢体保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动活动时有一种抵抗和弹性的感觉。

c)关节窝空虚。

2.关节脱位的应对

一旦发生关节脱位,应让受伤的关节固定在伤者感到最舒适的位置,尽可能在进行妥善固定后,迅速就医。需要注意的是,在为病人脱衣服时,应先脱正常一侧的,再脱受伤一侧的,穿衣服时则反之。

(四)骨折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伤者常为一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伤者骨折部位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伤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骨折的症状表现

(1)休克。对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胫)骨折、脊柱骨折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折,伤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引起休克。

(2)发热。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3)畸形。骨折端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延长。

(4)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5)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撞击,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2.骨折的应对

(1)发现或怀疑骨折,现场人员首先要使伤者受伤部位制动。用制式夹板或就地取材(如木棍、竹片、树枝、手杖、硬纸板等做成的夹板)进行骨折固定。如果这些条件均不具备,伤者自身身体也是良好的夹板。固定的目的是避免骨折处再次受损,使伤者减轻疼痛,减少出血,易于搬运。

(2)上夹板前,凡是和身体接触的地方要用棉花等软物垫好,避免进一步压迫,摩擦损伤。骨的凹凸处、四肢、躯干的凹凸处,因骨折造成的畸形处一定要加足够厚的棉织品、软垫才能避免再度损伤。

(3)骨折固定绑扎时,应将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同时固定,限制骨折处的活动。夹板长度要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只有大腿骨折时夹板的长度是从腋下至足跟,因为大腿肌肉丰厚,仅仅固定髋及膝关节,难以固定牢固。

(4)骨折固定绑扎的顺序是应先固定骨折的近心端,再固定骨折的远心端,然后依次由上到下固定各关节处。下肢骨折和脊柱骨折要将两脚靠在一起中间加厚垫,用“8”字包扎方法固定。绑扎松紧度以绑扎的带子上下能活动一厘米为宜。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以便随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状况。如果指(趾)尖苍白、发凉、发麻或发紫,说明固定太紧,要松开重新调整固定压力。

【相关知识链接】

骨折后户外急救“三不”原则

一、不冲洗

冲洗易将污染物带入身体甚至骨髓,造成伤口感染,引发骨髓炎。骨折也会出血,冲洗开放性骨折处时可能将已经产生的血痂冲开,导致再次出血而难以止血。

二、不复位

盲目复位极易造成二次损伤,或污染的骨折端回缩造成深部感染。

三、不上药

以免增加处理难度。

(五)异物入眼

当沙子或小飞虫等异物飞入眼睛,人的眼睛反射性流泪,不愿睁开眼睛,眼内有难受的摩擦感、疼痛感等。异物入眼时会造成眼睛充血、角膜破损、眼内感染,轻者视力下降,重者完全丧失视力。

1.异物入眼的防范

(1)风沙大的时候,最好不要在户外活动;或者戴上护目镜、面纱等。

(2)见到扬尘,应注意避开或及时闭眼,以免沙尘进入眼睛。

(3)打扫卫生时地面可先洒些水,以免扬尘。

2.异物入眼的应对

异物入眼时严禁用手揉搓眼睛,或试图用嘴吹出异物,这样容易造成异物擦伤角膜。应采取以下措施。

(1)泪水冲洗。先冷静闭上眼睛休息片刻。如是小孩儿应先将其双手控制住,以免揉搓眼睛。等到眼泪不断涌出时再慢慢睁开眼睛眨几下。多数情况下,大量的泪水会将眼内异物自动地冲洗出来。或者把上眼皮轻轻向上提起拉几下,反射性刺激泪腺使泪液分泌增多,使用眼泪冲洗,眼球转动,再睁开眼,往往能把异物排出眼外。

(2)清水冲洗。可准备一盆干净的水,轻轻闭上双眼,将面部浸入脸盆中,双眼在水中眨几下,这样会把眼内异物冲出。如果没有脸盆,可打开随身携带的矿泉水瓶,将水倒入瓶盖,将患眼在瓶盖中眨几下,这样也会把眼内的异物排出。这一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也可用杯子冲洗眼睛,或侧卧用水壶冲洗。

(3)棉签粘取。如果各种冲洗方法都不能将异物冲出,可请人或自己翻开眼皮,用棉签或干净的手帕蘸凉开水或生理盐水将异物轻轻取出。

注:翻眼皮的方法:可让伤者面向光源坐下,上身稍向后倾斜,便于检查上下眼睑的内侧。检查上眼睑时,可让伤者眼睛向下看,然后拇指和食指捏住上眼皮,轻轻向上翻转即可。检查下眼睑时只需轻轻将下眼皮向下外翻即可。

(3)及时送医院。如果上述方法均无效,可能是异物陷入眼组织内,应立即到医院请眼科医生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