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流域水资源评价方法及变化趋势

流域水资源评价方法及变化趋势

【摘要】:根据《水资源公报》统计,2006 年,全国总供水量为5795 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706.8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1065.5 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22.7 亿m3。由于我国各地水资源条件以及开发利用方式差异显著,因此地区间供水组成也不相同,南北方供水组成差异较大。据分析,北方六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5%,其中海河区高达75%,黄河区为61%;南方四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4%,其中长江区、珠江区、东南诸河区在18%左右,西南诸河区不足2%。

我国水利工程历史悠久,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6 万多座,发挥了巨大的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农田灌排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有效灌溉面积由1979 年7.3 亿亩发展到目前的近8.7 亿亩。在水土保持方面,全国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5 亿亩,其中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累计达到5.8亿亩。

根据《水资源公报》统计,2006 年,全国总供水量为5795 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706.8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1065.5 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22.7 亿m3。由于我国各地水资源条件以及开发利用方式差异显著,因此地区间供水组成也不相同,南北方供水组成差异较大。南方地区供水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供水量不足其总供水量的5%;北方地区因地表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供水量约占其总供水量的1/3,其中海河区地下水供水量占64%,松花江区和辽河区地下水供水量分别占40%和56%,黄河区和淮河区地下水供水量占30%左右。

2006 年,全国总用水量为5795 亿m3。其中,生活用水为693.8 亿m3;工业用水为1343.8亿m3农业用水为3664.4亿m3;生态与环境补水达93.0亿m3。(www.chuimin.cn)

2006年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20%,但南北方差异较大,呈北方大、南方小的特点。据分析,北方六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5%,其中海河区高达75%,黄河区为61%;南方四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4%,其中长江区、珠江区、东南诸河区在18%左右,西南诸河区不足2%。

与1980年相比,全国总供水量和总用水量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供水量增加了1389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增加了967 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增加了420 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变化不大;在用水量中,生活用水增加了464 亿m3,工业用水增加了926 亿m3,而农业用水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