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弄巧成拙,嘉庆帝怀疑此系官吏相互倾轧,特派钦差大臣文孚、帅承瀛赶赴山东勘查。文孚和帅承瀛两位钦差抵达济南后,调派省、府、县官员三堂会审,终于使事实水落石出,结果与童槐所得相同。徐文诰案历时一年多,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回归简单,最终水落石出,恢复了事实真相,还了蒙冤人一个无辜。所幸纸里包不住火,事实不容歪曲,徐文诰终获清白之身。......
2023-10-23
周承宽秉承郭志青的旨意,为尽快结案交差,主观臆断为徐文诰拒贼误杀柏永柱、徐士朋二人,并将徐家护院长工数人捕至济南,强令徐文诰及护院长工逐个“承认犯罪事实”,不承认者先掌嘴四十,然后跪地七昼夜,直到“认罪”为止。于是,在痛不欲生的折磨中,周承宽得到了徐文诰及护院长工们的“证词”,最后以“疑贼毙柏赂霍顶认”的“罪状”定案,拟发配徐文诰赴黑龙江为奴,并上报刑部批示。不久,刑部批文驳回:一枪不能伤二面,况且土枪杀人与故意杀人实无两样,何得一人顶罪?认为量刑不当,驳回再审。
接到刑部批文,程国仁不敢怠慢,立即委派候补知县李冈主持重审。李冈年轻气盛,浮躁性急,竟然意气用事,草率办案,针对刑部驳文“一枪不能伤二命”的疑点,武断地认为徐文诰与其胞弟徐文渊合谋分别杀害了柏永柱、徐士朋二人。这个昏官不仅对徐文诰严刑逼供,而且将徐文渊追加为“同案犯”。徐文诰万万没想到此案节外生枝,累及胞弟安危,利用家人探狱之机,密嘱徐文渊速写诉状,赶紧奔赴京师都察院控告。
徐文渊得知案子牵连自己,恐慌至极,匆忙依据兄长之意,连夜赴京城上告。都察院接到徐文渊“盗贼杀害事主,官吏讳盗莫深,用酷刑逼迫诬服”的诉状,见案情反反复复,真假难辨,不敢自专,遂上呈嘉庆皇帝裁决。
嘉庆帝阅罢诉状,对地方官避讳盗贼、严刑逼供的做法甚是恼火。方浚师在《蕉轩随录》卷四“徐文诰案”一文中写道:“奏闻,上大怒,旋严谕,略曰:‘国家设立州县,本以戢盗安民,乃平日疏防,以致盗贼横行,已属不职。及事主被贼伤毙,贼已供认,不向贼犯严鞫,乃反刑求事主,逼令伐贼认罪,且欲置之大辟。此等情节,较之盗贼,尤为可恶。交东抚立即严办。’等因。谕旨‘尤为可恶’旁奉朱笔添注曰:‘益觉可恨,直同唐之来俊臣矣。此李委员竟应正法,断不可恕。’谕至,人人惴栗,汪亦虑祸及。”圣旨下达山东,各级官吏人人惊悚万状,惶惶不可终日。(www.chuimin.cn)
这时,朝廷已将程国仁外调浙江,原直隶总督温承惠降任山东按察使。官场失意的温承惠与汪汝弼有同窗之谊,声气相投,“无意与原审诸君相仇也”(《蕉轩随录》),遂令泰安汪知县以原勘原审上呈,仍判霍大友为“凶手”。至此,徐文诰一案又回到了原点。
嘉庆二十四年(1819)三月,山东巡抚和舜武暴病逝于任上。同月,程国仁回任山东巡抚。程国仁履新后,曲意结纳温承惠,而温却不冷不热,让程不知如何是好。程国仁深知温承惠老于吏事, 自己根基浅薄,怕不是他的对手,于是提议引兖沂道童槐为助,重新审理这桩糊涂案子。由于童槐与程、温的儿子们曾经同拜一门求学,交往甚密,程国仁熟知童槐的刚正人格和办案能力,而消极颓废的温承惠也顺水推舟,接受了程国仁的建言。这样,童槐就接手了这件棘手的案子。程国仁为逃避风险,以原为山东官吏为由,上奏朝廷请求了回避。
有关泰山文化举要:全2册的文章
不料弄巧成拙,嘉庆帝怀疑此系官吏相互倾轧,特派钦差大臣文孚、帅承瀛赶赴山东勘查。文孚和帅承瀛两位钦差抵达济南后,调派省、府、县官员三堂会审,终于使事实水落石出,结果与童槐所得相同。徐文诰案历时一年多,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回归简单,最终水落石出,恢复了事实真相,还了蒙冤人一个无辜。所幸纸里包不住火,事实不容歪曲,徐文诰终获清白之身。......
2023-10-23
不料,一月后受害人柏永柱之妻听说“凶手”霍大友仅判流放三千里轻罪,怒不可遏,大骂汪汝弼贪赃枉法,收拾行装奔省城济南喊冤。然而,程国仁并不完全相信郭氏的复查结论,即派快马将霍大友追回,押至济南再审。第二天一早,按察使司衙门口有一妇女击鼓喊冤,程国仁立即升堂问案。审讯时,徐文诰一面承认贿赂霍大友替罪,一面又坚决否认枪杀柏永柱,连呼“冤枉”。酷刑之下,徐文诰屈打成招,当即被打入死牢,听候判决。......
2023-10-23
可谓警钟长鸣,启迪后世。但这没有阻止一系列亵渎法制大案的发生。当权者肆意践踏法律,是人治社会的普遍现象,也是造成徐文诰冤案的重要原因。构建成熟的法治社会,既是人民大众的心仪向往,也是徐文诰一案的长久警示。徐文诰一案,连同有清一代其他大案,之所以产生轰动效应,影响巨大而深远,充分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渴望愿景。而社会只有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才能长治久安、长盛不衰,彻底根除人治造成的祸......
2023-10-23
徐经、唐寅科场案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莽,自幼乞食,当小和尚,参加红巾军反元,削平群雄,登上皇帝的宝座。就是一起因官场斗争而进行诬陷所造成的冤案。徐经怀着对功名的热望,邀请唐寅同船共赴北京会试。徐经、唐寅即以科场舞弊的嫌疑犯关进监狱,严刑拷问。然而,经过李东阳等的复核,程敏政选中的试卷中,却没有被指控为贿买到试题的徐经和唐寅之卷。......
2024-05-16
而且,原告的诉讼请求应有具体的事实、理由支持,否则法院可能会驳回诉讼请求。错误主张法律关系是指原告在起诉时提出的诉讼请求与案件事实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据此,诉讼请求应当符合具体性要求,而且诉讼请求的具体化应由原告在起诉时完成。......
2023-08-16
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 文长 先生。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予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被录取。文长暗暗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军士绑进衙门,全部斩首,全军都害怕得大腿发抖。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徐渭在喝酒时偶尔提起,后来胡宗宪借其它事把他击毙在梃杖下。......
2023-11-29
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①被告燃气公司履行法定义务无过错。故应认定损害结果与被告行为之间无因果关系。区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于2010年6月21日作出民事判决:驳回原告许某某等人要求被告某燃气有限公司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一审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均未提出上诉,一审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2023-11-06
虞允文回到京都杭州,向高宗禀奏了所见的情况和完颜亮的话,轻奏加强防御。而且他认为肖敏之弹劾不当应该免职,宋孝宗只好照办。但虞允文却认为肖敏之为人端方正直,不应该受这样的责罚。于是虞允文上书请将他召回官复原职,以广开言路。而在这次冲突中,挽留肖敏之的不是别人,恰恰是被他弹劾的虞允文,这足以显示虞允文为公而忘私怨,不但不趁机报复,反而挺身而出,请求召肖敏之回来复职。......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