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苏宁停止俱乐部运营的原因及解读

苏宁停止俱乐部运营的原因及解读

【摘要】:2015年12月,苏宁接替国信舜天,球队改名江苏苏宁,在俱乐部的历史上,曾获2020年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冠军、2015年中国足球协会杯冠军,已经创造了历史,对江苏政府和人民应该也可以有交代。网传苏宁俱乐部零元转让都没有企业愿意接手,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只要接手球队,就将一并接手高达数亿元的债务,这个额度可不是一般的企业能够承担得起的;而且每年运营球队的花费不是几亿元就能打住的。

第一,苏宁在国内足球领域老入不敷出,“情怀不能当饭吃”。

中国足球市场不完善众人皆知,中超俱乐部赛事运营、竞赛管理、商务开发、青训转会收益都低,几乎所有俱乐部无法靠着足球本身去盈利,在投资足球这件事上是长期的净亏损。据说,中超俱乐部2018年平均收入为6.86亿元,平均支出11.26亿元,平均亏损4.4亿元。特别是这两年由于疫情影响,俱乐部的门票收入更少,使得本来就亏损的俱乐部经营更是雪上加霜。另外,中国足球青训这二十多年来能保证不亏就不错了,从没产生过高价值的年轻队员,年轻队员转会赚不到钱。而且,中超分红也没多少,跟欧洲足球没法比。比如欧冠奖金由参赛奖金、成绩奖金、欧足联系数奖金和转播分成四大部分组成,2019—2020年赛季仅参加欧冠巴黎就获得1.34亿欧元奖金。而2015年10月,中超签下了一份五年80亿元的转播合同,但2016年赛季俱乐部得到6000万元左右分红,对比俱乐部的投入来说真是非常渺小。再加上中性化改名政策要求,对私企俱乐部来说,又缺少了广告效应,乘机离开也是明智之举。

第二,苏宁作为私企,主营方向受到压力,“壮士断腕”表决心。

作为零售的国内龙头之一,在与淘宝、京东、国美的为老百姓服务中,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苏宁易购2月25日宣告,拟筹划本公司股份转让事宜,预计转让比例20%~25%,说明苏宁的确缺钱,但有知情人士透露,此举同足球队直接关系不大,江苏足球俱乐部是隶属于苏宁置业,但苏宁房地产收益这几年随着我国房地产业周期起伏也并不是特别充裕。此时,苏宁老板表态“该减减,该砍砍,回归零售”,是很正常的求生存和发展的经营理念。而且,苏宁体育版图上还有国际米兰俱乐部的经营,当前好像也处于纠结中,二选一的话,肯定也得割舍江苏俱乐部。据网上消息,国际米兰俱乐部需要偿还的贷款就接近4亿欧元,还有2亿欧元经营费用,但BCpartners私募基金已经开出了8亿欧元左右的价格接手,苏宁怎么会轻易出手国际米兰俱乐部呢?毕竟国际米兰俱乐部的价值和欧洲足球市场还是有利可图的。

第三,上赛季夺得了中超冠军,已经“触顶”了,现在急流勇退不好吗?(www.chuimin.cn)

2015年12月,苏宁接替国信舜天,球队改名江苏苏宁,在俱乐部的历史上,曾获2020年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冠军、2015年中国足球协会杯冠军,已经创造了历史,对江苏政府和人民应该也可以有交代。苏宁俱乐部不仅带来了荣誉,还促进了江苏足球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多名国脚,为中国足球做出了贡献。要知道,中超虽水平不是很高,但想争冠也是非常困难,特别是在当前国内足球环境下,想取得竞技成绩主要还得靠大牌外援和巨大投入。苏宁好不容易获得中超冠军,再加大投入去获得更大成绩,在自身经营遇到困境的情况下,不能自掘坟墓吧?2020年才拿到中超冠军,2021年就停止运营,真是奇葩,但这能赖苏宁吗?

网传苏宁俱乐部零元转让都没有企业愿意接手,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只要接手球队,就将一并接手高达数亿元的债务,这个额度可不是一般的企业能够承担得起的;而且每年运营球队的花费不是几亿元就能打住的。何况中性名称的限制,使得本来可以打打广告的想法,也彻底被否定掉了。再加上苏宁是上届中超冠军,接手再创更好成绩再立名声很难,不仅不知道要投入多少,还能拿到亚冠吗?从目前来看,像中超那些私企退出的球队怎么活下来的?还是靠地方政府的支持,或至少也得有当地的国企接盘才行。“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还能在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上盛行,真是比较业余的职业表现。相信苏宁俱乐部对江苏足球的感情还是很深的,但面对当下的困境,为了江苏足球生存和发展,还得想别的办法。

也许,以后中国职业足球的赛场上,到处都是国企俱乐部、体育局托管的球队,又有点回到专业队的路子上,真是虚荣与业余并存的特色职业联赛。但中国足协还是比较沉稳:“如果真有中超球队解散,也没办法(避免),从头来吧!”甚至为了改革,有“壮士断腕”的坚定决心!可是私企们真就“断腕”了,但断的是足球,咋办?让那些从小就喜欢踢球的孩子怎么敢选踢球的道路?唉,中国足球真是怎么都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