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成为终身学习者:个体维度的启示

成为终身学习者:个体维度的启示

【摘要】: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身份需要学生达成我是一名学习者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发生在学生个体思维和经验水平层面的,而不是他人强加或灌输的。例如,某个学生认可了自己是一名学习者的身份,那么他就能够表现出相应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意识,能够建立起学习与自身之间的意义关联,学习者身份是学生个体对于这一身份的一种占有。

从身份的起源来看,身份最初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而存在的,它主要是用来表征或代替人、事、物等的一种符号。身份不是人所特有的,但是身份却是由人所创造、赋予和解读的,因为任何文化符号或人工制品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身份首先是一种个人的属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理解为是个人所占有的一种资产。例如,古代的“皇帝身份”即是一种资产的象征,这种资产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皇帝身份”是皇帝本人的个人属性,除此之外任何人都不具有。在哲学层面上,身份首先是对“我是谁”“我能够做些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基本哲学问题的回答,而这些问题实际上也极具个体指向性,直接关涉个人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哲学命题。问题的答案是源自个体自我内省、反思和解读的结果,而不是外界的界定。例如,“我是谁”是个体对于“自我”的反思与追问,不需要他人给出答案,反映的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与判断。从心理学层面来看,身份是反映个体心理连续性和一致性的概念,它是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经历的表征。这种内在的心理活动只对个体自身有意义,而他人是无法感受到这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发展变化。因此,从这种角度来看,身份是一种个人的属性。在身份的形成机理方面,这种个人属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它需要个体对自我身份进行认同,否则这种身份就难以获得和形成。最为常见的就是“同性恋”群体,他们在生物属性上可被定义为男性或女性,而在性取向上却又表现出恰恰相反的特征,这种身份不是他人所决定的,而是个体自我选择的结果。因此,任何身份的形成都是以自我认同为前提,个体性是身份表现出来的首要特征。

学习者身份也是一种个人属性,从学习者身份的概念中我们可以发现,学习者身份是个体对于自我主观学习经历持续不断建构的产物,因而,个体性是学习者身份的本质属性。从学习活动的过程来看,学习既需要个体心智能量的投入,也需要个体情感能量的投入,这些“能量”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的教学活动有的学习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信息,而有的学习者却一无所获。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身份需要学生达成我是一名学习者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发生在学生个体思维和经验水平层面的,而不是他人强加或灌输的。例如,某个学生认可了自己是一名学习者的身份,那么他就能够表现出相应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意识,能够建立起学习与自身之间的意义关联,学习者身份是学生个体对于这一身份的一种占有。当学生需要建构自我作为学习者的身份时,他亦需要对学习及自我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如“学习到底是什么?”“学习有什么意义?”“通过学习,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了成为这种类型的人,我应该学习什么,应该做些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个体能够真正成为学习者的必要前提。此外,学习者身份还涉及对个体学习经历连续性和一致性的体验和反思,学生需要理清哪些学习经历对于自我而言非常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关键的事件或哪些重要他人对于自我的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哪些经历对于自我的学习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这些都是学生需要自我叙事和反思的问题。(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