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健康河流:长江水利国际合作与项目管理

健康河流:长江水利国际合作与项目管理

【摘要】:鉴于地球上自然资源分配与环境代价分配的两极分化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地球社会环境。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评价一条河流是否健康,如上链接的“流域”所述,应将“以水为媒介,由水、土、气、生等自然要素和由人口、社会经济人文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共同构成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建立一个评估的准则体系和相对基准(点、线、面与体),并以“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贯穿评估全过程。

水是河流的主体与核心。一条河流健康与否,首当其冲的是构成河流的水质、水量是否满足“自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同时,与流域水相关的土壤、气候、生物诸自然要素也是否能协调地达到“自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在某一阶段(时期),流域内人年均收益达到何种水准,流域社会是否安定,流域经济是否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否留有空间(或百分率)等。

一般而言,讨论或评价河流的健康状况,应全面评估河流的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是否在河流可持续发展基准(点、线、面和体)以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良好河流”诠释为健康河流也是有道理的。

(1)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涵义,有以下3种说法。

1)能够满足当代需求且不损及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方式。

2)能够改善人类生活品质且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发展方式。

3)为了确保人类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原则。

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和沃福德在1993年所著的《世界无末日》一书中提出了如下的定义:“当发展能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该使后代的福利减少。”

可持续发展概括起来有以下两个要点。

1)发展必须受到制约:人类应坚持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这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但却不应凭借手中的技术与投资,以耗竭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方式求得发展。

2)代际应保持公平: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时,应同时承认和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相等,所以绝不能剥夺或破坏后代人应当合理享有的发展与消费的权利。(www.chuimin.cn)

(2)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1)从生态理论的角度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态系统的协调稳定的运行状态,包括:生态流的运行不随时间推移而衰减;人类生态系统的协调稳定运行状态,是一种可持续保持的无限永恒存在的状态;可持续运行的生态系统在其生产功能、生活功能、还原功能、调节功能始终保持着提供资源和服务的潜力。

2)从环境与发展的角度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对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不超过其更新速度;②对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不超出其可更新替代物的开发速度;③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包括累积量)不超过环境容量

(3)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在具体内容方面,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益、关注生态安全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体地说:①可持续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十分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②可持续生态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改善和提高地球的资源生产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保证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③可持续社会方面: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是发展的内在要素和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鉴于地球上自然资源分配与环境代价分配的两极分化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地球社会环境。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人类生存方式。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从下列三个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Fairness)。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平等。

2)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Common)。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认识到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

(5)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