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5二板三带式道路绿地断面图三板四带式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绿化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这种形式常用于道路红线宽、车流大的区域,即在三板四带的机动车道中再布置一条分隔绿带,将机动车道分为单向行驶,以便各种车辆上、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
2023-10-11
图7.5 建筑自由式布局
居住区道路系统是居住区的骨架,是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生活单元布局的基本结构,担负着分离地块及联系不同功能用地的双重职能。良好的道路骨架不仅能为各种设施的合理安排提供适宜的地块,也可为布置建筑物、公共绿地等有特色的环境空间提供有利条件。
居住区道路一般有车行道和步行道两种类型,车行道担负着居住区与外界及居住区内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联系,是居住区道路系统的主体;步行道往往与居住区各级绿地系统结合,起联系各类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和公共建筑的作用。在人车分行的居住区(或居住小区)交通组织体系中,车行交通与步行交通互不干扰,车行道与步行道在居住区中各自独立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此时的步行道往往具有交通和休闲双重功能。在人车混行的居住区(或居住小区)交通组织体系中,车行道几乎负担了居住区(居住小区)内外联系的所有交通功能,步行道则多作为各类绿地和户外活动场地的内部道路和局部联系道路,更多地具有休闲功能。
(1)道路网布置基本形式 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形式应根据地形、环境、交通、居住区规划结构、通行主流等因素综合考虑,而不追求某种形式。主要道路的布置形式有十字形、田字形、T字形等,内部道路布置形式有贯通式、环通式、尽端式,此外还有由以上三种基本形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或自由式等多种形式。
(2)人、车流组织
①人车混流:人车流在同一块板运行,主要用于车流量小的基层道路,如组团、邻里内部居民小汽车减速缓行较适宜。
②人车分流:居住区人车分流的组织常采用的方式有:车行道附近设人行道,人车同时平行运行,这种形式较普遍,尤其在平原地区;人车分离各设独立系统,在山地坡度较大地段,这种处理方式较常见;人车立交运行,或高架立交或地道立交,常局部用于人车流交叉且人、车流量较大处。
(3)道路分级布置 居住区内道路根据规模大小和功能要求可分为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住宅组团级道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各级道路宜分级衔接,以形成良好的交通组织系统,并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领域感。(www.chuimin.cn)
①居住区级道路:是整个居住区内的主干道,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 m,山地城市不小于15 m,车行道宽一般需9 m,如通行公共交通时,一般应增至10~14 m。道路断面多采用一块板形式,在规模较大的居住区中,部分道路亦可采用三块板形式;人行道宽一般为2~4 m。
②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不小于10 m,多采用一块板的断面形式,车行道宽度为5~8 m,人行道宽为1.5~2 m。考虑以非机动车与人行交通为主。
③组团级道路:居住小区内的主要道路,道路红线的宽度不小于8 m,车行道宽度为3~5 m,是居民进出组团的主要道路。
④宅间小路:是通向各户或单元门前的小路,主要供居民出入。路面宽不宜小于2.5 m,基本是自行车及人行交通,并要满足清运垃圾、救护和搬运家具等需要。
(4)静态交通布置 包括停车设施、广场、回车场、交通岛等,居民小汽车停车面积较大,为节约用地减少干扰和环境污染,最好作地下停车设施。以附建于集中绿地、活动场地的地下为宜;也可附建于高层住宅地下层;还可采用单建式停车设施;露天停车场宜作小型临时停车备用。停车设施既离用户近便,又要避免对用户的干扰。
有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文章
图8.5二板三带式道路绿地断面图三板四带式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绿化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这种形式常用于道路红线宽、车流大的区域,即在三板四带的机动车道中再布置一条分隔绿带,将机动车道分为单向行驶,以便各种车辆上、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
2023-10-11
图7.1苏州都市花园平面向心式布局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易于形成中心,如图7.3所示。图7.2武汉青山绿景园平面图图7.3某小区规划平面图围合式布局住宅沿基地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如图7.4、所示。图7.4建筑围合式布局......
2023-10-11
随着现代城市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模式的转变,城市交通的负荷日益加重,交通需求呈多元化趋势,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在房屋密集的城市,道路能起到防火、隔火的作用,是消防救援活动的通道和地震灾害的避难场所。......
2023-10-11
快速干道快速交通干道也是在特大城市、大城市设置,为城市各分区间较远距离交通道路联系服务,距离10~40 km,其行车速度在70 km/h以上。交通干道交通干道是大、中城市道路系统的骨架,是城市各用地分区之间的常规中速交通道路。专用道路专用道路是城市交通规划考虑特殊要求的专用公共汽车道、专用自行车道,城市绿地系统中和商业集中地区的步行林荫路等。......
2023-10-11
特别是在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中应注重实用性,在充分了解居民生活行为规律及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为人们日常生活及休闲活动提供绿化空间,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使用,突出“家园”的环境特色。......
2023-10-11
符合综合防灾规划要求,与各类避难场所统筹规划避灾绿地作为城市重要的防灾避灾场所之一,其规划还应与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相协调,符合综合防灾规划的要求。因此,避灾绿地规划应与城市公园绿地、防护绿地规划等统筹进行,做到平灾结合。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避灾绿地规划时,应本着“分级设置”原则,因地制宜,建设市级、区级、社区级相配套、功能各异而又相互补充的避灾绿地体系。......
2023-10-11
图8.10四板五带式道路绿地实景图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分车绿带设计、人行道绿带设计、路侧绿带设计、交通岛绿地设计等部分。分车带绿地起到分隔组织交通与保障安全的作用,机动车道的中央分隔带要进行防眩种植。机动车道两侧分隔带应考虑防尘、防噪声的需要。图8.13封闭式分车绿带图8.14开敞式分车绿带2)人行道绿带设计人行道绿带的主要功能是为行人及非机动车庇荫,因此,应种植浓荫乔木作为行道树为主。......
2023-10-11
图7.6南京将军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规划布局一般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①充分利用原有条件,保护好资源。居住小区公园相对于居住区公园而言,居住小区公园利用率更高,能更有效地为居民服务。②居住小区公园用地规模较小,布局应该紧凑。图7.8居住区组团绿地示意图图7.9南京某居住区组团绿地d.组团绿地的大小、位置及形式内容越来越丰富多样......
2023-10-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