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道窑的操作调控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的调控。现代辊道窑排烟总闸一般全开,其排烟抽力大小通过变频器改变排烟风机的电机转速进行调节;对于长200米以下的辊道窑一般采用窑头集中排烟方式,各排烟支闸的调节影响较小,故一般情况下不做调节。目前,大部分辊道窑烧成带温度采用自动控制,其燃料量由温度控制器给出指令,由执行器调节,所以会严格执行温度制度,避免人为调节带来的偏差。......
2023-10-11
隧道窑的操作调控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压力制度的调控。这三者的调控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为了叙述的方便,分述如下。
(一)温度的调控
温度制度的调控,原则上应按烧成温度曲线的规定,保证一定的升温或降温速率。制定烧成温度曲线时,要考虑原料的组成,制品的入窑水分、形状、大小、厚薄,窑炉的结构特点等因素。调控时也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1.预热带、烧成带温度的调控
为了保证制品按烧成温度曲线升温、保温,一般应借助窑头、预热带中部、末端以及气氛转换区、最高烧成温度处等关键温度点所安装的热电偶来检测窑内温度。如果制品入窑水分高,窑头温度不可过高,否则易产生炸裂。若能保证制品入窑水分较低,窑头温度就可高些。当入窑水分低于0.5%时,窑头温度高达300℃~400℃也不会出废品。预热带中部500℃~600℃是石英晶型转化温度,也是预热带上下温差最大的区域,维持温度的稳定、均匀有重要意义。不但要检测窑顶热电偶所指示的温度,有条件时,还应检测近窑车台面处的温度,以掌握上下温差的大小。预热带末端近烧成带边缘,此处应缩小料垛中的温差,为制品进入焙烧做准备。对于烧还原焰的隧道窑来说,制品由氧化转还原的气氛转换温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温度,一般在1050℃左右。气氛转换温度过高、过低,位置过前、过后,都会影响制品的氧化或还原的不足,造成制品起泡、泛黄、烟熏等缺陷。最高烧成温度关系到制品是否生烧或过烧,不可过高或过低。考虑到传热要有温度差做推动力,火焰温度应高于制品烧成温度50℃~100℃。为保证整个横截面上的制品都达到烧成工艺要求,一般应有一个高火保温区。高火保温区的位置和范围应适当,过前、过长易使制品过烧,过后、过短则易生烧。
预热带、烧成带温度调控的手段,旧式隧道窑预热带设有排烟总闸,排烟支闸,通过调节闸板开度来调节预热带窑温;现代隧道窑一般采取窑头集中排烟,排烟总闸和支闸的作用相对变小了,它是通过设在预热带下方烧嘴与上方降温喷嘴来调节该区段的温度。在烧成带设有烧嘴及燃烧室的区段,通过调节进入窑内的烟气量和烟气温度来调节窑温。
预热带的温度调控,旧式隧道窑只能通过调节排烟支闸的方法调控烧成温度曲线,属负调节。现代隧道窑则靠调节烧嘴喷入火焰及降温喷嘴来调控烧成温度曲线,属正调节。负调节方式的优点是能有效降温,若制品入窑水分过高,对升温过快比较敏感,往往需要降低窑头温度,则可采用增大后部排烟支闸的开度的方法来实现,但这种方式由于过早排走一部分烟气,导致热利用率降低。而且这种调节方式使得预热带前段烟气流量减少,流速减小,削弱了气流的搅动作用,使上下温差增大。正调节方式的优点则是可以有效升温,同时有效加热下部。若上部温度高,则可开启降温喷嘴,有效降温,同时降温喷嘴高速喷出的气流,有利于预热带气流循环,减小温差。但采用正调节方式,也要消耗燃料,所以,有的隧道窑预热带设备只是备用。在烧成带使用高速烧嘴,搅动气流,造成强烈的气流循环,促使预热带截面温度均匀,则是最有效的调控方法。有的现代隧道窑在预热带前段设置一定数量的排烟孔,在小范围内分散布置,这样兼有两种调节方式的优点。
烧成带温度的调控靠正调节方法。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燃烧稳定,窑内温度比较稳定。现代隧道窑采用功率小,数量多的高速喷嘴,采取分组自动控制方式,每一组段设有独立的燃料和助燃空气供应管路,自动控制的调节器设于本组段的总管路中,有的窑预热带不设自动调节器,也需要手动调节。
2.冷却带温度的调控
冷却带温度的调控必须遵循高温急冷、中温缓冷、低温快冷的原则,充分利用冷却结构和设备,保持窑内温度均匀。应根据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装车方法,采取相应措施。例如,直接冷却时,对于小件薄壁产品,可直接鼓入车间冷空气;对于大件厚壁产品,为防止冷却不均匀或冷却过程热应力过大而开裂,可采用鼓入大流量的热风的方法,使冷却均匀而温和。有的隧道窑采用部分热风循环,也是这种均匀而温和的冷却方式的体现,而且增加了调控冷却用热风温度这一调节冷却曲线的手段。直接冷却还应注意抽、鼓风量的平衡。有的隧道窑在急冷段设有自动调节系统,也有的隧道窑为了保证产品出窑温度稳定,在低温段也采用温度自动控制。
(二)烧成带气氛的调控
烧氧化气氛的隧道窑,气氛单一,较易控制,只要控制空气系数大于1。为节约燃料,提高燃烧温度,在保证燃烧完全的前提下,空气系数应尽量接近1。
烧还原气氛的隧道窑,烧成带前小段控制氧化气氛,后大段控制还原气氛。在还原段,要求前面是强还原气氛,到高火保温阶段保持中性气氛。所以前面的还原炉产生的还原气氛要浓,成瓷区由于中性气氛难控制,而控制接近中性的弱还原气氛。(www.chuimin.cn)
气氛调控是通过调控烧成带的空气系数α,即燃料与助燃空气量的配比来实现的。对于烧气体、液体燃料的隧道窑来说,只要控制燃气或燃油与助燃空气的配比即可。烧还原焰的烧嘴,要使还原气氛由浓转淡,可采取减少燃气(燃油)或增大助燃空气量的方法。为节约燃料,应优先考虑采用前者。反之,要使还原气氛由淡转浓,则可采用增加燃气(燃油)或减少空气的方法,此时应优先考虑采取后者。窑内火焰的性质,可以用肉眼来判断。氧化气氛时,火焰清晰透明,可以清楚地看到窑内料垛。还原气氛时,火焰混浊不清,看不清窑内料垛。弱还原气氛时,火焰介于氧化气氛与还原气氛之间,可隐约看到窑内1~2柱料垛。
为保证还原气氛顺利转换成氧化气氛,对于设有气氛气幕的隧道窑而言,正确使用气氛气幕也很重要,其风量、风压、风温均要适当。
还原气氛的强弱。在实际生产中常以燃烧产物中CO的浓度来衡量。强、弱还原气氛划分的标准,各地不一。一般认为,CO的浓度3%~6%为强还原气氛,1.5%~2.5%为弱还原气氛。实际控制中,在有利于制品还原反应的前提下,还原气氛尽量不要太浓。因为还原气氛越浓,燃料消耗越多。在成瓷阶段,如还原气氛过浓,还易引起产品熏烟。
气氛的调控和温度的调控密切相关。气氛转换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引起制品缺陷。另一方面,气氛和温度的变化是相互制约的。例如,在空气系数较大的氧化气氛下,如果维持燃料不变而少许减少空气量,则火焰温度提高。到减少至空气系数接近1时,温度最高。继续减少空气量,则进入不完全燃烧状态,温度降低,形成还原气氛。而在空气系数较小的还原气氛下,如果维持燃料不变而少许增加空气量,则火焰温度升高,至空气有剩余时,温度又降低,并转变成氧化气氛。所以,调节气氛时要考虑温度的变化。
(三)各带压力的调控
压力制度是实现温度和气氛制度的基本保证。压力制度应根据燃料种类、通风方式、窑炉结构、烧成气氛和装车方法等因素来制定。凡能影响窑内气体流动的因素,如排烟总闸与支闸的开度、各种气幕及风机的风量、风速等,都可作为压力制度的调控手段。
要搞好全窑压力制度的调控,首先必须稳定窑内的零压位,尤其是预热带、烧成带范围内的零压位。零压位稳定了,全窑的压力制度也就稳定了;零压位一移动,全窑的压力制度也就破坏了。例如,零压位前移,易造成烧成带正压过大;后移,则易使预热带负压过大。燃气和燃油隧道窑零压位一般在最后一对排烟孔和第一对烧嘴之间。
为避免气体漏入、逸出窑道而干扰窑内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应尽量维持窑内近零压操作,即使窑内负压和正压不过大,接近零压。生产实践证明,负压大的窑,就是操作不好的窑。窑内正压过大,大量热气体逸出,损失热量,恶化劳动条件,蹿入车内还容易烤焦轴承润滑油,使窑车推不动,甚至烧坏窑车铁件和轨道。但是,窑内必须保证一定的压差,以控制合理的烟气流速。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若烧成带正压小,则预热带负压就要大,反之亦然。
为防止冷却带和烧成带之间相互干扰,要保持冷却带首端和烧成带末端压力平衡,使烧成带的烟气不倒流至冷却带,冷却带的空气不流入或不过多流入烧成带。如果冷风喷嘴或急冷气幕处正压过大,超过烧成带最末一对燃烧室的压力,说明鼓入的急冷风过多而未抽走,大量温度不高的空气进入烧成带,可能引起保温不足、产品生烧或还原气氛不足、二次泛黄。反之,如果冷风喷嘴或急冷气幕处压力低于烧成带最末一对燃烧室的压力,说明抽出热风过多或鼓入冷风太少,则烧成带有烟气倒流入冷却带,使制品烟熏。
在需要对窑内压力进行调节时,应对全窑温度、气氛、压力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最佳方案。千万不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否则会越调越乱。例如,发现零压位后移,要使其复位可采用减小抽力、改变气氛气幕风量、增大急冷风量、减少热空气抽出量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并不是每一种都能满足烧成制度要求的,应根据窑炉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除了控制好窑道内的压力制度外,有的窑还控制窑车上下压力平衡,即在窑车下部维持与窑道内相接近的压力制度,防止气体从窑车下部漏进、漏出窑道。实际控制时,达到车上、车下压力完全平衡很困难。在控制有困难时,预热带、烧成带车下压力可偏低于窑内压力,避免冷空气从车下漏入窑内,增大窑内上下温差。冷却带车下压力,可偏高于窑内压力,避免热空气漏入窑车下部,影响窑车运行。
有关陶瓷干燥与烧成技术的文章
辊道窑的操作调控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的调控。现代辊道窑排烟总闸一般全开,其排烟抽力大小通过变频器改变排烟风机的电机转速进行调节;对于长200米以下的辊道窑一般采用窑头集中排烟方式,各排烟支闸的调节影响较小,故一般情况下不做调节。目前,大部分辊道窑烧成带温度采用自动控制,其燃料量由温度控制器给出指令,由执行器调节,所以会严格执行温度制度,避免人为调节带来的偏差。......
2023-10-11
(一)陶瓷烧成制度陶瓷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三个主要内容。同类工厂的产品材质或许相同,但大小、厚薄不一,窑炉、燃料燃烧以及燃烧操作情况又各不相同,所以这类工厂的烧成制度只能作为参考,还需再进行半工业性试验,取得数据来制定合适的烧成制度。......
2023-10-11
溢流阀的调定压力就是液压泵的供油压力pB,即式中p——液压系统执行元件的最大工作压力;∑Δp——液压系统总的压力损失。如果溢流阀在系统中起安全作用,则溢流阀的调定压力应按下式计算:溢流阀的流量按液压泵的额定流量选取,作溢流阀和卸荷阀用时不能小于泵的额定流量,作安全阀用时可小于泵的额定流量。......
2023-06-18
棚内气温的日变化比外界剧烈,其日较差依天气状况而异。晴天棚内最低气温迅速升高,7~10时气温回升最快,每小时平均升温5~8℃。15时前后开始降温,平均每小时下降5℃左右。调节的目的是使保护地内的温度指标适应葡萄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需要。2.加温在早期升温条件下,要保证葡萄正常发育,单靠日光升温,有时存在一定风险。......
2024-04-04
节流阀的压力补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定差减压阀与节流阀串联起来,组合成调速阀;另一种是将稳压溢流阀与节流阀并联起来,组织成溢流节流阀。当节流阀口开度xT调定后,阀的进出口压力p1或p3变化时,xR也变化,弹簧力Fs和液动力Fy也要发生变化。图4-36 温度补偿调速阀的结构温度补偿调速阀最小稳定流量约为20mL/min。......
2023-06-15
在等熵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与热功交换,因此气体的总压 tP与总温tT一定会分别保持在一个固定常数值。对于工程精度要求较高的计算问题,等熵过程假设可能不再适用,必须视实际情况对计算公式加以修正。式中,P1与 P2、T1与T2以及 ρ1与 ρ2分别表示等熵过程中状态1与状态2的压力、温度与密度。......
2023-06-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