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桥,在安田圩桥之左近。据当地村民介绍,该万安桥即《唐栖志》中所说的唐家桥,主要因为该村是唐姓聚居之地,故当地村民都将该桥称作唐家桥,而很少有叫万安桥的。万安(唐家)桥是一座三孔平板石梁桥,东西向跨于东横塘村中河道上。唐家桥及桥上刻字由于近年乡村中汽车已经普及,故村里在紧傍着古万安桥的南侧,建起了一座可通汽车的水泥桥,取名“新唐家桥”。目前该桥保存状况良好。......
2023-11-22
在锦绣川乡槲疃村,有一位村支部书记侯万和(1903~1947),在历城南部山区至今还流传着他家“一门七烈”的英雄事迹。
槲疃村于明正德年间(1506~1571)建村。因这里地处九曲峪,北边的深山里长满槲树,村民多以烧槲树木炭谋生,故又沿称“槲炭”。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脚疃”;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南乡保泉三:湖滩”;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东庑乡南保泉三:槲疃”。1930~1947年中共槲炭党支部书记侯万和一家9口人,被国民党还乡团杀害7口,后被人民政府授予“七烈共荣”光荣匾。槲疃村曾改称“万和村”。
槲瞳村,位于车川村(锦绣川办事处)东北,南依轿子岭,西南为大安村,北邻槲炭北峪。共有200多户,700人左右。
村庄近处的轿子岭,海拔560.8米,面积约2平方公里。因山形似轿子,故名轿子岭。
槲疃村地处九曲峪口以北的深山里,这里土地贫瘠,山高石多。早年因为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致使广大人民群众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加之恶霸地主王荣辉、王福新收租要债,穷人走投无路,全村在外当长工的就有30多人,百分之七八十的青壮年在外打短工。当时侯万和全家只有3亩山坡地,几间破草房,全年收的粮食只够吃几个月,其余全靠打短工和妻子、儿子要饭度日。
1941年,这里开始有了党的活动,侯万和与广大贫苦农民接受了革命教育。同年,侯万和、侯万水兄弟2人参加章丘县大队。后因工作需要,侯万和被派回本村,任支部书记和民兵联防队长,侯万水任农救会长。
1945年冬,解放区开展了反奸诉苦和反奸除霸的斗争,西营区农救会主任带领工作队来村里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和土改工作。开始斗争恶霸地主时,群众有顾虑,怕其报复,侯万和就做说服教育工作,启发群众提高阶级觉悟,要自己解放自己。恶霸地主王荣辉凭借深宅大院、高墙角楼和家养的打手来维护地盘。斗争他的时候,他闭门不出,侯万和就组织民兵和青壮年破门而入,没收了他的浮财,分了他的家产,斗争取得了胜利。王荣辉不甘心失败,全家逃到了济南城东的姚家庄,投靠了还乡团头子,他的儿子王福新还带领还乡团到槲疃村进行报复,并捕杀我革命干部和群众。
1946年下半年,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发动了进攻。敌人提出的口号是“剿灭满门,斩草除根”,方法是“长途奔袭”,并企图在我内部找不坚定的分子,内外呼应,消灭我地方武装。
1947年农历正月初六,王福新带还乡团趁侯万和在西营区委开会的时候包围了他的家。他的弟弟——农救会长侯万水住在南屋,他的弟媳在北屋同嫂子一起做活,听到院子东北角有人走动,弟媳出门问了一声“是谁呀?”敌人立刻向她开枪,她肩部中弹,随即到北屋藏了起来。敌人包围了南屋,子弹一齐射向侯万水住室,侯万水紧闭房门,利用墙角和敌人搏斗,最后敌人从窗子里投进一颗手榴弹,侯万水身负重伤。敌人劝他投降,他坚定地回答说:“你们是白日做梦,共产党人只知道战斗,不知道什么是投降。”敌人又接二连三地投进了几颗手榴弹,并用山草和煤油烧毁了侯万水的住宅。侯万和的小儿子——儿童团长侯庆芳当时才16岁,看到叔父被敌人杀害气涌心头,于是拿着木棍从北屋里冲出来向敌人打去。当他高举木棍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就这样,他献出了年轻的生命。(www.chuimin.cn)
区委在黄路泉村为侯万水、侯庆芳召开了追悼大会。会上,区委书记方平做了讲话,侯万和对敌人残杀侯万水、侯庆芳的罪行进行了控诉。侯庆芳的惨死更激起了民愤。村干部、民兵一起表示了战斗到底的决心。
侯万和的大儿子侯庆友在战斗中受伤后,于1947年3月回到了槲疃村养伤。当时他用广埋地雷的办法打击敌人,多次取得胜利。那时村干部、民兵都集中起来,每天不定时在南山一带活动,晚上出去站岗放哨,白天回村劳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村干部在村办公室开会,由于时间晚了并下着大雨,侯万和父子便没有上山,睡在办公室。
当时暗藏在槲瞳村的内奸偷偷地把情报送了出去,夜间突然有还乡团30余人冲进了办公室,将他两人杀害。在山上的民兵听到枪声赶回村里,区中队长、武装部长、组织委员也从大水井赶到槲疃村,但敌人已经逃跑了。
县委对侯万和、侯庆友的牺牲非常重视,并指示区委一定开好追悼大会。区委根据指示,在西营召开了2000余人的追悼大会。会上除县区领导讲话以外,侯万和的妻子王赞英领着他6岁的侄子小乐子(侯万水的大儿子)也控诉了还乡团的滔天罪行,敌人的罪行激起了群众的极大愤怒,各村民兵纷纷举枪喊口号,要为烈士报仇。时区长荀左臣还宣布了区委区政府将槲疃村改名为“万和村”的决定。
为了保护烈士遗孀,保护烈士后代,区委建议王赞英和小乐子搬到南营居住。虽经区委负责同志和区妇女主任的多次动员,她仍不肯离开本村,并坚定地说:“我不能被敌人的凶残所吓倒,我要回村坚持斗争,以实际行动为亲人报仇。”农历八月二十四日夜里,她住在本村民兵宋庆林的家里,王福新派槲疃村的几个还乡团丁闯进了王赞英的住处,用刺刀杀害了她,6岁的小乐子一同遇害,同时也将民兵宋庆林杀害。
不久又传来了侯万和的三弟——章丘县大队排长侯万祥,在高苑战斗中英勇牺牲的消息。对这“一门七烈”,西营区委区政府除将槲疃村改为“万和村”外,还给侯万和家挂了“七烈共荣”的光荣匾,并举行了隆重的挂匾仪式。
侯万和一家9口人,被敌人杀害了7口,侯万水的妻子高燕英带着不满4个月的小儿子侯庆才回到了娘家——鸡山坡居住。但敌人并没有善罢甘休,曾三次到鸡山坡追捕她母子二人。在极其艰难的处境下,她将小儿子侯庆才秘密转移到偏僻的朱家裕村的姐姐家里去抚养,在群众的保护下,为侯家留下了这一根独苗。
1950年,人民政府将罪大恶极、双手沾满烈士鲜血的刽子手王福新依法处决,为广大群众和革命先烈主持了公道。
有关济南河综合治理概览的文章
唐家桥,在安田圩桥之左近。据当地村民介绍,该万安桥即《唐栖志》中所说的唐家桥,主要因为该村是唐姓聚居之地,故当地村民都将该桥称作唐家桥,而很少有叫万安桥的。万安(唐家)桥是一座三孔平板石梁桥,东西向跨于东横塘村中河道上。唐家桥及桥上刻字由于近年乡村中汽车已经普及,故村里在紧傍着古万安桥的南侧,建起了一座可通汽车的水泥桥,取名“新唐家桥”。目前该桥保存状况良好。......
2023-11-22
得知这个消息时,我还在一个县城的粮管所做“助征”工作。“助征”产生于计划经济年代,那时国家的粮食政策都是实行统购统销,粮食由国家统一收购,然后按计划销给每一位城市居民。按照现在的情况,不知道没有关系,上一下网,“百度”一下,不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了吗?“百度”告诉我们,教研员是干什么的。当年,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情结走进了教研员的队伍中。......
2023-11-16
7.二任校长职——多元共荣创办杭州艺专翻开中国美术学院《校友名录》,①杭州国立艺专时期教师队伍名册同样值得骄傲。时年62岁的蔡元培宣誓就任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⑥随后聘请林风眠任大学院艺术教育主任委员,聘请李金发为秘书,⑦林文铮为委员兼秘书。蔡元培刚一上任,便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制定了《大学院组织条例》,⑧其中成立杭州国立艺术院就是其中一项。......
2024-03-29
罗文在大港镇东侧的云水溪头,有一座驰名赣北四县边界的“万家举人府”。老百姓传说,当年陈毅来大港,曾做客万家举人府。“万家举人府”出现在晚清道光年间,因这里出了一名叫万崇程的举人而得名。一清早,万老太爷便派人备了轿子,去望晓源游击队驻地,请刘先生来家里做客,要当面致谢,并吩咐儿子万汉楫在家恭候。情况有些危急,老刘冷眼观看,知道这伙人是有意来寻衅滋事的。......
2023-09-29
七里冯家出黎城县城往北五里地,有个小村叫七里店。按说七里店是冯奉世的老家,应该子孙不绝,为啥连一个姓冯的也没有呢?付太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抓住这事囚禁了冯太后,威逼她承认罪名。冯太后死后,消息从京城传到七里店,冯氏家族有的远走高飞逃往他乡,有的逃在近处的村子。等圣旨到了七里店后,全村已经没有一家姓冯的了。现在,人们已经无法完全还原当时冯家在七里店的盛况了,但是冯家人的故事却依然在久久地传诵着。......
2024-09-13
竹林七贤借酒避世,让朝廷大为不快,屡屡干涉,杀害了竹林七贤之首嵇康。专家推测,砖画母本的绘者有可能是南朝大画家顾恺之,或者是与顾恺之并肩的陆探微。我也是国宝我是彩绘版“竹林七贤”,名叫《高逸图》。竹林七贤是魏晋时的隐士,荣启期是春秋时的隐士,彼此相隔500多年,为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呢?......
2023-07-30
6月5日,蒋介石在武汉召开国民政府最高军事会议,声色俱厉地发布命令:中国政府决定动员陆、海、空三军共一百二十三个师,在武汉外围与日军决战,彻底扭转抗战局面。7月初,日本华中派遣军的兵力从徐州会战后的三个师团,骤然增加到十四个师团,另加两个旅团和两个支队,编组为四个作战单位。6月12日,日军波田支队占领安庆。24日凌晨4点,日军乘小艇靠岸,从香口江边登陆,向第三一三团发起猛攻。......
2023-12-07
十天之后,信用社会计接到了来自印有“联行专用”字样的鸡毛信件,湖南“汩罗工行”通过邮局异地汇兑的一万元非现金,便到了张姓农民的账户上。很快,他获得了“鸡毛王”和桃镇第一个“万元户”的双重桂冠。桃镇“鸡毛王”的异地汇款“鸡毛信”,变成了“鸡毛电子邮件”,跨行划汇,三天就可办好,大大缩短了资金回笼时间。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万元户”又涌现了。......
2023-07-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