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数字时代雕塑艺术的发展趋势与传统艺术融合研究

数字时代雕塑艺术的发展趋势与传统艺术融合研究

【摘要】:数字技术在雕塑艺术中的应用使雕塑艺术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也许我们无法预测雕塑艺术的未来发展高度,但可以大胆预估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态势。(一)数字时代雕塑材料的发展趋势“科技具有庞大的力量,它的这种变革使艺术具有无限可能,包括它的造型、呈现方式以及材料,这些东西反过来会作用于人的思想,改变人的观念。”在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材料的创新、生产技术的提升是基本条件与发展动力。

数字技术在雕塑艺术中的应用使雕塑艺术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也许我们无法预测雕塑艺术的未来发展高度,但可以大胆预估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态势。

(一)数字时代雕塑材料的发展趋势

科技具有庞大的力量,它的这种变革使艺术具有无限可能,包括它的造型、呈现方式以及材料,这些东西反过来会作用于人的思想,改变人的观念。”这句话出自艺术家保罗·瓦莱利《艺术片论集》一书。新材料与新工艺被应用在雕塑艺术创作中并不是从近代开始的。在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材料的创新、生产技术的提升是基本条件与发展动力。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野兽派、达达主义、表现主义波普艺术甚至设计领域的“新艺术运动”都和新材料的出现有关,都深深地打上科学技术进步的烙印。[8]现代社会,科技快速发展,新材料不断研发,数字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新材料与技术相交融,开始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数字技术洪流正冲击并改变着社会。一些具有思想的艺术家对数字技术充满了期待,他们时刻在思考如何运用新技术与新材料去创作新的艺术形式。许多雕塑艺术家也在思考现代雕塑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当下雕塑新材料的发展形势有如下特点:

1.以光为材料

近几年,雕塑艺术家用激光投影技术展示雕塑艺术,改变了雕塑艺术的展示形式。通过数字技术处理雕塑图像信息,将图像的长波部分转变成相位调制的全息图(全息光栅),利用衍射光学的方法来实现投影,以立体光影的形式展示雕塑作品,这种雕塑艺术形式为虚拟成像。雕塑作品不是实体,不需要占用空间,无须用材料去制作。在雕塑作品展示时,采用高科技手段呈现三维雕塑作品,作品的质感比原作更加真实可见,虽然只是影像,但是人们身处其中,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一样,这种体验感比原作更加让人欣喜。激光全息投影技术展示雕塑作品,其艺术效果更加强烈,不仅可用作雕塑展示,还可以用于室外雕塑,节约制作成本。

2.以数据计算为材料(www.chuimin.cn)

几何学和拓扑学都是研究数与形之间关系的学科。拓扑原意为地貌,起源于希腊语,是研究地形、地貌的有关学科。拓扑结构技术是在三维软件建模中常用的技术,它的定义为多边形建模技术,遵循的是点构成线、线构成面、面构成体积这样的造型原理,因此在一个复杂多边形模型的表面就会出现这些点、线、面所构成的网格结构,通常将这种网格结构叫作“布线”或者“拓扑结构”[9]

在客观世界中,凡是出现的形体都可以用数来表示,用数据计算来创作图形。数据计算对于雕塑而言,使雕塑家不再局限于客观世界,依靠沉淀的艺术功底与制作经验进行雕塑造型创作。数字技术参数建模,雕塑创作不再单纯依靠手工去创作,雕塑家通过客观存在而模拟,通过数字技术操作输入任意数字组合来获得任意造型。这种创作方式让雕塑家只需要进行选择、组合或者进一步加工,不仅省时省力,效果也更加直观。

3.以动作捕捉技术为材料

20世纪70年代,电影动画采用高速摄影机捕捉现实动作,将捕捉到的动作还原并渲染至相应的虚拟形象身上作为影视特效制作技术。这个技术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出现了可穿戴便捷装备,使捕捉技术发生变化。动作捕捉与可穿戴智能设备相结合,雕塑家可以使用数据手套进行雕塑创作。这种创作理念让雕塑家的创作更加便捷与省力。

(二)未来雕塑艺术的展现方式

借助虚拟现实(VR)这样的新型表现形式与现实捕捉技术,借助摄像头把大量现实中存在的物体采集到虚拟世界,可以有效提高显示质量,灵活展现物体,高效生成模型。比如,从多个角度拍摄一个物体,把这些照片一起导入软件,就会在数小时内根据这些照片生成真实可用的模型。再在软件中生成材质贴图,后续可以导出模型。用这个过程生成3D模型,加速建模渲染的整个流程,生成初步可用的模型后,再由美术进一步修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