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政策。与此同时,政府根据“公司兼营、城乡互助、内外交流、活跃市场” 的要求,对全县私营和个体工商业进行全面改造。采取调查摸底、报告申请、清产核资入股、建立规章制度等措施,将饮食、服务业的13家商业经营转为农业经营,保留91家商业企业。至此,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结束。......
2023-10-09
1951年2月,凤山县委根据省委《关于开展减租退租运动的指示》的规定,从县直机关抽调42名干部组成县委工作队,队长罗宗熙,副队长邓成,发动群众开展减租退押工作。工作队下到各区、村,宣传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建立农协会,召开诉苦会,发动群众检举揭发恶霸地主的剥削罪行,清算1950年前恶霸地主强加给农民不合理的地租、押金和高利贷。按照政策规定,该减的减,该退的退,该免的免。因行政区域变动增加,工作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第一区(城厢)、第二区(砦牙)、第三区(乔音)、第四区(金牙)和从第四区划分出来的第五区(平乐)进行,时间从3月至7月底。第二期对万冈县划拨来的第六区(所略)、第七区(月篆)开展工作,时间在8月。两期共收缴恶霸地主的地租、押金、废债(剥削债)、高利贷等折合成大米42.1万公斤。政府将减租退押所得的粮食、货币用来解决贫雇农的生活。全县解决困难的户数如下:第一区337户,第二区441户,第三区350户,第四区240户,共1368户。完成减租退押任务后,初步理清全县阶级状况,为下一步实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铺平了道路。
据调查统计,凤山占总人口18%的地主富农就占有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6%,人均耕地面积有6.05亩;而占总人口82%的贫苦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77亩。
1952年10月,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各级人民政府内设土改委员会和组织各级农协直接领导土改运动的指示》和广西省关于土地改革运动指示精神,成立凤山县土地改革委员会,由县委书记刘延仁兼任主任。县委从县、区两级抽调114名干部组成土地改革工作队与广西省委、百色地委297名土地改革工作队员组成土地改革队伍。全县7个区115个乡的土地改革工作分两批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批由411名工作队员在第五区、第六区、第七区3个区52个乡10484户进行土地改革,从1952年11月下旬至1953年2月底结束。第二批由676名工作队员在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与第四区63个乡12476户进行土地改革,从1953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结束。根据省委《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凤山县的猛干、拉盘、向勤、好合、林兰等5个瑶族乡672户不搞土地改革,不划阶级,杂居在壮族、汉族地区的瑶族也不划定阶级成分。
据统计,全县贫雇农和部分中农、手工业者、贫民小贩16768户67592人分得了土地,贫雇农每人都分得粮食,贫雇农有774户1605人分得了房屋,3524户14456人分得耕牛,2869户15099人分得农具,10247户39459人分得家具,10535户41803人分得衣服、蚊帐,12275户54451人分得粮食。(www.chuimin.cn)
1953年7月中旬,县委召开全县干部和全体土地改革工作队会议,总结土地改革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认真检查工作中的缺点,指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县委决定从7月下旬到8月底,利用45天时间,重点对土地改革工作不彻底的54个乡进行复查。复查主要是“四查”:一查敌人,调查漏网和顽固的不法地主。二查队伍,主要查农会组织和民兵队伍是否纯洁,吸收工作能力强的贫雇农进入农会组织,把那些根正苗红、革命积极性高的青年介绍入民兵组织。三查政策,主要查划分阶级成分和地主财产分配问题,对有错划或漏划的,重新确定成分,对财产分配存在的遗留问题,尽可能按照政策规定解决。四查田产证,各工作队按照县委要求逐户清查田亩地名与山林(含油茶林),为各户登记造册,以乡为单位公布。最后召开群众大会给农民颁发以县政府签署的土地证、房产证,以法律形式确定农民土地、房产权属,从而彻底废除千百年来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圆满地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任务。
政治上巩固了基层政权。通过土地改革,摧毁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打倒了地主阶级,消灭了暗藏的残匪,农村的基层政权机构更加健全和巩固了。全县115个乡建立了农民协会、民兵和妇女委员会组织,农协会委员1352人,会员达42609人,民兵5094人(其中基干民兵1683人),妇女组织成员21008人。一些乡村成立了共青团组织,发展团员177人。
经济上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由于土地是自己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高涨。在国家的支援下,农民购买牲畜,添置农具,兴修水利,开展爱国生产运动,邻里亲戚互助,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1953年上半年遭受严重水灾,农民开展生产自救,上半年受灾损失下半年补。1953年,大种秋冬作物,粮食总产量25532.3吨,比1952年的23688.2吨约增产了7.8%;农业总产值323万元,比1952年的293万元约增长10.2%。土地改革发挥的积极作用为经济复苏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关凤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的文章
手工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政策。与此同时,政府根据“公司兼营、城乡互助、内外交流、活跃市场” 的要求,对全县私营和个体工商业进行全面改造。采取调查摸底、报告申请、清产核资入股、建立规章制度等措施,将饮食、服务业的13家商业经营转为农业经营,保留91家商业企业。至此,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结束。......
2023-10-09
凤山与山结缘,全境皆山,是名副其实的山区县。凤山林业颇有名气。油茶是凤山一大宗林副产品,品种好,油质高,在区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被自治区列为油茶生产基地县。其中大红八角荣获河池市第二届“巨人杯”绿色生态长寿名特优农产品推介会名牌产品称号。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绿牌,系广西首个世界级的地质公园。......
2023-10-09
在八七扶贫攻坚阶段,凤山县委、县政府实施了一场茅草房改建大会战。与此同时,凤山县乡村节能路灯、垃圾转运设施、村屯污水处理站等项目同步铺开,避免“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风貌”的现象发生。为解决垫资问题,凤山县采用承诺备案制,由农户的结对帮扶干部进行核实后,向危改部门出具承诺书,后者即预付应补资金的50%至农户账户,助力启动改造工作。凤山县的危房改造,对全县农村的民居建设起到了直接的极大的推动作用。......
2023-10-09
在这期间,黄伯尧、罗福宏、黄伯良、李天心等,还先后到凌云县其他地方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农民协会,经田南道农民运动办事处批准,黄伯尧在平乐区平旺乡成立凌云县农民协会,黄伯尧任主任,下辖平乐、巴轩、牙里等区、乡农民协会。随着农民协会的成立,各地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凤山县的农民自卫军组织也得到迅速建立,发展壮大。农民自卫军主要由农民协会会员和农村中的进步青年组成。......
2023-10-09
韦拔群带领第二十一师旗帜番号和原第三纵队余下的特务连七八十名战士回到东兰后,立即召集陈洪涛、黄松坚等人开会,研究新形势下坚持斗争的策略和组建红二十一师等问题。师部则转移到地势险要的东兰与凤山交界的西山,指挥反“围剿”斗争。面对敌人的疯狂“进剿”,红三营九连官兵与根据地的群众以大智大勇的革命英雄气概,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斗争。2月10日,敌军以重炮接连不断地向红军一、二道防线轰击。......
2023-10-09
凤山县世界银行扶贫贷款项目,全称是“中国西南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广西凤山县项目”。1994年,凤山县政府相应成立中国西南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广西凤山县办公室,具体负责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凤山世界银行扶贫贷款项目计划包括农业、二三产业、教育、卫生、劳务输出、农村基础设施和项目监测7大类。......
2023-10-09
卫生防疫、妇幼保健逐步普及,传染病发病率下降,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12月,自治区授予凤山县“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这是凤山过去工作取得世人瞩目的非凡成就的缩影,也是激励凤山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大力实施公路通达工程,使凤山率先实现了乡乡通三级、村村和20户以上的自然屯全部通水泥硬化路。......
2023-10-09
农民自卫军的革命行动首战告捷,沉重地打击了土豪劣绅、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大长了农民自卫军、农民协会和人民的革命志气。本农区坡心乡反动民团队长黄宗尤,由于作恶多端,勒索乡民,霸占良田,被乡农会解除了武装,没收了财产,收回多占的土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纠集反动武装50多人枪,扬言要踏平农会,暗杀农会干部,制造流血事件。......
2023-10-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