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地域性和历史性: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中的重要因素

地域性和历史性: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中的重要因素

【摘要】:虽然在功能性、合理性方面,各地区存在共同点,但是,在历史、传统和地区文化方面,必须承认其多样性。可以说,地域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同样应得到尊重。图1-11陕西窑洞图1-12傣族竹楼图1-13四川盆地建筑图1-14蒙古包当今世界,尽管各民族都有自身的利益,但不同民族的存在和文化正受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的尊重;同样,在每个民族内部,不同的价值选择也应受到更多的尊重。

既然城市空间总是处于一定地域和时代的文化空间,就必然离不开地域的环境启示,也不可能摆脱时代的需求和域外文化的渗透。各个地区文化不同,设计原则也必定不同。虽然在功能性、合理性方面,各地区存在共同点,但是,在历史、传统和地区文化方面,必须承认其多样性。可以说,地域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同样应得到尊重。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冲突与协调,对于推进城市空间文化的发展同样重要。例如同样是院落式住宅,中国北方民居多采用宽敞的四合院,以获得更多的日照;而南方民居则更多采用天井式住宅,以利于遮阳通风。建筑材料的运用也能体现出地域特征,在我国少雨的陕北地区,地形多高差,多黄土层,因此冬暖夏凉的窑洞是良好的居住形式(图1-11);而西南地区潮湿多雨,利于竹子的生长,傣族竹楼也就应运而生了(图1-12);四川盆地多是山地丘陵,且盆地炎热多雨、阴雾潮湿,因此,与许多地区封闭严密的形式相反,该地区住宅相对开敞外露、外廊众多、深出檐、开大窗,给人以舒展轻巧的感觉(图1-13)。除此之外,环境艺术还反映居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和文化观念。我国西北部的蒙古高原上,轻便易携、易拆易装的蒙古包反映了游牧民族水草而居的迁徙生活方式(图1-14)。穆斯林聚居区中最高大、精美的建筑一定是清真寺,而教民的住宅也都会围绕清真寺来布局(图1-15),本书第2章对此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图1-11 陕西窑洞

图1-12 傣族竹楼

图1-13 四川盆地建筑

图1-14 蒙古包

当今世界,尽管各民族都有自身的利益,但不同民族的存在和文化正受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的尊重;同样,在每个民族内部,不同的价值选择也应受到更多的尊重。因此,在发展中国家,虽然现代模式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复兴民族传统文化的愿望使得地域主义表现出非凡的活力。而且,在不同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念中,艺术可以显示出特有的宽容,自然充当了交流的纽带,使不同的文化交织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提高对相同文化的研究和总结,还要具备跨文化沟通、思考与交融的能力。积极发展多元文化与地域文化,以自己的文化成就,构建新时代的具有文化内涵的环境空间。亨德里克·威廉·房龙[9]在《人类的艺术》一书中指出:“各种风格,不论建筑的好坏,音乐也好,绘画也好,都一定代表某一特定时代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时代不同,艺术也不同。反而言之,环境艺术也让我们看到一定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生活特征。例如欧洲中世纪是教会力量鼎盛的时期,宗教建筑成为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教堂内部空间在纵深和垂直方向超大尺度的形态、向高空升腾的尖券和束柱,以及彩色玻璃窗所营造的神秘光影变化,都充分表现出宗教力量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图1-15 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