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钢结构施工中的其他工艺准备

钢结构施工中的其他工艺准备

【摘要】:除上述准备工作外,还有工号划分、编制工艺流程卡、零件流水卡、配料与材料拼接、确定焊缝收缩量和加工余量、工艺装备、设备和工具等工艺准备工作。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工序内容根据零件加工性质确定,工艺流程卡就是反映这个过程的文件。工艺装备的生产周期一般较长,精度要求较高,应根据工艺要求提前准备,先进行安排加工。

除上述准备工作外,还有工号划分、编制工艺流程卡、零件流水卡、配料与材料拼接、确定焊缝收缩量和加工余量、工艺装备、设备和工具等工艺准备工作。

1.工号划分

根据产品特点、任务量大小及施工顺序、速度等,将整个工程划分成若干个生产工号(生产单元),以便分批投料,配套加工,配套出成品。

生产工号(生产单元)的划分有以下几点要求:

(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一张图纸上的构件宜安排在同一生产工号中加工;

(2)相同构件或加工方法相同的构件宜放在同一生产工号中加工;

(3)较大的工程划分生产工号时要考虑施工顺序,先安装的构件要优先安排加工;

(4)同一生产工号中的构件数量不要过多。

2.编制工艺流程卡

从施工详图中摘出各零件,编制出工艺流程卡(或工艺过程表)。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工序内容根据零件加工性质确定,工艺流程卡就是反映这个过程的文件。工艺流程卡的内容包括零件名称、件号、材料编号、规格、工序顺序号、工序名称和内容、所用设备和工艺装备名称及编号、工时定额等。关键零件还需要标注加工尺寸和公差,重要工序还需要画出零件工序图等。

3.零件流水卡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提出的成品要求,确定各工序的精度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制作单位的设备和实际加工能力,确定各个零件下料、加工的流水程序,即编制出零件流水卡。零件流水卡是编制工艺卡和配料的依据。

4.配料与材料拼接

根据来料尺寸和用料要求,统筹安排,合理配料。由于零件尺寸过长或过大无法运输而在现场拼接的材料,都需确定材料拼接位置,材料拼接应遵循以下原则:

(1)拼接位置应避开安装孔和形状复杂部位。

(2)双角钢断面的构件,两角钢应在同一处拼接。

(3)一般接头属于等强度连接,应尽量布置在受力较小的部位。

(4)焊接H 型钢的翼缘板、腹板拼接缝应尽量避免在同一断面处,上、下翼缘板拼接位置应与腹板错开200mm 以上。

5.确定焊接收缩量和加工余量

焊接收缩量受焊缝大小、气候条件、施焊工艺和结构断面等因素影响,其值变化范围较大。

由于铣刨加工时常常成叠进行操作,尤其是长度较大时,材料不易对齐,在编制加工工艺时要对加工边预留较多的加工余量,一般以3~5mm 为宜。

6.工艺装备

钢结构在制作过程中的工艺装备一般可分为原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工艺装备和拼装焊接所需的工艺装备两类。前者主要保证单个零件符合图纸的尺寸要求,如定位元件、模具等;后者主要保证构件的整体几何尺寸和减少变形量,如夹紧器、拼装胎等。工艺装备的生产周期一般较长,精度要求较高,应根据工艺要求提前准备,先进行安排加工。

7.设备和工具

根据产品加工需要来确定加工设备和操作工具,有时还需要调拨或添置必要的设备和工具,这些都必须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