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消息封锁严密,姒相毫无防备,被寒浞打了个措手不及,不仅丢失了大批的财物,还有不少百姓落入寒浞手中,双方矛盾更加激化。这一次,寒军一举攻破夏都,姒相在抵抗中被杀,城中军民也遭到了寒军的大肆屠杀。最终,少康处死了寒浞和他的家人,终于为父亲报了血海深仇。夺回祖宗的江山之后,少康励精图治,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发展。......
2023-09-25
《封神榜》中有个很有意思的人物——比干。
比干是商朝的大忠臣,是商纣王的叔叔,地位非常尊崇。在《封神榜》的故事里,九尾狐妖妲己迷惑商纣王干出了很多丧德败行、残暴不仁的坏事,身为相并且还是纣王叔叔的比干对此非常愤怒,常常劝谏纣王,弹劾妲己等人,让妲己愤恨不已。
为了讨妲己欢心,纣王曾斥巨资在商都附近为她建了一个十分华美的行宫鹿台。鹿台建成之后,妲己告诉纣王,自己能帮他把天上的仙人、仙女都招来这里参加宴会,纣王非常高兴,立刻命人在鹿台摆下了九龙宴席。
到宴会的那天,妲己让自己手下的那些狐妖纷纷变作仙人、仙女的样子前来赴会,不想却被比干看破了。比干命人偷偷查出这些狐妖的真实身份,还带兵去狐妖的大本营,放火烧死了不少狐妖。之后,比干还用狐妖的狐狸皮制作了一件袍子,故意在冬天的时候进献给纣王,以此来威慑妲己。
比干的行为让妲己非常恼怒,决心要把他除掉。但问题是,比干的身份太尊贵了,不管妲己怎么挑拨,纣王一直都不能下定决心除去比干。于是妲己就想了个办法,她装病吐血,然后让一个“神医”来给自己看病。“神医”告诉纣王说,妲己这个病很严重,但也不是没得治,就缺一味药引。这个药引非常奇特,需要的是一片玲珑心。那么,谁有玲珑心呢?“神医”一推算,这皇叔比干就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啊!于是,纣王赶紧去找比干,说要“借”他的心给妲己吃。
比干知道这事之后既惊且怒,对纣王感到非常失望。他想起之前姜子牙离开的时候曾去向他辞行,告诉他说日后他可能会遭逢一场大难,并留了一道符给他,嘱咐说在危急关头要把这道符化灰服下。
比干按照姜子牙的嘱咐将符水喝下后就被纣王命人挖了心。心被挖后,比干并没有马上死去,他纵马南行,到了一片荒郊,突然听到一个老妇在叫卖“无心菜”。
▼ 比干是纣王的叔叔,传说被纣王赐死挖了心。
比干便停在了老妇跟前,问她:“菜没心能活,那若是人没心会如何呢?”
老妇看着比干,回答道:“菜没心能活,这人没心,不就死了吗!”
听到这话,比干长叹一声,口吐鲜血,坠马而亡。忽然之间,天地变色,狂风大作,卷起无数沙石尘土,将比干的尸体给掩埋了。
刨除那些奇幻的神话色彩,隐藏在跌宕起伏故事下的本质其实是历史真相的一个组成部分。
历史上,比干是商朝最有名的贤臣之一。他是商朝君主太丁的儿子,纣王子受的叔叔,因此也被人们称为王叔比干。比干自幼聪敏好学,20岁就官拜太师,辅佐当时的君主子羡。在子羡死后,比干成了托孤大臣,继续辅佐子受,也就是商纣王。
相传,在未登基之前,比干和子受的关系其实是相当好的,子受能够登上君主之位,主要还是比干的功劳。那时,按照商朝的继承法,主要是长子继位,次子分封。子受是子羡的正妻生的,他虽是嫡子,却并不是子羡的长子。子羡在位的时间非常短,临终之前,他把两个弟弟比干和箕子都叫来,一起商量让哪个儿子继承王位。当时,箕子支持的是子羡的长子微子启,而比干则支持的是嫡子子受。最终,子羡采纳了比干的意见,子受由此成了商朝的新君主。
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亡国暴君,他昏庸残暴,荒淫无道,干了不少天怒人怨的事情。但是,除却“亡国暴君”这个身份,商纣王其实也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毕竟要是没有本事,比干也不可能会全力支持他。
刚继位的时候,子受的表现确实不错,和比干的关系也十分亲厚。那个时候,比干全力辅佐他管理朝政,而子受则亲自率大军南征北战,开疆拓土。
子受和同为暴君的夏朝末代君主姒履癸其实很相像,他们聪明、勇武,同时也刚愎自用、贪图享乐。姒履癸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子受其实也不遑多让。
在东征徐夷部落时,骁勇无比的子受率军把徐夷的酋长吓得抬着棺材来向他投降。那时候,子受的大军一直打到了长江下游地区,东夷诸部落都纷纷臣服于他。子受率军凯旋的时候,比干带领着商朝的文武大臣,步行几十里去迎接他的归来。
那时候的子受无疑是商朝的英雄,那时候的比干想必也与有荣焉,这可是他选定的君主,他一手扶持上位的领袖!
只可惜,比干的荣耀感并未能持续很长时间,在做出一定政绩之后,子受就开始腐化堕落了。他用玉石来为自己的宫殿修筑大门,用黄金来铸造支撑房屋的柱子,投入庞大的人力、物力修筑华美的行宫,还在自己的王宫中设置了有名的“酒池肉林”。
据说他修筑的酒池巨大,甚至可以行船,里面装满了美酒。在酒池的边上,竖着许多木头桩子,桩子上挂着吃不完的香喷喷的烤肉。子受和贵族、奴隶主们常常嬉戏于此,躺在酒池边上纵情酗酒,只要抬头仰起脖子就能吃到悬挂的烤肉……
比起当年的亡国之君姒履癸,子受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他也发明了一项非常残忍的刑罚,那就是炮烙之刑。子受发明的炮烙之刑与姒履癸发明的炮烙之刑有着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相同。商朝时期的炮烙是将铜铸成一个空心的大柱子,在行刑的时候,犯人会被脱光绑在铜柱子上,然后再把烧红的炭火一点点放入铜柱中央的空心处,在炭火的炙烤下,铜柱温度越来越高,直到将人活活地烫死。
侄子的堕落一度让比干感到非常失望,他不断地从旁劝谏,希望能把侄子拉回正途,但可惜的是,刚愎自用的子受根本不听比干的劝告,甚至与他渐行渐远。
许多曾经忠心商朝的大臣都因子受的残暴不仁而离去,就连子受的哥哥——当年的另外一位继位候选人微子启也离开了。临别之前,微子启曾劝说比干和他一同离开商都,但比干却拒绝了这一提议,他说:“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来劝王。”
▼ 纣王日夜寻欢作乐,并在宫中建了“酒池肉林”。
对于子受,比干或许有着自己的执念,毕竟这是他自己选定的君主。即便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也没让比干生出离弃子受的心思,在一次次的怒斥和劝谏中,比干终于惹怒了这个暴虐的君主。公元前1063年,子受终于下令诛杀了比干,把他的心挖了出来,这位亘古忠臣在为商朝尽忠40余年后,终于还是在失望中被他的君主诛杀了。
读史学成语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例句:这件事和那件事没有一丁点关系,大家不要混为一谈。
残暴不仁:凶狠毒辣,指没有一点同情心、怜悯之心。
例句:这个人祸国害民,残暴不仁,终于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有关中国通史(第1卷):少年简读版的文章
由于消息封锁严密,姒相毫无防备,被寒浞打了个措手不及,不仅丢失了大批的财物,还有不少百姓落入寒浞手中,双方矛盾更加激化。这一次,寒军一举攻破夏都,姒相在抵抗中被杀,城中军民也遭到了寒军的大肆屠杀。最终,少康处死了寒浞和他的家人,终于为父亲报了血海深仇。夺回祖宗的江山之后,少康励精图治,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发展。......
2023-09-25
在他的大力抨击和打压下,鲧最终被帝尧革职,被流放到了羽山,并最终葬身在了那个地方。最终,禹决定彻底摒弃父亲“堵截”的治水方针,而改为以“疏导”为主的方针来进行治水。泛滥的洪水在禹的治理下终于一点点退去。十三年的治水功绩为这位降服洪水的大英雄积累了雄厚的政治资本,对于当时的古代社会而言,治水就是治国,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也更有贡献的事情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脱离亲缘关系的禅让正是在帝舜与大禹之间发生的。......
2023-09-25
文公刚一入宫,门外就有个自称是寺人披的人赶来求见。真正能使他有恃无恐的是,他此时手中已掌握了一条决定文公生死的情报。一个可以被判死罪的人,不但敢找上门来全无惧色,且口气如此强硬,文公知道寺人披手里一定握有他所需要的什么东西。这一举动使得过去与文公有旧怨的人大受鼓舞,头须于是也来叩响文公的宫门。封雍齿、用头须、不杀寺人披,表明了君主的好恶已不再是个人的好恶。......
2023-08-30
抑郁因为有自杀这样极端的表现慢慢得到了世人的重视,但实际上焦虑正在赶超抑郁症成为新的增长点。事实上,焦虑并不完全是一个坏东西,它甚至是进化的产物。就这样,那种让人保持警惕、时时有灾难预想的焦虑基因就代代相传下来。社会发展到今天,焦虑还在发挥它的功用。显然,这种过度的焦虑有害无益的,它只会反复折磨人的身心,妨碍人们发挥正常的社会能力。而这群人,几乎都是焦虑患者。中度及以上焦虑症要立即到心理专科诊治。......
2023-11-23
韦尔奇的前任雷吉琼斯花了7年的时间才最终选定韦尔奇出任通用新的CEO,这被人们视为通用发展史上最为成功的一项决策。韦尔奇需要继续这种决策,他必须花大力气选定自己的继承人,这是对他领导力的又一次重要考验。这以后,公司会密切注意候选人的一切动向,所有董事都会对候选人员进行考察和打分。百事可乐每个季度都会做一次类似的培养。......
2023-12-01
在张居正的严格管教和悉心教导下,朱翊钧学到了不少为君的知识、治国的本领。张居正在生活作风上的确是一个这样的人。张居正要求皇帝不可沉湎酒色,他自己身边姬妾成群,有正式编制的姨太太就达七个。万历皇帝当时并不能确定他的老师张居正到底是不是像有些大臣所说的那样既生活奢侈又好色,但他心目中张居正的高大形象正在一点点崩塌。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反感。......
2023-10-04
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学习者身份相对于其他身份而言更具优势。吉将身份视为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面分析性透镜,进而提出了四种身份的类型:自然身份;制度身份;话语身份;亲和身份。具体而言,自然身份,它是先天的或固有的状态,“我们是什么”主要是由我们的天性所决定的。制度身份,它是一种位置身份,“我们是什么”主要是由我们在社会中所占据的位置和处境所决定的。......
2023-10-21
君主立宪战胜了君主专制在19世纪中后期这一段历史中,中国的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同治皇帝、光绪皇帝以及慈禧太后这五位最高统治者,与英国的最高王权象征者维多利亚女王都处于同一时代,但两国的最高统治者却把各自的国家带向了截然相反的境地。表面上看是维多利亚女王打败了中国晚清的四位皇帝及一位太后,而最根本的却是君主立宪制打败了君主专制。......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