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见证了南宁市100多年来商会及经济的发展,不仅对研究南宁市的商会的发展脉络有重要意义,而且体现了本地传统建筑的风貌特征及地域特色。图1.3.7南宁商会旧址图1.3.8南宁商会旧址建筑细部图1.3.9南宁商会旧址剖视图1.3.10南宁商会旧址一层平面图1.3.11南宁商会旧址二层平面图1.3.12南宁商会旧址立面之一图1.3.13南宁商会旧址立面之二......
2023-09-22
从唐朝开元年间修城墙、城门起,南宁的建设从未停止。南宁创建年代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是龙兴寺,距今已有1292年历史,现位于兴宁区解放路。
明朝时,南宁开始有商业街、鼓楼、戏台、码头等,旅游和文教事业亦有发展。南郊十里的青秀山,山势平缓,林木葱郁,早在宋朝已辟为僧人修道之地。山顶建有白云、石佛、石炉三寺,山腹建有万寿寺,临江边建有独孤寺。明代万历年间,南宁群众和知名人士传策、萧云举等,在前人基础上,对青秀山加以改造和扩展,先建亭阁,再修山房、庙宇,建龙象塔,还有“阳明先生过化之地”等摩崖石刻,使其一时成为极负盛名的旅游点。南宁的文化建筑有孔庙、书院等,清代兴建书院、会馆、校场、办公楼、码头、教堂等建筑。南宁的教堂,建造最早的是回族的清真寺,建于清代顺治初年(1644年)。民国时期出现了南方商业街道特有的骑楼建筑,后来一系列近现代建筑也纷纷建成。
通过普查,对南宁历史建筑特征总结如下。
(1)总体分布特征。
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的历史建筑以宅第民居及祠庙类建筑为主,兴宁区的历史建筑以金融商贸类建筑为主,青秀区的历史建筑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典型风貌建筑为主。
(2)历史建筑年代特征。
现存南宁历史建筑以清代建筑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建筑为主。各代历史建筑在城区的分布情况:宋代建筑主要分布在青秀区和兴宁区,明代建筑主要分布在青秀区和江南区,清代建筑主要分布在西乡塘区和江南区,民国时期建筑主要分布在西乡塘区、兴宁区及青秀区,新中国成立后的建筑主要分布在西乡塘区和青秀区。
(3)历史建筑风格特征。
现存南宁历史建筑以中原风格建筑为主。各种风格的历史建筑在城区的分布情况:兴宁区主要以近现代风格为主;青秀区主要以传统岭南风格及近现代风格为主;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及邕宁区主要以中原风格为主。
有关南宁历史建筑与传统聚落的文章
它见证了南宁市100多年来商会及经济的发展,不仅对研究南宁市的商会的发展脉络有重要意义,而且体现了本地传统建筑的风貌特征及地域特色。图1.3.7南宁商会旧址图1.3.8南宁商会旧址建筑细部图1.3.9南宁商会旧址剖视图1.3.10南宁商会旧址一层平面图1.3.11南宁商会旧址二层平面图1.3.12南宁商会旧址立面之一图1.3.13南宁商会旧址立面之二......
2023-09-22
截至2017年,南宁市总人口为755.5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438.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7.97%,壮族人口为421.4万,占总人口的55.78%。中原文化从秦汉开始影响广西。南宁市各县(区)受南洋文化影响较大。南洋文化所指则偏向于产生于东南亚环海区域的文化类型。......
2023-09-22
图1.7.1魁星楼图1.7.2魁星楼建筑细部图1.7.3魁星楼一层平面图1.7.4魁星楼二层平面图1.7.5魁星楼剖面图1.7.6魁星楼剖视图1.7.7魁星楼立面之一图1.7.8魁星楼立面之二图1.7.9魁星楼立面之三“魁星”系传说中主宰文章兴衰之神,“魁星楼”即为祈祝本地多出人才之意。魁星楼在当地又称文昌楼,为乡民捐资建造。现魁星楼主要用于宗教活动和供游人参观,建筑内部的消防、避雷设施配备齐全,是扬美古镇的著名旅游景点。......
2023-09-22
蔡村的中心是蔡氏古宅,由蔡氏书香古宅群、蔡氏书院、小金洋楼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在蔡村的村落布局中宗族礼制的气息很强,全村以蔡氏古宅为核心,由内向外生长成中心组团式布局,在蓝天绿水的映衬下,整个村落散发出朴实而雅致的气息,极具历史底蕴。图2.3.37蔡村整体鸟瞰图2.3.38蔡村空间格局图2.3.39蔡村巷道空间图2.3.40蔡村传统民居图2.3.41蔡村传统民居模型图2.3.42蔡村传统民居剖面图2.3.43蔡村传统民居局部平面图2.3.44蔡村传统民居局部立面......
2023-09-22
那朗村地处南宁市雁江镇东南部,距南宁市区100余千米,总面积约200公顷。那朗村属于局地小平原地貌,区域水系发达,水体从北、东、南三面环绕,西侧与良田接壤。那朗村始建于明代末期,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为汉壮文化交会地带,现存天井院式明清住宅50余栋。图2.3.107那朗村空间格局建筑特征。图2.3.108那朗村传统民居图2.3.109那朗村传统民居剖视图2.3.110那朗村传统民居剖面图2.3.111那朗村传统民居立面图2.3.112那朗村传统民居平面......
2023-09-22
上中村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距南宁市区约55千米,地处微丘陵地区,总面积约590公顷。树、水、宅、街巷共同构成上中村丰富灵动的传统空间。上中村轮廓呈四边形,村落边界与自然地貌环境有机融合,结合平坦的地形,屋舍俨然,整体格调统一,规划整齐,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图2.3.113上中村全貌建筑特征。图2.3.114上中村传统民居图2.3.115上中村传统民居剖视图2.3.116上中村传统民居平面图2.3.117上中村传统民居剖面图2.3.118上中村传统民居立面......
2023-09-22
坛洛老街始建于明代末年,历史悠久,一条街记录并传承了这一方土地所滋养的文化,真可谓“江水聚灵气,老街存古风”。坛洛老街曾是一条商业长廊,也是文明的传送带,当年古镇的大部分商店、客栈等都集中于此。图2.3.101坛洛老街空间格局图2.3.102坛洛老街街道空间图2.3.103坛洛老街传统民居剖视图2.3.104坛洛老街传统民居立面图2.3.105坛洛老街传统民居剖面图2.3.106坛洛老街传统民居平面......
2023-09-22
扬美古镇五叠堂建于清嘉庆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坐落于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解放街37号。图1.6.66扬美古镇五叠堂图1.6.67扬美古镇五叠堂局部图1.6.68扬美古镇五叠堂建筑细部图1.6.69扬美古镇五叠堂剖视图1.6.70扬美古镇五叠堂立面图1.6.71扬美古镇五叠堂剖面图1.6.72扬美古镇五叠堂平面五叠堂为杜绍桐所建。被称为“扬美三宝”之一的扬美豆豉因其味道纯正而深受人们喜爱,而这种美味以前主要出自五叠堂的女人们之手。......
2023-09-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