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晋范氏中行氏叛乱,左传中的故事梗概

晋范氏中行氏叛乱,左传中的故事梗概

【摘要】:范皋夷无宠于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故五子谋,将逐荀寅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皋夷代之。韩、魏以赵氏为请。秋七月,范氏、中行氏进攻赵氏宫室,赵鞅逃亡到晋阳,晋国人包围晋阳。范皋夷不受范吉射的宠信,想在范氏族中发动叛乱。冬十一月,荀跞、韩不信、魏曼多事奉晋定公攻打范氏、中行氏,没有取胜。国人帮助晋定公,二人战败,三家随着讨伐二人。

晋赵鞅谓邯郸午曰:“归我卫贡五百家,吾舍诸晋阳。”午许诺。归,告其父兄,父兄皆曰:“不可。卫是以为邯郸,而置诸晋阳,绝卫之道也。不如侵齐而谋之。”乃如之,而归之于晋阳。赵孟怒,召午,而囚诸晋阳。使其从者说剑而入,涉宾不可。乃使告邯郸人曰:“吾私有讨于午也,二三子唯所欲立。”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叛。

夏六月,上军司马籍秦围邯郸。邯郸午,荀寅之甥也;荀寅,范吉射之姻也,而相与睦。故不与围邯郸,将作乱。董安于闻之,告赵孟,曰:“先备诸?”赵孟曰:“晋国有命,始祸者死,为后可也。”安于曰:“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请以我说。”赵孟不可。秋七月,范氏、中行氏伐赵氏之宫,赵鞅奔晋阳,晋人围之。

范皋夷无宠于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梁婴父嬖于知文子,文子欲以为卿。韩简子与中行文子相恶,魏襄子亦与范昭子相恶。故五子谋,将逐荀寅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皋夷代之。荀跞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在河。今三臣始祸,而独逐鞅,刑已不钧矣。请皆逐之。”

冬十一月,荀跞、韩不信、魏曼多奉公以伐范氏、中行氏,弗克。

二子将伐公,齐高强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唯伐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睦,可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与?若先伐君,是使睦也。”弗听,遂伐公。国人助公,二子败,从而伐之。丁未,荀寅、士吉射奔朝歌。韩、魏以赵氏为请。十二月辛未,赵鞅入于绛,盟于公宫。

——《定公十三年》

注 释

①赵鞅:赵简子,赵氏宗主。邯郸午:赵穿后代,赵鞅同族,封于邯郸。

②归我卫贡五百家:鲁定公十年,赵鞅包围卫国,卫国人恐惧,献民五百家给赵鞅,赵鞅安置在邯郸,现在打算把他们迁到晋阳。

③晋阳:赵氏封邑,在今山西太原。

④卫是以为邯郸:卫人五百家在邯郸,卫国因此与邯郸亲善。

⑤不如侵齐而谋之:先侵齐,引起齐国来报复,这样迁五百家到晋阳,顺理成章。《史记·赵世家》言邯郸午拒绝了赵鞅的要求。

⑥使其从者说剑而入,涉宾不可:赵鞅命令邯郸午的随从不得带剑,涉宾坚持带剑。说:通“脱”。涉宾:邯郸午家臣。

⑦吾私有讨于午也,二三子唯所欲立:赵鞅准备杀邯郸午,同意邯郸人另立继承人。邯郸氏本赵氏旁氏,故赵鞅讨邯郸午如同处理家中私事。

⑧赵稷:邯郸午之子。

⑨荀寅:中行文子,中行氏宗主。

⑩范吉射:范昭子,范氏最后一代宗主。

⑪董安于:赵鞅家臣。

⑫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与其危害百姓,董安于宁愿受先发难之罪而被处死。

⑬请以我说:晋定公若追究,可杀我谢罪。

⑭晋人:指范氏、中行氏。

⑮范皋夷:范氏庶子。

⑯梁婴父:晋国大夫。知文子:荀跞,知氏宗主,时任晋国执政。

⑰韩简子:名不信,韩氏宗主。

⑱魏襄子:名曼多,魏氏宗主。

⑲在河:沉于黄河,将盟书昭告河神。

⑳钧:通“均”。

㉑高强:齐国大夫子良,鲁昭公十年为陈氏、鲍氏所逐,先逃往鲁国,后又投奔晋国。

㉒三折肱知为良医:多次折断胳膊,久病成良医。

㉓我以伐君在此矣:鲁昭公十年,齐国陈氏、鲍氏攻栾氏、高氏,高强攻齐景公于虎门,败而奔鲁,后奔晋。

㉔三家未睦,可尽克也:谓知、韩、魏三家以利相合,其实并不和睦,可各个击破。

译 文

晋国赵鞅对邯郸午说:“把卫国进贡的五百家归还给我,我要把他们安置到晋阳去。”邯郸午答应了。他回到邯郸,告诉父老兄长,父老兄长都说:“不行。卫国因为这些人而与邯郸亲善,要是安置在晋阳,就是断绝和卫国的友好之路。不如以侵袭齐国来达到目的。”于是邯郸午照办,然后把五百家迁到晋阳。赵鞅发怒,把邯郸午召来,囚禁在晋阳。赵鞅让邯郸午的随从解下佩剑进入,涉宾不答应。赵鞅就派人告诉邯郸人说:“我私人对午进行惩罚,你们可以按你们的意愿立继承人。”于是杀了邯郸午。赵稷、涉宾领着邯郸人叛变。

夏六月,上军司马籍秦包围邯郸。邯郸午是荀寅的外甥;荀寅,是范吉射的姻亲,彼此关系和睦,所以不参与包围邯郸,准备发动叛乱。董安于听到消息,报告赵鞅说:“先作准备吧?”赵鞅说:“晋国有法令,首先挑起祸乱的人处死。我们后发制人就行了。”董安于说:“与其危害百姓,宁可我一个人去死。请用我作为解释。”赵鞅不同意。秋七月,范氏、中行氏进攻赵氏宫室,赵鞅逃亡到晋阳,晋国人包围晋阳。

范皋夷不受范吉射的宠信,想在范氏族中发动叛乱。梁婴父受到知文子的宠信,知文子想让他做卿。韩简子和中行文子交恶,魏襄子也和范昭子关系不和。所以五个人合谋,准备驱逐荀寅而用梁婴父代替他,驱逐范吉射而用范皋夷代替他。荀跞对晋定公说:“国君命令大臣,首先挑起祸乱的人处死,盟书沉在黄河里。现在三个大臣首先挑起祸乱,而唯独驱逐赵鞅,处罚已经不公正了。请驱逐他们所有人。”

冬十一月,荀跞、韩不信、魏曼多事奉晋定公攻打范氏、中行氏,没有取胜。

范氏、中行氏打算进攻晋定公。齐国的高强说:“臂膀折断几次便成了良医。唯独攻打国君是不行的,因为民众不会支持。我正是因为攻打国君才到这里的啊。知、韩、魏三家并不和睦,可以各个击破。战胜他们,国君还会去倚靠谁?如果先攻打国君,这是促使他们和睦。”二人不听,于是攻打晋定公。国人帮助晋定公,二人战败,三家随着讨伐二人。十八日,荀寅、范吉射逃往朝歌。韩、魏替赵鞅请求。十二月十二日,赵鞅进入绛都,在公宫订立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