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李竹棉:痴情敬老,荣获多项荣誉

李竹棉:痴情敬老,荣获多项荣誉

【摘要】:李竹棉一心扑在敬老院的事业上,待院中老人之情胜过亲情。2015年,年近80岁高龄的李竹棉终于从院长的位置退下来了,但她心系敬老院,仍在敬老院干着自己力所能及的敬老工作。李竹棉先后当选为陕西省第八届人大代表、陕西省第九届党代表、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学雷锋标兵,被渭南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十大孝星”“敬老好儿女”等荣誉称号。

李竹棉一心扑在敬老院的事业上,待院中老人之情胜过亲情。1992年3月的一天,李竹棉忙于伺候老人的工作,忘记了来到院中年仅6岁的小孙子,小孙子在床上玩耍,不料掉落地上,气绝而亡。祸不单行。1996年5月的一个周末,李竹棉11岁的大孙子来院里看望爷爷奶奶。下午时分,电闪雷鸣,一场大雨倾盆而下。李竹棉惦记着老人的安全,她挨个房间仔细查看,确信无漏雨,才放心地走进了厨房。谁料大孙子在玩耍中,不慎跌入附近挖地基的壕沟中,被坍塌的土崖埋入其中,抢救不及,也夭折了。两个孙子的先后夭折,对她和家人的打击如同天崩地裂,太残酷了。但这位坚强的共产党员,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连连不幸所击垮,她从痛苦中又振作起来,因为敬老院需要她,院里的老人离不开她呀。

1997年7月,院里的李权发老人突发脑出血,昏迷不醒。她把老人送到医院,日夜守候,正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她的侄子骑着摩托车,急急忙忙赶来,告诉她祖母病危,叫她赶快回家。李竹棉嘱咐侄子,这里离不开人,拜托你们替我行孝,等会儿老人的病情好转,我一定赶回去。可是,母亲没有等到她回来,便离开了人世。闻讯赶来的李竹棉,悲痛欲绝地哭倒在母亲的灵前。弟妹们怒目而视,竟不让她戴孝。妹妹说:“妈妈不停地叫着你的名字,到底没等着你,你真是……”李竹棉哽咽着对妹妹说:“谁不想在母亲跟前尽孝,可那老人孤苦伶仃,无儿无女,我不在跟前,谁来照顾?再说,咱妈有咱们这么多儿女守着,可那老人谁来管?咱家姊妹7个,3个是党员,入党时是怎么说的,咱妈需要我,老人更需要我。再说,我那时实在走不开呀……”

她的一席话使弟妹们受到感动,悲愤埋怨的指责声渐渐平息了,大家的气慢慢地消了,终于理解了她。

李竹棉,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在事业和亲情面前,在大家和小家发生激烈碰撞的时候,她有自己的抉择,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甚至以牺牲亲情为代价,给党的敬老事业写下了非凡的篇章!

李竹棉,1996年已经退休。每月仅拿不足300元的退休费,还在这里继续上班,没有任何补助。进入古稀之年的李竹棉,还是敬老院院长,此时的“好女儿”李竹棉已经比敬老院里许多老人还要年长,但她还一如既往地从事着伺候老人的工作。2015年,年近80岁高龄的李竹棉终于从院长的位置退下来了,但她心系敬老院,仍在敬老院干着自己力所能及的敬老工作。

30年来,她全身心地照料着先后生活在这里的300多位孤寡老人,为80多位老人养老送终。李竹棉被当地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孤寡老人的好儿女”。

30年来,她不求回报,只讲奉献。面对困难她没有退缩,面对打击,她顽强不屈。30年来,不论从精力上,还是从经济上,她付出得实再太多了。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意志、决心和耐力,更需要的是执着的信念。如果没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绝对不会付出含辛茹苦,看似平平凡凡的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30年来,敬老院先后获得渭南市民政系统先进单位、陕西省文明敬老院等称号。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还亲笔题写了“潼关社会福利院”的牌匾。李竹棉先后当选为陕西省第八届人大代表、陕西省第九届党代表、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学雷锋标兵,被渭南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十大孝星”“敬老好儿女”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