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不同水质评价-水文地质勘察

不同水质评价-水文地质勘察

【摘要】:9.6.3.4 工程建设用水水质评价地下水中的Cl-、侵蚀性CO2、等会对混凝土(或钢)基础产生侵蚀性,使混凝土(或钢)基础的强度降低,耐久性下降。

不同行业对供水水质的要求不同,特别是工业企业种类繁多,即便是同一企业,由于生产形式不同,各项生产用水也有自己的水质要求。因此在对这些行业进行供水水质评价时,就要针对不同用户的水质标准进行评价。评价步骤和方法仍可仿照前述对生活用水的水质评价方法,只需把水质标准改变即可。

下面针对几个用水量大的行业的用水水质要求进行简单介绍。

9.6.3.1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①水的感官性状良好;②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③水中不得含有病源微生物。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可参见本书附录5。

9.6.3.2 农田用水水质要求

(1)对水温的要求。在我国北方,以10~15℃为宜;在南方水稻区,以15~25℃为宜[8]

(2)对水中矿化度的要求。一般以不超过1.7g/L为宜。超过1.7g/L,则需视作物的种类和水中所含的盐类成分确定。对作物生长最有害的是钠盐,尤其以碳酸钠最严重,它能腐蚀作物的根部致使作物死亡,还能使土壤板结化[8]。水中的Fe2+和多种有机酸能抑制水稻根部对养分的吸收和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

9.6.3.3 锅炉用水水质要求

在工业中,锅炉用水构成了供水的主要部分,其对水质的要求也较高。地下水在锅炉中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下,所发生的成垢作用、起泡作用和腐蚀作用等不良化学作用会严重影响到锅炉的正常使用,减少锅炉的正常寿命,甚至还可能发生爆炸。

(1)成垢作用。当地下水中的硬度比较高时,在高温环境下,Ca2+、Mg2+会形成碳酸盐等沉淀物附着在锅炉壁上,形成锅垢。这会严重影响锅炉的传热,造成燃料损失[8]

(2)起泡作用。是指水在锅炉里煮沸时产生大量气泡。如果地下水中的K+、Na+含量较高,产生的气泡就不会立即破裂,就会在水面上形成很厚的且很不均匀的泡沫层,导致锅炉中水的汽化不均匀,水位急剧升降,致使锅炉不能正常运转[8]

(3)腐蚀作用。地下水中的某些酸性或碱性或盐类物质会对锅炉的炉壁(金属材料)产生腐蚀,尤其是在高温高压状态下,这种腐蚀会被加强。水的腐蚀性可按腐蚀系数来评价。由于锅炉的种类和形式很多,对水中的各种成分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在评价时,可查阅相关规范、手册或锅炉的使用说明[8]

9.6.3.4 工程建设用水水质评价

地下水中的Cl-、侵蚀性CO2等会对混凝土(或钢)基础产生侵蚀性,使混凝土(或钢)基础的强度降低,耐久性下降。

地下水对混凝土(或钢)基础产生的侵蚀作用有分解性侵蚀、结晶性侵蚀和分解结晶性复合类侵蚀等三种。具体的评价方法参见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或有关的手册、教材等。

9.6.3.5 其他行业对水质的要求[8]

(1)纺织业。硬水不利于纺织品着色,使纤维变脆,使皮革不坚固。

(2)造纸业。水中如含有过量的铁、锰,能使纸张出现色斑。

(3)食品。硬水使糖不结晶;如果水中所含的亚硝酸盐过高,可使糖制品大量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