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能够确定勘察区地下水在开采条件下的各项均衡要素时,宜采用水均衡法确定允许开采量。......
2023-09-18
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制定《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并于1994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为国家标准(GB 15218—94)。在该标准中,将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分为A、B、C、D、E五级。每一级都与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和勘探的一定级别相对应,并且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1)A级允许开采量是经过多年开采验证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是水源地扩建勘探报告所要提交的允许开采量。要求水源地经过勘探和具有3年以上连续开采的水位、开采量、水质动态的观测资料,以及1∶1万或1∶2.5万的水源地水文地质图。该量可作为水源地合理开发和扩建、改建工程设计以及年度计划开采分配和管理的依据[4,8]。
(2)B级允许开采量是水源地勘探报告所要提交的允许开采量。对通过详查或已选定的水源地,进一步部署一些勘探工作或水文地质试验,开展1年以上的地下水动态观测,已制作了1∶1万或1∶2.5万的水源地水文地质图。针对一些关键性问题,已开展了专题研究。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而且需水量接近允许开采量的情况下,进行过大流量的、长时间的群井开采试验。B级允许开采量可作为水源地及其主体工程设计的依据[4,8]。
(3)C级允许开采量是水源地详查报告或区域水文地质详查报告所要提交的地下水资源量。水文地质图的比例尺分别为1∶2.5万和1∶5万。该级别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水文地质研究程度为:通过水文地质测绘、物探、单孔抽水试验、多孔抽水试验(带观测孔的单孔抽水)、水质分析,以及半年以上(含枯水期)的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已基本查明了主要含水层的空间分布、水力联系、导水性、水质特征和边界条件。基本掌握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规划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过详细地调查和了解。该级允许开采量可作为城镇、厂矿供水总体规划,水源地及其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以及编制水源地勘探设计书的依据。在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经过勘探还不能确定B级允许开采量时,C级允许开采量也可作为水源地建设的依据[4,8]。
(4)D级允许开采量是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或水源地普查报告所要提交的地下水资源量。水文地质图的比例尺分别为1∶20万和1∶5万。其水文地质研究程度为:搜集现有的气象、水文、区域地质条件等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水文地质或地质—水文地质综合测绘,初步查明主要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富水程度、水质类型、动态规律,在代表性地段进行物探和单孔抽水试验,圈出了宜成井区。该级允许开采量可作为省、地、市一级制定农业区划或水利建设、工业布局等规划的依据,以及编制详查设计和水源地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依据[4,8]。
(5)E级允许开采量是大面积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估计的地下水资源量。相应的水文地质图的比例尺为1∶50万,可作为国家或大区远景规划和农业区划的依据和水文地质普查设计的依据。其调查以收集资料为主,进行一些路线调查;采用均衡法、比拟法等简单方法对地下水的资源量进行估算;对地下水的开采所需的技术经济条件和开采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作出概略评价[4,8]。
有关水文地质勘察(第2版)的文章
附表3-1抽水试验观测资料解:表中数据显示,抽水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据此,可以求出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Q允。附表3-3水位恢复观测资料3.相关曲线外推法相关曲线外推法就是先建立开采量Q-水位降深S之间的相关方程,再根据其相关方程外推未来在设计降深时的开采量。这两个方程的相关系数都很大,均超过了显著水平的最小值,因此均可用来预报地下水的未来开采量。......
2023-09-18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研究,对发展水文地质的基本理论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都有着重要意义。没有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研究就不能全面和深入地阐明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也不能可靠地评价研究区的水质和水量。因此,在各种目的的水文地质勘探中,都规定进行一定时期的地下水长期观测,以便进行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对地下水动态均衡的研究都很重视,发展迅速。......
2023-09-18
地下水的均衡包括水均衡、盐均衡和热均衡三个方面[1]。对于不同条件的均衡区及同一均衡区的不同时间段,均衡方程的组成项可能会增加或减少。在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平原地区,天然状态下潜水的多年均衡方程式为[1]:即降水与地表水的渗入补给潜水的水量全部消耗于蒸发。分析上述各水量均衡方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切水量均衡方程均由三部分组成,即均衡期内储水量的变化量、地下水系统的补给量和消耗量。......
2023-09-18
查明矿区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和含水体空间分布形态等。查明矿区范围内地表水体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为矿坑涌水量计算与评价提供一定时限的观测资料。图11-10封三洞地下水动态图......
2023-09-18
“三水”相互转化,统一评价的原则。对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不单是对其水资源量进行计算,还要针对其供水的要求进行水质评价。对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效应评价主要是针对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负效应和正效应,评价的内容包括地下水开发利用引起的或可能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三类,并包括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两个方面。......
2023-09-18
对地下水资源的分类目前尚未取得统一和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据GB/T 14157—93,地下水资源为含水层中具有利用价值的地下水水量。按GB/T 14157—93规定,地下水天然资源是指天然条件下,地下水在循环交替过程中,可以得到恢复的那部分水量,即多年平均补给量。依据GB/T 14157—93,地下水开采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在不至于引起严重环境地质问题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可从含水层中提取的地下水量。......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