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罗藏兵中计,梁王山丢山寨,元梁王弃余生,《龙舞朝阳》豪情揭秘

罗藏兵中计,梁王山丢山寨,元梁王弃余生,《龙舞朝阳》豪情揭秘

【摘要】:改朝换代动刀枪,江山美人难无量,罗藏山下见水火,滇池浪中溺梁王。罗藏山上的兵马成了梁王唯一的武装。从梁王上山到朱元璋下令打梁王,前后有十八年时间。梁王脾气暴,宁死不从。梁王早知道明军入滇,已带兵下了罗藏山迎敌。梁王十万兵马拦截在白石江南岸,防卫线延绵十几里,封住了所有可能遭遇明军抢滩登陆的地段。梁王兵败回山,想责令九姨太共赴黄泉,九姨太觉得自己下山能有活路,哪怕嫁给农户人家都可苟且偷生。

改朝换代动刀枪,

江山美人难无量,

罗藏山下见水火,

滇池浪中溺梁王。

话说末代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听闻皇上被朱元璋逼出大都后在北方草原找了个乡镇建立北元政权,一时悲愤交加。悲的是想不到大元朝落到如此地步,愤的是朱元璋斩草除根欺人太甚。梁王在云南招兵买马,筹备着有朝一日和皇上接上头,南北夹攻,收复大元失地,重整河山。那时候昆明曲靖都是梁王的地盘,大理段氏家族和梁王关系也不错,南诏部队是梁王的友军,经常在兵力上支持梁王,但梁王信不过南诏军,暗中扩充自己的兵力。在哪屯兵呢?罗藏山。

人要是多疑,迟早会做出荒唐事来。梁王的女儿阿盖爱上了大理军官段功,段功老家有老婆,阿盖甘心做小三,梁王竟然没拦着!后来梁王又觉得段功和阿盖相好是为了拿下昆明城,竟丧心病狂设圈套杀了段功!大理人不干了,南诏军记了这仇,再也不帮蒙古人了。罗藏山上的兵马成了梁王唯一的武装

从梁王上山到朱元璋下令打梁王,前后有十八年时间。这段时间,把匝剌瓦尔密把当初上山的两万人扩充到了十万人。这段时间朱元璋也没闲着,先是派书生王袆去见梁王,劝说梁王献出云南,后又派降将伯伯和官员吴云,仍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梁王放下武器。梁王脾气暴,宁死不从。

洪武十四年九月,朱元璋把梁王兵力部署摸清楚了,觉得该动手了,便发表重要讲话并传了圣旨。

“云南自昔为西南夷,至汉置吏,臣属中国。今元之遗孽把匝刺瓦尔密等,自恃险远,桀骜梗化,遣使招谕,辄为所害,负罪隐匿,在所必讨。”(《明太祖实录》)

傅友德听旨:给你三十万兵马,由你统领,郭英、蓝玉、沐英辅佐,兵分两路,郭英带一路为奇兵,由永宁南下,攻乌撒,挺近曲靖,你带一路王牌军,由遵义南下,经贵阳安顺,进攻曲靖,捣掉蒙古人的老窝!

当年年底,明军势如破竹,攻克普定、普安。大兵突进,曲靖白石江已在眼前。

梁王早知道明军入滇,已带兵下了罗藏山迎敌。大雾弥漫,江对面有多少明军看不清楚,梁王有个直觉,不管你来多少兵马,这条江就是个天险,这大雾就是我的屏障,你远道而来肯定精疲力尽,你体力不如我你敢打?等你歇的差不多了,我这阵也就摆好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怕你个球!

云开雾散终有时,兵阵隔江相对,秣马厉兵。

风声鹤唳草木惊,军旗两岸抖擞,只待号令。

明军副将沐英向“征南将军”傅友德一拱手:

“将军!我军远来,形势既露,固利速战,然亟济,恐为所扼!”

啥意思?沐英这是给傅友德出主意呢。意思是说,我们大老远来了,人困马乏,这状况都暴露给敌军了,他们肯定轻敌,断定这状况下我们不敢动,这时候要不赶紧打,等江对岸都准备好了再打,进了他们的圈套咋整!

傅友德一听,对啊,皇上再三强调要出奇制胜,按部就班摆阵叫阵多没创意!来!集合!

明军集合,浩浩荡荡密密麻麻。江北岸先放出几匹战马冲进江心又返回岸边,又换个地段再放几匹战马冲入江心返回岸边……

对岸的梁王一看,明白了,这是探江底啊,这是要渡江啊!来啊!摆阵!集中兵力守住南岸,敌动我动,绝不放过一兵一卒!

梁王十万兵马拦截在白石江南岸,防卫线延绵十几里,封住了所有可能遭遇明军抢滩登陆的地段。但二十里之外,十几个身穿云南民族服装的“老乡”大大方方地过了江。这是明军的一支文艺团队,身上没兵刃,只带着锣鼓、吹奏乐器和几挂炮仗。“老乡”们像是急着赶场,一路小跑进了山。梁王虽沿江布了岗哨,哨兵们却以为过江的是走村串寨的吹鼓手,是要忙什么红白喜事。

书中暗表,这十几个人可不简单,都是民间奇人,艺高胆大,兵不血刃。鼓手可用两面皮鼓敲出百面战鼓的阵势,号手可用两支铜号吹出四面八方的号令,更有技高者,拢双手颤喉舌就能模仿出千军万马征战沙场的声音!

梁王的兵马还在等着迎战对岸的明军呢,突然身后几里外传来几声炮响!这几炮非同小可,炮声未落,一阵马挂銮铃声由远而近集结成一片,紧接着战鼓阵阵号角连连杀声四起!守南岸的兵丁顿时慌乱——

“报——王爷!江南山中出现明军大部队!”

“再探!”

“报——正南方向敌军距我军越来越近,正向江边杀来!王爷您定夺啊!”

“啊?”

“报——对岸明军渡江!已过江心!”

“啊!”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役。梁王被明军的“文艺小分队”搞乱了阵脚,傅友德率大军强渡白石江,随后各路明军燕翅排开一路横推,对梁王穷追猛打。梁王十万兵马四分五裂,全军溃败。

把匝剌瓦尔密在云南时间不短,娶了九房妻妾,儿孙满堂。大家族是大家族,但各房各系不怎么来往,罗藏山上有一“支”,昆明和曲靖各有几“支”,合计500 多人。白石江之战过后,明军抄了梁王在各地的家,杀了200 多人,还剩下300 多人。很显然,在沐英带兵驻守的云南片区,这300 多人要想取道向北寻找大元朝旧部,完全没有可能。梁王想,穷途末路了,死吧,活着没啥盼头了。后来又想了想,来点绝的,我死全家吧。

九姨太是梁王最宠的姨太,常住罗藏山,年轻,长得也好,还有才,会唱歌唱戏什么的。梁王下山前九姨太唱了段“霸王别姬”——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

梁王兵败回山,想责令九姨太共赴黄泉,九姨太觉得自己下山能有活路,哪怕嫁给农户人家都可苟且偷生。她不想陪梁王死,哭得梨花带雨,又唱了一段:

“大王你守罗藏一方威名,

忠旧朝念先帝未改初心,

蒙古汉来高原难服水土,

十八载历风霜孤家寡人。

朱元璋早称帝意在大统,

那沐英占昆滇你欲攻无兵,

改旧朝换新代本是宿命,

为何不卸盔甲民间藏身。

这澄江好山水世间美景

择深山入老林也可慢度光阴,

想尽忠何必让妻妾赔死,

我宁愿做村姑苟且偷生。

大王你有亲眷人丁数百,

难不成都与你舍命归阴?

自古来大树倒猢狲自散,

我这里跪求你三思而行。”

“贪生怕死”这个词在这里需要郑重订正一下,这词是因为“贪”和“怕”两个字生来就是贬义,放在哪儿都是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生死”是大事,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求生欲,这是本能。所以有些有关生死的事要具体分析具体看待才是。九姨太没有从一而终的境界,有可能是她和梁王的爱情没到火候,也有可能她就是想活下去。想活下去有什么错!没到死的岁数,还有大把时光,为什么陪你死?梁王也是奇葩,可能是怕死了孤单?

把匝剌瓦尔密家族没全死,像九姨太这样不愿意死的大有人在。白石江一战惨败,梁王只带着结发妻子和几个辅佐他的副手跑到滇池边,先逼着老婆跳了滇池,然后和部分昔日内阁成员结伴自杀。

梁王残留家属318 人被押送到南京后,朱元璋给了点钱,把他们流放到耽罗国了。耽罗国是哪儿啊?韩国济州岛。后来,有的留在了耽罗国,有的真就像九姨太说的那样,辗转回了中土,全部隐姓埋名,世世代代都不提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