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既影响到了当地的文化,也产生融合、适应与创新,因而在亚、欧、非及拉美形成了各种派生而来的“茶文化”,如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以及葡萄牙语世界的“茶文化”。[1]我们称之为“世界茶文化”,应该成为中国茶典与“茶文化学”的内容,更应该成为海外汉学研究的课题。中国茶文化在葡萄牙语和葡萄牙文化中产生了丰富的衍生现象。要了解这种“茶文化”,我们先来看看欧洲对茶叶的涉及及认识。......
2023-08-29
罗尔纲(1901—1997),广西贵县人,著名历史学家。以太平天国史、晚清兵制史研究饮誉中外。初于广西接受初等教育,为日后从事文史工作打下基础。1926年秋,考取上海大学社会学系,1928年转入上海中国公学文学系。[1]1930年,从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毕业后,即随校长胡适研习考据学。1932年,由辨伪考信转向太平天国史研究。此后,先后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考古室、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1949年后,主持南京太平天国史料编纂委员会,筹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1954年调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历任第二届、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南京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一生著述丰赡,享誉中外。出版学术著作约50 部,发表论文400 余篇,共900余万字,搜集、整理、编纂出版太平天国文献和资料3000 万字。201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罗尔纲全集》二十二卷。
罗尔纲从事学术工作,始于上海大学读书期间。据《罗尔纲先生生平年表》载:“1926年,秋,考取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三年级,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在校期间,每天课后,他买两个面包,就到附近的东方图书馆去博览群书,至晚九时闭馆方离去,是为他一生读书最多的一个时期。入学不久,他便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连续发表歌颂革命、鞭挞黑暗,反帝反封建的文章和诗歌。其中一篇《石达开故居》是他研究太平天国史的处女作。”罗自己回忆也称,“今年同志们要算我从事学术工作的年数。我说可以从一九三一年冬在贵县做太平天国史辨伪工作时算起吧。同志们不以为然,说《石达开故居》就是根据我家乡对石达开的传说和歌颂而写的,其后连年都做学术工作,故应从这篇的年份算起。”值得注意的是,罗从事学术工作伊始,便同时开启了澳门情缘。1927年,寒假到澳门与陈婉芬女士结婚。尚未返校,发生蒋介石反革命政变,上海大学被查封。
是年至1928年秋,撰《妈港集》(分小说、散文、考据三部分),未刊,己佚。
1930年自传体小说《老鸟征途》在《中国文学季刊》上发表。
五十后年,罗尔纲回忆说:“今天是我和婉芬结婚五十周年的日子,欧洲人叫做金婚。我俩特去健康路照相馆合照一照片,以为纪念。归来钞成此诗集,并题记于此。1977年3月5日,时为夏历丁巳年正月十六日,距1927年夏历正月十六日在澳门结婚之日,正整整五十周年。罗尔纲记于南京瞻园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之东院”。[2]
同年至1928年秋,曾撰写《妈港集》。关于这个集子,一说,“他大学时学的是中文专业,曾有过希望做作家的抱负,撰有小说、散文集《妈港集》,得到胡适和徐志摩的批改”;[3]另一说,“妈港集(分小说、散文,考据三部分)1928年至1930年著,未刊,已失”。[4]
至于《妈港集》是分小说和散文集,还是分小说、散文、考据三部分,罗尔纲自己回忆说:“同志们所说其后连年都做学术工作,是指一九二七年写《澳门考》(此考见《妈港集》第三辑,这部集子已遗失)。”[5]因此,可以判定《妈港集》分为小说、散文、考据三部分,各为一集。看不出第一部分是考据性质的,《澳门杂记》像散文的题目,考据性质应是《澳门考》。
罗尔纲透露:“我写有部《妈港集》,胡适用朱笔批改过了,给我请徐志摩看。他也用朱笔批改,特别是对第一部分《澳门杂记》批改最多。可惜这部稿,今天早已灰飞烟灭了!”[6]
三年后的1930年,罗尔纲发表了以澳门为背景的自传体小说《老鸟征途》,刊于《中国文学季刊》第一卷第二号。关于这篇小说,罗尔纲的长子罗嘉欢在《解放前我和父亲罗尔纲先生颠沛流离的岁月》中回忆说:“前几年发现的我父亲写于1929年春、登载于1930年《中国文学季刊》(第一卷第二号)一篇六七千字的小说,题目是《老鸟征途》,背景正是四一二事变后二十七公险遭捕拿、逃亡澳门,因无职业生活难着,不得不冒险前往广州佛山慈善医院工作的故事。小说集中写的只是送船过程中父子的离别情和父亲富有哲理的谈话,揭露了国民党和土豪劣绅统治的无法无天、欺凌压迫、妄诬平民,以及社会贫富不均,寒苦文人走投无路,同时描述了澳门殖民地的吹、赌、饮、嫖,声色犬马,人欲横流。在父子的对话中,儿子表示父亲此去十分冒险,恶势力仍会把他捉拿归案,他和弟妹可以终止学业,节约费用让父亲继续在澳门平安度日。”[7]罗尔纲不仅是杰出的历史学者,而且由于出身中文科班,文采颇丰。其中提到的“马半岛”是葡语“Península de Macau”的音、义合译形式。澳门的主要地名,如“南湾”“海旁马路”“新马路”和“福隆新街”均出现在作者的笔下。
总之,罗尔纲不单单是“澳门女婿”,而且还撰写过有关澳门的考证文及创作过以澳门为背景的自传体小说,因而他与澳门的情缘不可谓不深。
有关澳门学:探赜与汇知的文章
中国茶文化既影响到了当地的文化,也产生融合、适应与创新,因而在亚、欧、非及拉美形成了各种派生而来的“茶文化”,如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以及葡萄牙语世界的“茶文化”。[1]我们称之为“世界茶文化”,应该成为中国茶典与“茶文化学”的内容,更应该成为海外汉学研究的课题。中国茶文化在葡萄牙语和葡萄牙文化中产生了丰富的衍生现象。要了解这种“茶文化”,我们先来看看欧洲对茶叶的涉及及认识。......
2023-08-29
此人生于澳门,在英国接受良好教育。在《钦差大臣向荣等奏呈吴健彰询据英夷领事称火轮船开往金陵所说各情由片》中,作“大西洋国领事必理”。[7]宝顺行内有从其父在澳门的“百鸟巢”发展起来的“鹿场”及“鸟场”。对此,中外文多有记录。当时的外滩沿岸称“黄浦路”。......
2023-08-29
[4]因拉丁文本流行广泛,致使一般认为其初版日期为1607年。目前较流行的说法是,其作者为特奥多雷·德·布里,约作于1589年。特奥多雷·德·布里生于1528年,月日不详,但其逝世的日期则很明确:1598年3月27日。至于其籍贯,大部分认为是荷兰人。为今比利时重要城市之一,亦为列日省之首府。......
2023-08-29
[2]这段掌故一般读者耳熟能详,但其主人之汉名及位置的考证却很稀少。因无法偿还,遂于1841年12月10日在澳门劏狗环投海自尽。Thomas Beale 经商几十年,在中国、东南亚及澳洲有许多商业伙伴。其全名为Thomas Chaye Beale,简写作T.C.Beale,汉名作“比理”。该公司于1811年在广州成立,1817年结束。1817年,已经成立“Shank &Magniac”,但汉语中还是习惯称“啼行”。......
2023-08-29
“献县张庄天主堂,四周筑有三丈多高的圈子,还有水壕,其是铜墙铁壁。里面有主教、耶稣会长葛神甫,还有院长林神甫及共他外国神甫三十多名,教徒也有五六千。”[41]在汉语文献中,“三巴”的全称是“三巴堂、大三巴堂”或“三巴寺”等,换言之,在陆希言时代,“colégio de Madre de Deus”的汉语俗名是“三巴”。......
2023-08-29
[66]为此,贸易中心从马六甲迁至北大年,北大年很早便成为一贸易中心。北大年为马来半岛的交通要枢,葡人不失时机将其作为了航行中国的基地。每年来北大年出售货物。这些岛屿盛产金、铜、铁及许多满剌加及北大年有的货物。……先生,若您来此,控制了本城的贸易,便掌握了所有地方,巴西[67]及北大年的贸易。这些人在满剌加国王时代前往满剌加经商,现在前往北大年。他驶达暹罗王国的北大年港。......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