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直接金属雕塑:概念与技艺

直接金属雕塑:概念与技艺

【摘要】:直接金属雕塑作为现代雕塑的主要造型手段之一,正是“建构”的形式。直接金属雕塑作品有完整的自在性,形式、材料、制作过程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形状结构、加工手法和风格创意是直接金属雕塑的三大要旨。而直接金属雕塑,所要表达的往往就是这种内心的“气象”。制作直接金属雕塑的过程,更直接,更自由,在制作过程中,会不断有新的可能性涌现。

理查德·撒拉《立即》 1999年

张伯伦《放置到角落里的三个欲望》 1979年

理查德·迪肯《没有什么可允许》 1994年

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壳体”,主要指泥塑等软材料塑造手法,最终翻铸成青铜。一种是“石雕”,主要是指在石头等硬质材料上雕刻出形状,最终的形式是材料的坚固特性和艺术家主观意愿抗争的结果。第三种是“建构”,这是一种在20世纪初才出现的较新的形式,作者要在几乎没有任何参照的情况下,选择、经营、把握、综合各种信息,是非常困难的一种。直接金属雕塑作为现代雕塑的主要造型手段之一,正是“建构”的形式。直接金属雕塑在这里与传统的金属铸造雕塑的定义是不同的,它不再是软材料雕塑的最终复制品;它也不同于欧洲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时期模仿自然的装饰性雕塑,而是通过切割、锻造、焊接、打磨等一系列加工手段,直接以金属原材料或现成品构成雕塑结构的艺术形式。直接金属雕塑作品有完整的自在性,形式、材料、制作过程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形状结构、加工手法和风格创意是直接金属雕塑的三大要旨。

中国古代对于山水画的描述是“写胸中丘壑”。相对于自然对象,这个“丘壑”是指被艺术家感受了的,并经过艺术家的选择与概括最终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的气象。而直接金属雕塑,所要表达的往往就是这种内心的“气象”。

古典雕塑往往注重描述性,是近距离的细节真实。现代雕塑更注重形状、质感所产生的心理效果,重雕塑形式语言的自身意义,是远距离的精神写实。

用坚硬的金属材料去演绎泥塑题材是无意义的,也做不到。要善于捕捉新材料的审美特性,从而派生出新的观察方法、构筑程序、加工技术、阅读感受。制作直接金属雕塑的过程,更直接,更自由,在制作过程中,会不断有新的可能性涌现。一种未知的、神妙莫测的美,始终交织在制作者意愿与材料特性之间,引领着作品走向完善。

传统的泥塑需要在软质材料上,严谨细致地反复推敲。而面对沉重坚硬、锈迹斑斑的金属材料时,这种在软质材料上的随心所欲、精雕细刻的做法,在此变得困难重重,甚至成为羁绊。而对外部现实世界的描摹态度,也将材料特性的表达,限定在一个狭缝中。所以,必须给材料一个空间,让其舒展地生发、流淌。必须宏观地拉远距离,概括组织细节,让材料质感之美、空间结构与形式风格之美,来表达内心精神空间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