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0日,聊斋俚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从不被关注到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曲牌的失传,且目前会唱俚曲的人已渐趋衰老,俚曲研究者也寥若晨星,聊斋俚曲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
2023-08-29
有了材料,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对手头现有的素材进行甄别和提炼。甄别和提炼的目的,在于去粗取精,看看哪些材料是有创作价值的?哪些是我们不准备使用的?应该从哪个角度进入?这些素材之间如何关联?有没有一个好的故事创意点?首要的就是要找到一个最佳的支点和视角,从素材身上挖掘出崭新、丰富的信息。
(一)视角:如何看材料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一个材料,站在不同的角度考察,将会获得不同的经验和感受。
男孩出剪刀,女孩出布
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这么一条信息:
有一对情侣,他们在高中相识,彼此相爱,后来一起去了美国上大学,那个城市有一个杀人狂,专杀恋人,他们成为杀人狂的牺牲品。他们被装在机器上,一分钟内腰部的刀会撕裂腹部。生还的办法是玩一个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胜方生存。他们决定共同出拳一起死,可是女孩死了,因为男孩出了剪刀,女孩出了布。
我觉得很感人,又很好玩,就念给猪听。猪先是笑趴了,然后看着我,接着低了头,表情变得很严肃。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个小故事可以有好多个解释,猪的解释和我的不同!
我一步一步引诱他说出他的想法,果然不出我所料。我相信他的想法是大部分男生的想法:男孩为了救女孩决定自我牺牲,出了剪刀。女孩自私,使坏,一开始就谋划出布,结果害人不成,自己死了,活该。
说实话,在看到猪的表情之前,我万万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个解释。我认为是:男孩为了救女孩决定自我牺牲,出了剪刀。女孩凭着对男孩的了解,知道他一定会出剪刀,所以她出了布。这是一对相爱的恋人运用博弈论,想方设法要牺牲自己,让爱人活下来的故事。
我批评猪,说你们男人都这样,就是这么狭隘。我一向认为在爱情中,女方的牺牲、容忍和付出往往是男方想象不到的。
但是,回来的路上,我突然想到了,还有一种解释:女孩为了活命,出了布;男孩知道女孩一定会出布,所以男孩出了剪刀。
想想就吓人。
真相是什么,你我都不知道答案,甚至出题者也不清楚。但是,在你眼中,爱情是什么样子,你的爱情就会是什么样。
这是网络上热转的一个故事材料。一个生命博弈的游戏结果——男孩出剪刀、女孩出布,在不同的阅读者那里获得了至少四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每一种解读的背后,是不同的爱情观、两性心理和人性判断。换句话说,对于一个固定的故事瞬间(结局),只要我们站在不同的视角,就会获得完全不同的故事逻辑(情节),此所谓“在你眼中,爱情是什么样子,你的爱情就会是什么样”。这说明,视角对于素材的提炼具有重要价值。
因此,视角——看待材料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意的新鲜度。对于一个素材而言,有多少个视角,就有多少个故事。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确立了故事的主旨(创意点、表意方向),也就有了多种展开、呈现故事内涵的方式,不管是正面、侧面甚或反面的,因为创作者的视点各异。比如下面这些广告语,正是材料反写内容的典范,展现了视点在创意中的魅力。
除了钞票,承印一切。(复印店)
别以为你丢了头发,应看作你赢得了面子。(理发店)
请飞往北极度蜜月吧!当地夜长24小时。(旅行社)
(二)老题材与新视角
初写故事的学生,总觉得古今中外的影片上百万部,小说更是难计其数,故事早被人写尽了,哪还有新鲜的故事可写?一写家庭生活,就是代沟、父母感情冲突或是父慈母爱的温馨场面;一写正面题材,就是拾金不昧、英雄牺牲、干部无私,全是正面视点,毫无新意可言。对于这些似乎已经被写滥的题材而言,从老题材中发现新视角,赋予旧故事以新内容就显得十分必要。
以家庭教育问题为例,一位同学完成了一个剧本,主要表现父亲和女儿的情感矛盾。父亲觉得女儿不理解自己,脾气大,学习不上进,爱打扮,爱看电视,上高中就开始谈恋爱;女儿觉得父亲暴躁武断,对自己管得太死,干涉过多,猜忌心太重。剧本中两人一见面就吵架,狂风暴雨般的语言冲突贯穿始终,成了作者揭示人物关系、展现冲突的唯一方式。对这个题材,还有没有别的处理方式?能否换个视点来呈现?比如,我们可以在开场制造一场父女冲突,在冲突的顶点实现人物关系的短暂转换:既然你不理解我,我也不理解你,干脆我们就暂时互换角色,做一段时间的协约父女。人物恰恰在这段协约期内实现了情绪的转变,人物关系重新走向正常。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写一位男士在校园里看到了一张招聘启事:招聘爸爸。其所列的“代理爸爸”条件正是女主角爸爸的软肋:脾气好,平等交流,不干涉女儿的私生活,不胡乱猜忌孩子的情感,允许孩子谈恋爱,等等。这样,一个荒唐的“招聘代理爸爸”事件侧面将父女的关系揭示出来了。
创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老题材,怎样才能很快从中找到新的视角呢?最简单的方法有两个:
一是进行时空迁移。花木兰的故事被人写了一遍又一遍,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地域)的创作者总能从中挖掘出新的故事生长点。不管是孝道典范、巾帼英雄、传奇女性,还是异装癖、同性恋的蛛丝马迹,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语境下,故事原材料被重新审视后将会产生新的语义。不同版本的西游改编,如《大话西游》《西游降魔》《大圣归来》等,正是这样的思维。
二是逆向思维。反面看材料,排除素材最常规的内涵,往相反的方向思考,看还能找出什么新的创意。比如,媒体上经常报道正面人物,一个好人经常捡到别人丢掉的东西,主动交公或找还失主,十几年来为他人挽回损失有数万元。这是个拾金不昧的典型材料。我们能否反向思维,把它处理成一个反思性的故事?一个人第一次捡到东西交公得到了表扬,日复一日,捡失物、做好事、受表扬已经成为他(她)生活中的“必需品”,哪一天没捡到东西、没受表扬就心里发慌,以至于成为一种病态人格?前几年有一部电影叫《求求你表扬我》,正是在这种思维下完成的故事创意。
(三)材料的提炼:找形象、找语境、找意涵
提炼素材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①哪些题材是有价值的;②如何在有价值的题材中找到好的故事创意。
文艺理论认为,一个文本应该涵盖三个层面:符号、形象和意蕴。反过来说,解构一个电影文本,自然也需要着眼三个层面:最基本的是外在的符号,包括光影语言的设计、故事的环境空间等;其次是一个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最后才是作品的最高层次——思想和内涵。所以,对素材的提炼,就是一个寻找的过程。从素材中寻找什么呢?寻找三样东西:找形象;找语境;找意涵。
1.找形象
从零散的素材中找一个立得住的形象,这个形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或是一个拟人化的物件。总之,确立一个故事,首先是创作者脑海中要有一个统领全篇的形象,以形象带动作,以动作推情节,进而形成完整流畅的故事。
那么,什么样的形象才符合创作标准呢?我们认为,适合作为创作对象的主体形象,应该具备一个特点:具有“非群体性特征”。所谓“非群体性特征”,通俗地讲就是“另类”“个性”。一个人从属于一个群体,却不具有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他便显得很“另类”,他与周围的环境或同类容易产生矛盾冲突,自身的性格和情感也极容易得到凸显,他就是个“有戏”的人。就像《Hello,树先生》中王宝强所饰演的树先生,生活在农村却有一个城市人的心,生活拮据却想办一场像样的城市婚礼,地位卑微却想找一个城市媳妇,到处都是人生的困局窘境,戏剧性便产生了。20世纪80年代,另一部经典乡土电影《人生》里,高加林也是一个“纠结”的人,一个徘徊于城市和乡村的失意者,遭遇了一个又一个局限性的人生场面。剧作的本质,就是在局限里面求自由。有了局限和困顿(做局),就有了破局的动力,戏剧便产生了。因此,生活里应该养成琢磨人物的习惯,找找生活里有特点的人物,会对社会、人生有新的理解,故事创作确立想象便不难了。
2.找语境
为人物找到一个生存的环境,故事便有了生发的语境。这个语境既包含具体的时间、空间,也包含具体的事件背景,目的在于使人物具有可信性,为故事展开提供基本的支撑线索。把人物放在什么环境下才会有故事呢?应该是非常规语境。这些非常规语境包括:战争、灾难、运动、革命、意外,人物被放在这种宏大或独特的社会背景下,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事件也会向非常规方向发展,同时可以避免主题思想的局限或失误。
没有意外,就没有故事。一段刚刚开始的美好爱情,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一次席卷全国的运动、一次毁灭性的天灾人祸、一场非人道的革命、一次无法面对的意外,如此等等,平静被打破,生活起波澜,爱情故事变成曲折跌宕的人生长跑,非常规语境为故事派生了无限的可能性。《漫长的婚约》《鸟鸣》《天浴》《泰坦尼克号》《北京遇上西雅图》等,还有很多日韩爱情片,都是这么完成故事架构的。
3.找意涵
找意涵就是为故事确立主脑,提供一个思想性的支架。素材提供了零散的事件,我们在为事件找到人物,并为事件提供语境后,需要为故事找到思想和价值。看看道具、台词、动作或造型细节里,哪些可以附载象征或寓意,情节走向的刻意改变是否与故事表达的主旨相吻合。
有关实用影视写作的文章
2006年5月20日,聊斋俚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从不被关注到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曲牌的失传,且目前会唱俚曲的人已渐趋衰老,俚曲研究者也寥若晨星,聊斋俚曲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
2023-08-29
电视文学片的脚本创作,在经历了前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找准了着手的切入点,参照并扬弃了格式范本等步骤,“破旧”之后便开始步入实质性的“立新”建置阶段,要根据选定的题材、角度、方式、风格等主观需求进行“量体裁衣”了。但是每逢詹姆斯·迪林汉·扬先生回家上楼,走进房间的时候,詹姆斯·迪林汉·扬太太——就是刚才已经介绍给各位的德拉——总是管他叫作“吉姆”,总是热烈地拥抱他。......
2023-08-29
那红彤彤的灯笼高高挂起,刺眼夺目的红色激发起妻妾们的欲望,与阴森森的陈家大院的蓝色形成对比;女人们五彩斑斓的服饰,大太太的紫色雍容华贵,二太太的黄色金碧辉煌,三太太的红色妖娆艳丽,四太太的淡蓝清新素雅,她们如此婀娜多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始终一袭黑衣、幽灵般的令人不寒而栗的陈家老爷,让人感到这些鲜活的生命将被窒息,自由的人性将被扭曲。......
2023-08-29
以下分析均以4.4.3节中24星walker星座的Sat11为例。图4-106一个轨道周期内Sat11与轨道面2卫星的可见性图4-107一个轨道周期内Sat11与轨道面3卫星的可见性图4-108和图4-109分别显示了卫星Sat11与轨道面2内3颗卫星同时可见的情况以及与轨道面3内3颗卫星同时可见的情况。图4-108Sat11与轨道面2三颗卫星的可见示意图4-109Sat11与轨道面3三颗卫星的可见示意......
2023-07-02
正确是对主题的起码要求。深刻是对主题的高标准要求。对于一些阅世不深、经验欠缺的作者来说,“第三番来者”有可能依然是陈言,还需要继续提炼下去。在主题尚未产生、确定之前,材料是第一位的,它代表着存在和现实,而主题是意识,是第二位的。......
2023-11-29
素养要求就是从事影视剧写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这些素养涵盖三个方面。四十秒后,一个拎着鳄鱼皮手包的女子走了过来,她从手包中掏出一块银角,要向何安下右手里放去。要根据作品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阅片(剧)方法。二要有自由的阅片(剧)态度。就像读书人的买书、藏书一样,一个好的阅片(剧)者必须要有资料收集意识。......
2023-08-29
根据站场与广场的高差关系,线侧式站房还可细分为线侧平式、线侧上式和线侧下式3 种类型。图6.5线侧式站房我国客货共线铁路车站大部分为线侧式车站。线端式线端式站房位于站场的一侧顶端,如图6.6 所示。根据站房与站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可采用线上式、线下式和地下式站房布局。目前,我国长大干线铁路还没有桥下式站房的实例。图6.8桥下式站房3)地下式地下式站房是指车站站房位于地下的车站。......
2023-08-21
(二)影视改编的原则影视改编作品屡见不鲜,从众多改编的影视作品来看,影视改编并没有太多的特殊规定或统一标准,其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此类改编原则多以名著小说为主,如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已先后被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并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在观众之中得到了很多的好评,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编的成功。“忠实于原著”的改编应以不对原著构成重大艺术伤害为前提,遵循原著者的创作理念。......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