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目前考古得到的资料和证据,三代应该存在着城墙林立的特殊景观。大部分聚落必须扩大到可以筑城的规模,才有办法继续生存。依照古籍的提示,大约从夏朝开始,中国的聚落组织形式有了大幅度改变,幅度最大、最重要的改变是出现了以城为中心的较大型聚落,进而构成较大型的区域单位。一个只有两百人的聚落,没有能力筑城,不可能保卫自己。......
2023-08-28
考古得到的材料很有限。不过,幸好考古学有19世纪科学主义信念的协助。
科学主义信念相信人类发展依循同样一条道路,对于人类普遍生活的历史发展做了许多假设。例如,人类一开始都是先学会以敲击法,即“打”的方式去制造石器,让石头变工具,变武器。接下来,人类进一步学会用“磨”的步骤来改造石器。从用“打”的发展到用“磨”的,就是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重大区别。新石器时代之“新”,基本上就是由发展出磨制方法来定义的。
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另一项重要发展,是人学会了如何有效、准确地控制火。有了火,能够控制火,然后才会出现考古学上另一项重要的人类文化标志物,那就是陶器。
为什么绝大部分人类文化都会出现陶器?因为人类生活需要水,有了火,偶然的情况下火将土烧热烧硬了,产生的新东西具备不透水的特性,最适合盛水。泥土可以被捏制成不同形状,再经过烧制变得不透水,人就拥有可以盛放水的容器了。
新石器时代进一步发展,磨制石器更好用,人慢慢学会了翻土、播种,人为的农业产生了。人为种植的植物中,最容易生长,收获也最稳定的,是草本的谷物。但谷类作为食物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坚硬,无法生食、即食。这个时候,幸赖有火,有烧硬的土做成的容器,人学会了将谷物加水放入容器中,经过加热将谷物煮软,变为可食的食物。如此人就能从谷类作物上取得稳定而丰富的热量来源,人的生活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这些变化发展,环环相扣,彼此关联。
最早出现的粗糙陶器是用手捏的,接下来,人们稍微聪明一点儿,会有一个称之为绳陶的阶段。制造陶器的关键在于,器皿必须是中空的。刚开始的时候用手捏,非常不容易捏得平均,也就不容易烧制成功。器皿表面温度不均匀,烧的过程中很容易破。后来发明了一种新方式,将陶土揉成长条状,一圈圈、一层层绕出中空的器皿,只要陶土条揉得一样宽,像条绳子一般,这样堆起来的器皿壁面就会比较平均。绳陶明显的好处就是,比起单纯用手捏制的陶器,它的壁面均匀,拿去烧的时候相对而言不会因为壁面不均,热胀冷缩不平衡,而把陶器烧坏。
绳陶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当人发明了陶轮,懂得将陶土转动,以便捏出壁面均匀、一般厚薄的陶器时。在功能上,轮制的陶器可以烧得很硬、很坚实,盛水烧煮都没问题。也就是说,单纯从功能角度看,轮制陶器够好了,所以几千年后,今天我们制陶烧陶的初步工具仍然是陶轮,和几千年前的人类使用的方式一样,都是在陶轮上捏陶。
虽然功能完善了,但陶器并没有停止变化。下一个变化是,人发展出初步的审美观念,开始在意陶器外表好不好看,于是又出现了白陶和彩绘陶。
白陶的产生,与烧陶的温度有密切关系。必须有高温烧陶的技术,才烧得出那种颜色来。烧陶温度提高,到了不仅可以烧硬泥土,而且可以烧熔金属的地步,于是出现了铜器。铜器分为红铜器和青铜器,差异在于烧制的温度。一般烧制温度较低的红铜,在时间上早于所需烧制温度较高的青铜。青铜的硬度远远高过红铜。
考古学借由不同文化出土的东西,积累出这套规律来。以这套规律为准则,再反过来评判新出土对象的阶段顺序。挖出东西来,先用这套科学规律进行对比,排出一个基本发展阶段顺序来。有一种考古探坑、遗址最让人兴奋,堆积了很多层,每一层都有器物出土。一层层挖下去,像穿越时光隧道一样,逆向显示出不同时期文化的发展。
有关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的文章
依照目前考古得到的资料和证据,三代应该存在着城墙林立的特殊景观。大部分聚落必须扩大到可以筑城的规模,才有办法继续生存。依照古籍的提示,大约从夏朝开始,中国的聚落组织形式有了大幅度改变,幅度最大、最重要的改变是出现了以城为中心的较大型聚落,进而构成较大型的区域单位。一个只有两百人的聚落,没有能力筑城,不可能保卫自己。......
2023-08-28
但如果你对麻雀有足够细致的观察,就会发现这个说法是错的,因为麻雀可以迈步走。此外,《科学课》杂志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会跳不会走的麻雀》,用的就是“关节缺失”的解释,认为麻雀的腿不会弯。结果有两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老师给杂志社去信,主张麻雀蹦着走和它后肢骨头的结构无关。前文那个“关节缺失”的解释,虽然用了很多专业术语,但这些术语都是错的。......
2023-10-23
很显然,时间是够用的。调查表明,那些声称自己每周工作70个小时的人实际上多报了25%的时间——原来人们普遍爱夸大自己工作的辛苦程度。可别小看这些零碎的小事,它们扼杀时间的能力可是一流。如果再细追这些时间的影踪,你就会发现原来是我们把休闲时间给无限放大了。打个比方,我们本来打算花1小时追剧的,结果看了之后欲罢不能,于是时间被延长了30分钟。......
2023-11-23
构成强烈对比的是留在中国大陆的一群学者。还好他活得够久,经历了“文革”,后被誉为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中央的考古人员不够,后来各省就陆续成立了自己的文物队和考古队。丰富的考古新发现,让这样的解释架构越来越难应对。更麻烦的还有长江流域的考古发现。还有,在各地考古遗址发现大量的城墙遗址,绝大部分是夯土墙基。这些考古发现,彻底改写了中国历史。......
2023-08-28
也就是说,考古的偏差与文字的偏差不一样,被文字史料偏见抹杀的,不会因此在考古上挖不到,挖不出来。只要考古遗迹中挖出了原来文字记录上没有的材料,就提醒我们,这方面的文字记录是有问题的。在《中国古代山居考》中,钱穆先生从后来的文字回推,看出中国古代的居住环境,以穴居为主。考古挖出了大量资料,让我们知道古代文字记录应该如何解释;而文字记录上的内容可以修正我们对于考古资料可能产生的误判和误解。......
2023-08-28
序 言中国古代讲求“为圣人隐,为尊者讳”,也就是对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的丰功伟绩可以大讲特讲,而他们干过的不太体面的事或者坏事则不能提不能讲,否则就犯了大忌。本书撷取了中国历史中几十个历史故事,内容涉及帝王身世、战争悬案、宫廷政变、历史谜案等,故事生动耐读,内容选材丰富,深入解读历史,力争给读者提供有关历史事件最权威、最丰富、最真实和最生动的信息,用现代眼光揭开历史真相,还历史一个清白。......
2024-01-24
此时,后秦势力也达到高峰,姚兴的叔叔姚硕德、弟弟姚嵩先后出任秦州刺史,也就是这一时期秦州获得了短暂安宁。不久,秦州为西秦占据,玄高也正是在此后不久来到麦积山,与秦地高僧昙弘等共修禅业。这件事表明,当时不仅麦积山与炳灵寺之间的僧侣联系密切,而且禅僧在西秦非常受欢迎。......
2023-12-05
先暂时放下经历过种种争议的文字和文献资料,以考古发现开始,检验目前找到的最古老的考古遗迹与出土对象,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从八千年前开始,有红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等。我的老师张光直先生在过世前一直努力想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大规模进行黄河下游的考古发掘。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我们要尽量不受后来的看法和偏见干扰,才看得出真正的含义。......
2023-08-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