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气候变暖和资本影响:绿色阶梯与绿色盲点

气候变暖和资本影响:绿色阶梯与绿色盲点

【摘要】:绿色意识形态下,奢侈品一旦被打上“绿色”的印记,更加凸显了它们的区隔意义。因此,所谓的绿色产品往往关注的是最终消费卖点上的“绿色”符号,而生产原料、生产过程是否“绿色”那是次要的。媒体对以上活动的曝光正反映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绿色盲点”——为支持绿色运动,实际做的事情全是反环保的行为。

社会中制造区隔的机制从来没有消失过,消费领域就是一个最传统的区隔生产空间。消费社会中的人们被形形色色的商品所包围,“商品在帮助现代人制定意义、划分等级”(郑也夫,2007:91)。绿色意识形态下,奢侈品一旦被打上“绿色”的印记,更加凸显了它们的区隔意义。当人们消费这些价格昂贵的绿色奢侈品时,不但宣扬了个人对环保关注的高尚情操,也由于商品高昂的价格将大众拒之门外,少数人可以继续体会“高贵的孤立”这种与众不同的心理满足。波德里亚早就指出了:

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实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波德里亚,2000:48)

以下就是一位驾驶Segway的人士写的一段心理感言,从中可以体会到“绿色”消费的社会意义:

前几天,我“驱车”穿过华盛顿特区市中心。我从Lafayette Park出发,穿过白宫前的大街,沿着繁华的康涅狄格大道朝DuPont Circle驶去。我穿过几条街,来到《华尔街日报》的华盛顿办公室,我驶入大厅,上了电梯,驾驶着这辆车出现在楼上,并直接进入编辑部。一路上,人们指着我的车,微笑着,喊着鼓励加油之类的话并向我提问。许多人要求驾驶一下我这辆不同寻常的车,这就是新型的Segway Human Transporter——一种两轮自动平衡电动滑行车,它对于人行道的意义,就如同凌志(Lexus)之于公路一样。

显然,驾驶绿色交通工具Segway给这位作者带来了额外的心理满足,这不仅仅是一般物质挥霍可以提供的心理愉悦。社会区隔在你是否注重环保的态度上也产生着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通过绿色奢侈品的消费来表达证实自己的环保价值观。“英国建筑商推出了价值400万英镑的豪宅,安装了包括地源能源太阳能发电板、雨水回收系统等绿色能源设备。此外还有许多供零售客户选购,比如用于三居室房屋的价值9000英镑的太阳能发热板、价值1498英镑的自行组装风力发电系统”(邓小鲲,2007)。这样的绿色住宅不仅环保,而且及近奢侈,为建造这样的绿色住宅而耗费的资源已经大大超过了建筑本身的绿色意义。因此,所谓的绿色产品往往关注的是最终消费卖点上的“绿色”符号,而生产原料、生产过程是否“绿色”那是次要的。

由英国著名设计师Anya Hindmarch为一家环保组织设计的叫做“I’m not a plastic bag”(我不是塑料袋)的环保袋在全球限量发售,引起了疯狂的抢购浪潮。这些所谓的“环保人士”,开着高耗油量的跑车前来购买这款环保袋;在排队等待时,边吸烟、边乱丢垃圾;后来又在买来的环保袋里装上了一次性筷子等等。类似这样的打着“环保”旗号反环保的行为并不鲜见,另一个例子是关于绿色有机服装的。由于现代科技已经可以从竹子中提取纤维生产精致、柔软的布料,使用这种布料制成的有机服装,因为能够可以再生利用并降低了对环境的损害,它们被称为“绿色服装”。竹子快速的生长周期为开发这种新型的绿色服装材料提供了机遇,“国内南方某地嫌树木长得太慢还占地方,而竹子投资少见效快,纷纷将培育了20多年刚刚初见成效的山头一砍而光,全部改种毛竹。以环保目的始,以破坏环境终……”(邓小鲲,2007)。媒体对以上活动的曝光正反映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绿色盲点”——为支持绿色运动,实际做的事情全是反环保的行为。资本的扩张离不开存在大量这样的“绿色盲点”,在绿色意识形态下,“绿色盲点”反映出的正是人们丧失了真正的反思绿色的能力。这为资本扩张、消费主义泛滥提供了便利,大开绿灯,资本就这样以“绿色”的名义暗度陈仓,完成自己经过伪装的不断增值扩张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