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蓝色之梦:携手共创,传播文化

蓝色之梦:携手共创,传播文化

【摘要】:专门成立了国际化工作委员会,由王贤俊担任委员会主任,由其他校领导及有关中层干部担任副主任委员及委员。跨文化、跨国界的交流传播是21世纪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各国除政治、经济、军事之外实施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四大手段之一。此外,对外文化传播本身也是重要的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2011年白俄罗斯文化部部长向王贤俊颁奖

(一)着眼长远,科学规划

高校发展规划既是一所学校在一定时期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更是从当下如何迈向这个宏伟蓝图的行动指南。学校在制定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规划过程中,做好自我分析,把当前的显著成绩、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总结好,作为继续发展的出发点。学校深入分析办学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短板、障碍,加以归纳总结,将之上升为改革的着力点,继而继往开来,乘势而上,引领学校事业的新一轮科学发展。学校强化自身内涵质量建设,制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战略。专门成立了国际化工作委员会,由王贤俊担任委员会主任,由其他校领导及有关中层干部担任副主任委员及委员。学校国际化工作委员会按照《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要求,主要为拓展学校与海外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团体、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及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对外校际之间交流计划的统筹管理。根据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需要,不断扩展学校与对外高校交流与合作的路径,扩展学校与对外高校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新视野

(二)多彩交流,着重把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现代化进程,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不断显现。越来越多的青年师生出国交流访问,同时大量外籍师生带着不同地域文化和意识形态,走进国内高校。意识形态的激烈交锋是国际化带来的必然结果,给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规范制度建设工作带来深刻影响和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切实有效地建立健全高校规范制度,才能保证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和引领。为更好地发挥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作用,学校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运行机制。学校在分析和总结其他相关高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基础上,成功申报并取得招收留学生资格,现与其他高校联合开展留学生文化艺术专项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留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如《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制度》《外籍教师、外国专家聘请管理制度》《外国留学生管理暂行规定》等,保障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三)文明互鉴,突出特色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及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跨文化、跨国界的交流传播是21世纪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各国除政治、经济、军事之外实施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四大手段之一。尤其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剧烈变化的背景之下,一方面,中国日益与国际接轨,需要增进对世界的了解与对话;另一方面,为树立本国良好形象,创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国也需要改变重输入轻输出的现状,积极向世界传播展示中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精神产品,在国际事务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全球新秩序和新文化的重建。此外,对外文化传播本身也是重要的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世界也迫切地希望了解中国,汉语学习、中国文化与艺术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长。学校充分认识到国际文化交流对于办好一所大学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对外交流可以增进双方了解,加深彼此的友谊;另一方面,对外交流与合作也能加强彼此在教育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双方留学生的往来,形成民间文化交流,丰富对外文化交流形式。对外文化交流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人类文明成果,充分吸收其他文化中蕴含的关于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度思考。学校“以国际知名推动国内一流”的发展远景为导向,以全球视野和国际前沿为行动目标,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2011年白俄罗斯文化部部长向王贤俊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