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襄城县革命老区发展史之支前宣传发动

襄城县革命老区发展史之支前宣传发动

【摘要】:尔后组成若干支前工作队和宣传队,深入农村和城镇街道,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辉煌战果,动员群众踊跃支援前线。广泛张贴标语口号县支前工作司令部统一拟定“庆祝解放军胜利渡江!”各地忆苦思甜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支前工作的顺利完成。通过广泛宣传,组织群众迎送、慰问过境解放军,各地掀起了群众性拥军支前热潮。

成立支前工作队和支前宣传队 县委组织部门抽调一批骨干力量深入全县各区、乡(镇),具体负责对吸收的知识分子、基层农村干部和进步青年进行短期培训。尔后组成若干支前工作队和宣传队,深入农村和城镇街道,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辉煌战果,动员群众踊跃支援前线。并深入到群众家中做思想政治工作,使群众坚定必胜信念,发动广大群众做到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支援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广泛张贴标语口号 县支前工作司令部统一拟定“庆祝解放军胜利渡江!”“打到南京去,实现全国真和平!打过江南去,活捉蒋介石!”“消灭蒋匪帮,解放全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22条标语口号,下发各区、乡、村,让各区、乡、村大量书写张贴。各地还在交通要道临街房屋直接用石灰水以醒目的字体把标语、口号刷写到墙壁上。据统计,全县共书写张贴标语口号2.1万多条,起到了很好的大造声势的宣传鼓动和作用。

大力组织宣讲 县支前司令部要求做到以区为单位,由宣传股牵头,组织有一定演讲能力的人员,深入所属村庄,围绕“支前光荣”“支前是我们的义务”“襄城县是南下大军的巩固后防”等专题,进行讲解宣传。此外,还利用歌舞、戏曲、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进行宣讲,使广大群众提高对支前工作的认识。

开展“忆苦思甜”活动 为提高群众的阶级觉悟,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支前工作的积极性,各区、乡、村自发开展了“忆苦思甜”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使人民群众牢记翻身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解放军。各地忆苦思甜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支前工作的顺利完成。

通过广泛宣传,组织群众迎送、慰问过境解放军,各地掀起了群众性拥军支前热潮。1949年3月21日,中原中央局宣传部就欢迎、欢送、慰问渡江大军发布指示:“要求各级各地各部门应以极大的热情欢迎与慰问参加渡江战役的过境大军,必须将支援江南作战和欢迎欢送解放军南下解放全中国的道理和伟大意义在群众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鼓舞群众的热情。并进一步用各种组织形式,如召开各界欢迎会、联欢会、座谈会等方式欢迎解放军,以表示中原人民对人民解放军的拥护和支援。”为落实中原中央局的指示精神,襄城县各级党组织认真发动群众,写慰问信,送慰问旗,献慰问品,送布鞋,炒干粮,设茶水站,摆服务摊,部队走到哪里,哪里的群众就自发地等候在路旁,夹道迎送,为部队解决具体困难。学校广大师生组成宣传慰问小分队,妇女们主动帮助战士们洗衣服、缝补衣袜,使过境的广大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带着襄城人民的深情厚谊和殷切希望奔赴战场,英勇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