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佳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卫生工作创造显著成果!

佳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卫生工作创造显著成果!

【摘要】:通过这些工作,有效改善了农民居住、生活和生产环境卫生。在食品卫生方面,城镇实行定点屠宰牲畜,上市肉食品须经检验,饮食工作人员营业期间穿工作服、戴口罩,并将卫生制度化、经常化,这些制度也同时在饮食服务行业、旅社、理发等行业大力推广。1953年建立了通镇妇幼卫生所,设专职工作人员3人,坑镇、乌镇、通镇卫生所增配了医生、护士,添置医疗器械。

1950年县卫生所由乌镇迁回县城。1952年,建立坑镇、乌镇、通镇卫生所,配备医生、护士各1人。各区建立了一个接生站,各村成立了619个卫生小组。1952年种牛痘35792人,打防疫针8000多人。经过长期的爱国卫生宣传教育,多数群众对预防疾病、卫生常识、治病用药等有了较深入的重视和认识,但因缺少药物,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仍难以解决,群众用土偏方、巫神、游医看病、预防不到位问题的情况还十分普遍。1953年,七区高家硷,一区的荷叶坪、麻地沟等六七个村发生了严重的麻疹疫情,患者达277人,死亡30人。各级政府在发展基层卫生所的同时,于1953年2月10日至3月10日开展了填鼠洞、补破墙、筑烟囱、煮衣灭虱、剪指甲、洗衣服、清除垃圾粪便、消灭蝇蛹的春季爱国卫生大扫除运动,并采取河水分段、井口筑台加盖方式改善饮水环境。据五、六、九三个区的统计,活动中共清除垃圾168.65万斤,泥刷墙壁739所,水井加盖28个,厕所加盖348个,改建厕所35个,建污水坑、垃圾坑1071个,捕鼠4325只,填鼠洞5.56万个,新建猪羊圈294所。通过这些工作,有效改善了农民居住、生活和生产环境卫生。

在食品卫生方面,城镇实行定点屠宰牲畜,上市肉食品须经检验,饮食工作人员营业期间穿工作服、戴口罩,并将卫生制度化、经常化,这些制度也同时在饮食服务行业、旅社理发等行业大力推广。

在基层卫生院建设方面,从1953年开始,全国各地大专院校医学专业医技人员响应国家支援革命老区建设的号召,陆续分配来佳县工作,带来了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县内医疗单位的医技水平。1953年到1954年,有钱文生、李位东、赵兰卿、刘文道、耿绪珍、高西芳等6名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佳县卫生系统工作。1953年建立了通镇妇幼卫生所,设专职工作人员3人,坑镇、乌镇、通镇卫生所增配了医生、护士,添置医疗器械。县医院到1956年已有职工14人,设病床25张,极大改善了患者就医条件。1957年又建立起10个乡卫生所、15个农业社卫生室,坚持“预防为主、医疗并重”的方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全年门诊患者5257人,入户治疗459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