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下游控制断面发生设计洪水时,需计算上游各控制断面和区间相应的洪峰、洪量及其洪水过程线。分析时应着重暴雨、洪水的地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历史洪水的地区组成及其变化规律;各断面峰量关系以及各河段洪水传播演进规律等。为了分析研究设计洪水不同的地区组成对防洪的影响,通常需要拟定若干个以不同地区来水为主的计算方案,经调洪计算后,从中选定可能发生而又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成果。......
2025-09-30
可能最大暴雨是产生可能最大洪水的充要条件,这里主要述及可能最大暴雨。
10.1.2.1 基本原理
暴雨形成过程比较复杂,尤其是特大暴雨,从气象条件来说,形成暴雨的大气中必须有充沛的水汽,称为暴雨的水汽因子;同时还必须有有利的辐合流场使水汽集中,持续的上升运动使水汽凝结,这是暴雨的动力因子。根据气象学原理,一个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及上升运动的强度是有限的,同时,维持水汽输送的天气系统生命也是有限的,因而一定历时的降水量也应有其上限。可能最大暴雨就是从产生暴雨的成因分析入手,取其水汽因子和动力因子最大,而又可能合理组合估算而得的最大降水量。
10.1.2.2 方法
流域可能最大暴雨的计算方法有两类:一类为直接推求;另一类为间接推求。
(1)直接法。目前我国大中型水利工程设计中,为使推求的可能最大暴雨具有可能性,又接近于最大,一般是将已发生的大、特大暴雨作典型(也有人称为模式),这个典型包括暴雨的环流形势、天气影响系统、暴雨的时段雨量及时空分布等,然后根据暴雨发生的位置及设计要求,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放大,也称极大化。若暴雨发生在设计流域,则对影响暴雨的主要因子(如水汽因子、动力因子或水汽动力因子)进行放大,一般称为当地暴雨放大法;若暴雨发生在邻近流域,经论证在设计流域有发生的可能,则将典型暴雨移入设计流域,然后再进行放大,称为暴雨移置法;若设计时段较长(超过3天)则将多个典型暴雨进行组合(或组合放大)推求可能最大暴雨,称为暴雨组合法。
(2)间接法。若流域及邻近气候一致区内大暴雨资料较多,可将这些暴雨资料放大,将极大化的暴雨移置到设计地区,对它们的时、面、深关系加以外包,从外包线上可得到各不同暴雨面积上的可能最大暴雨,然后再转换成设计流域面积上的可能最大暴雨,称为时面深概化法。
我国幅员辽阔,水文气象及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相差悬殊;特大暴雨资料不多,很难进行各气候一致区的时面深概化;加之需计算可能最大暴雨的设计流域面积相差很大,可从几平方公里到100多万km2(概化法仅适用于52000km2以下的平原地区和13000km2以下的山丘区,且降雨历时只能计算到6~72h)。所以目前我国是以直接推求设计流域的可能最大暴雨方法为主,暴雨资料较充分的非特大流域也采用概化法。
推算出流域的可能最大暴雨,然后再进行产、汇流计算,推求得流域的可能最大洪水。
10.1.2.3 计算步骤
可能最大暴雨和可能最大洪水计算,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https://www.chuimin.cn)
(1)了解工程特性,设计意图,以明确计算的内容和要求。
(2)了解设计流域的地理位置及流域特征,包括流域的面积、形状、地形地貌、四周及分水岭的山脉走向、高程及气候特征等,以判断流域适用的计算方法及方案。
(3)有针对性的收集有关水文气象资料,尤其是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的大暴雨洪水资料及其相应的气象、天气资料。
(4)分析流域及其邻近地区的暴雨洪水特性(含历史暴雨洪水),包括形成大洪水的暴雨发生季节、强度、频次、时空分布、持续时间及极值等,了解形成大洪水的暴雨类型。
(5)暴雨成因分析。分析形成暴雨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地形影响及暴雨物理因子,以了解大暴雨的形成规律,并为典型暴雨的选取和放大计算提供依据。
(6)拟定计算方法及方案。根据计算要求,流域特性、流域及邻近地区大暴雨资料条件和大暴雨洪水规律,拟定计算方法或方案。若流域有大或特大暴雨资料可用当地暴雨进行放大,并可根据不同暴雨类型或时空分布特点,选用不同典型多方案进行计算;若流域邻近地区有特大暴雨资料,且障碍高程低于1000m时,可用暴雨移置法;若流域设计时段较长,可用暴雨组合法等。若流域及邻近地区大暴雨资料较充分,可采用时面深概化法等。应尽量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7)极大化处理。选定放大因子及指标,对典型暴雨进行放大。目前放大因子的选定,一般采用经验性的方法:水汽因子用可降水表示(W),动力因子用降水系统的辐合流场、水汽入流方向的风速(V)或概括为效率(η)等表示,放大指标要立足于成因分析,从同类型的典型暴雨历史资料中合理选取。
(8)可能最大暴雨成果选定及合理性分析。可能最大暴雨成果,应在对暴雨资料的可靠性、代表性及计算过程中各个处理环节误差大小进行综合分析后选定。其合理性分析,主要是可能性及最大性方面,采用比较法,即与本流域及邻近地区实测或历史大暴雨比较,与国内外特大暴雨记录比较等。
(9)分析流域大洪水的产、汇流特性及参数。由可能最大暴雨及其时空分布,推求可能最大洪水。
(10)可能最大洪水成果选定及合理性分析。可能最大洪水成果的选定,主要是在对产、汇流计算过程中各个处理环节误差大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计算较合理、暴雨时空分配较恶劣的成果。合理性分析,与可能最大暴雨相似,主要采用比较法,从可能性及最大性方面去分析比较。
相关文章
也就是说下游控制断面发生设计洪水时,需计算上游各控制断面和区间相应的洪峰、洪量及其洪水过程线。分析时应着重暴雨、洪水的地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历史洪水的地区组成及其变化规律;各断面峰量关系以及各河段洪水传播演进规律等。为了分析研究设计洪水不同的地区组成对防洪的影响,通常需要拟定若干个以不同地区来水为主的计算方案,经调洪计算后,从中选定可能发生而又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成果。......
2025-09-30
由入库洪水的组成可知,入库洪水不能由实测资料得到,只能依靠部分实测、部分推算或全部推算才能获得。根据推算的历年入库洪水过程,统计出洪峰及各时段洪量的系列,在此基础上按坝址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分析计算入库设计洪水。当汇入库区的支流洪水所占比重较小时,假设时段洪量不变,可将坝址设计洪水采用流量反演的方法推求入库设计洪水。......
2025-09-30
枯水径流较之固定时段的径流,其时程变化更为稳定。设计站资料短,而上下游站资料长时,可以用设计站与上下游站枯水流量,每年取一个最小点,点绘相关线图。对于一年一个最小值的相关点,应注意枯水出现的时间是否一致。利用本站水位流量关系进行枯水流量展延。......
2025-09-30
从广义上说,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水体的分布、循环、运动以及变化规律,并使其服务于人类的科学。科学性,即水文学是地球科学中一门独立的科学。人类认识水、应用水和控制水,以及人、水相互冲突和协调的过程,就是实用水文学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因而,在实用水文学中,水文测验学和工程水文学在水文科学演变史上起步早、内容丰富,基础坚实,发展和应用前景也最广阔。......
2025-09-30
由于入库洪水需靠部分实测、部分推算或全部推算才能得到,因此入库洪水应视资料条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常用的入库洪水计算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如发现存在不合理现象时,可检查干支流洪水资料和演进方法及有关参数的合理性,必要时可进行适当调整,或改变干支流入库点和区间洪水的计算方法。......
2025-09-30
矩法是传统的参数估计方法,无需先确定频率曲线线型,简便易行,因而在水文频率计算中得到广泛使用。矩法难以资料精度为权重,这也是其他估计方法难以摆脱的问题。我国使用时间长、经验丰富,从工程设计和运行看,以适线法为主的水文频率曲线参数估计方法较为成熟。综上所述,水文频率曲线参数“真值”难求,精度较高的近似值是可求的,衡量参数估计精度的标准应是设计值,而非参数本身。......
2025-09-30
长江流域已建成各类水库45694座,其中大型水库151座,中型水库1111座,小型水库44432座,小型水库约占各类水库数的97%。在长江流域已建的葛洲坝、汉江的丹江口、沅水的五强溪、雅砻江的二滩、清江的隔河岩和在建的长江三峡等水利水电工程就是如此。正在兴建的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水利建设、水资源科学调配的又一创举。因此,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设计和干支流综合规划工作中,水文分析计算和水资源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