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设计

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设计

【摘要】: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数人都是经过一番努力才找到自己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测试能帮助你理顺这些兴趣与职业生涯目标的关系。它不仅表现在对人、对自己的态度上,同时也表现在对职业生涯的目标选择和态度上。有人说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老教授又接着问:“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又会选择哪一棵?”

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数人都是经过一番努力才找到自己的目标。对自己问以下问题,它能够帮助你在一团迷雾中发现你的方向。

问题1: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最喜欢干什么?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家奖的丁肇中说过:“兴趣比天才重要。”兴趣会直接影响职业生涯。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地思考、探究和追求。

可以通过测试来发现你的梦想和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测试能帮助你理顺这些兴趣与职业生涯目标的关系。现在常用的是“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量表”等工具。

问题2:我最适合做什么?

性格是个体对现实一种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它不仅表现在对人、对自己的态度上,同时也表现在对职业生涯的目标选择和态度上。开朗、活泼、热情、温和的性格,一般比较适合从事演艺娱乐、服务新闻以及其他与人群交往的行业;多疑、好问、深沉、严谨的性格比较适合从事科研、教学方面的职业。

如果从事的职业与你的性格相适应,工作起来就会感到得心应手、心情舒畅,也容易在工作中取得成就;反之,就会感到缺乏兴趣、被动并难于胜任,即使完成工作任务,也会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精神紧张。

可以通过职业个性测试来了解你的性格,并发现自己适合从事哪类工作。

问题3:我能做什么?

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进行任何一项活动,都应具备一定的能力;从事任何一种职业,也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

能力倾向指的是一个人的潜能,即从未来的训练中获益的能力。职业分为不同的类型,因而对人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要注意能力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匹配。如果擅长形象思维,就比较适合文学艺术方面的职业,而不太适合从事科学研究方面的职业。如果从事的职业与你的能力类型不适应,甚至相排斥,工作起来不仅心情不舒畅,而且也难于取得成就。

可以通过测试来了解自己的能力。现在,画三个圆圈把每一个问题和它的答案圈起来,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集合,那么,要找的职业生涯目标就是这三个圆圈的交集,即你最喜欢和你最适合的事,也是你能做到最好的事,这就是你的职业生涯目标。

拓展阅读

砍树与人生

一位老教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测试题。他说:“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较细,你会砍哪一颗?”如果你选择砍粗的那棵,而他则说:“粗的那棵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教授又问他们会砍那一棵。

不用说大家肯定会选择后者了。而教授又加了条件,说:“杨树是笔直的,可是红松却是七歪八扭,你们又会选择哪一棵?”有人说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即使这样,教授还是又加了条件,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多,中间大多空了,你们又会选择哪一棵?”学生们都不知道老教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认为杨树都中空了,更没有用,还是砍红松。老教授又接着问:“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又会选择哪一棵?”大家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枝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们又会选择哪一棵?”很多人都发起了疑问,一会砍杨树,一会儿砍红松,选择总是随着条件的增多而变化,你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就砍杨树;想要做工艺品,就砍红松。谁都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

最后老教授说:“你们踏上社会之后,当许多事摆在眼前,你们便只顾着去做那些事,往往于各种变数中淡忘了初衷,所以也就常常会做些没有意义的事。一个人,只有在心中先有了目标,先有了目的,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所迷惑,才不能偏离正轨。这就是我的测试,也是我想要告诉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