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仿古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实例详解,快速获取实用成果!

仿古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实例详解,快速获取实用成果!

【摘要】: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主要包括殿堂、楼、阁、塔幢、台、亭、榭、轩、廊、舫等。此外,还有各种特殊的形式,例如扇面、套方等。在仿古建筑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好亭子本身的造型,亭子位置的选择也尤为重要。轩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建筑形式,一般是一面无墙壁、门窗,对外全开敞,人可坐在其中观景。

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主要包括殿堂、楼、阁、塔幢、台、亭、榭、轩、廊、舫等。

1.殿堂

殿堂指皇宫、衙署、庙宇、祠堂、会馆等建筑群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是建筑群的中心。在通常情况下,“殿”和“堂”又有所差别。一般按规模和等级来区分,大的称为“殿”,小的称为“堂”。其建筑宏伟壮观、装饰华贵。一般面阔为单数,台阶、屋顶一般为歇山、庑殿等式样,规模较小的也用悬山、硬山。且殿前多有广庭,其大小视建筑性质而定。

2.楼、阁

楼和阁指多层重叠的房屋,出现于战国晚期,主要用于军事,供登高瞭望。汉至南北朝时,文人墨客多有登高习俗,楼渐渐成为风景园林建筑。从此,凡用来登高远眺的建筑均以楼、阁命名。古代城墙上多建楼阁,称为“城楼”。此外,文人住宅和寺院内也多建楼阁,住宅的楼阁多用于藏书、读书,或为闺楼、绣楼,寺院楼阁多用于藏经。

3.台

我国古代春秋秦汉时期,皇家宫苑营建中盛行高台之风,其上进行祭祀、观赏、娱乐等许多活动。其基本形制是夯土筑高台,外砌砖石,上建殿堂或楼阁。台成为上面殿堂或楼阁的一个巨大基座,使其更为高耸、壮丽。我国古代宫殿常建于高台之上,以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例如著名的秦代阿房宫主殿、唐朝大明宫含元殿等。

4.亭

在我国古代,亭的种类很多,按功能来划分,数量和式样最多的是园林和风景区的“景亭”。此外,还有用于其他目的的,例如立碑的碑亭,路边供人休息的凉亭,护井的井亭,悬挂钟鼓的“钟亭”“鼓亭”等。按平面和屋顶式样来划分,有四方、六方、八方、圆形等。此外,还有各种特殊的形式,例如扇面、套方等。

在仿古建筑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好亭子本身的造型,亭子位置的选择也尤为重要。因为对亭子本身造型的考虑是在选定基址后,依所在地段的周围环境进一步研究亭子本身的造型,使其与环境很好地结合起来。亭子位置的选择对于建筑群,尤其是园林的空间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在选择位置时既要考虑游人停留观景的需要,还要考虑亭子对景色的点缀作用。

5.榭

榭,一般指建在水边的建筑,大多出现在园林之中。《园冶》中说:“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虽然其时隐于花间者也可称榭,但今天榭以水榭居多,通过架立的平台一半伸入水中,一半架立于岸边,跨水部分多为石梁柱结构,而挑出水面的平台也是为了便于观赏园林景色,获得难得的池岸开阔视野而设。

南方私家园林水池面积一般较小,所以榭的尺度不宜过大,平面开敞,造型通透、灵动,建筑装饰精致、素雅。

在北方皇家园林中,与广大面积的水面相应,榭的尺度也随之加大,有些作为单体建筑物的水榭被一组建筑群体所取代,而建筑风格也呈现浑厚、持重的特点。与皇家园林的格调相配合,装饰以红柱、彩画、黄色或绿色琉璃瓦,色彩浓重。

6.轩

轩的主要特点:轩的选址宜于高旷之处,居高临下,以便于观景。轩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建筑形式,一般是一面无墙壁、门窗,对外全开敞,人可坐在其中观景。有的做有隔扇门,但可全部打开。轩有临水而建的,与水榭相似,但一般不像水榭那样伸入水中。为形成清幽、恬静的气氛,轩还常采用小庭院形式,这种小巧、精致的空间适宜静观近赏,而花木与山石成为庭院特色设计中的着眼点,例如听雨轩中的芭蕉,看松读画轩中的古松等。

7.廊

廊是作为建筑物之间的联系而出现的。中国建筑对廊的使用非常灵活,在庭院中用抄手廊、回廊组织空间,在园林中更发挥了其在理景上的巨大作用——它既可做风景的导游线,又可用来划分空间、增加风景的深度。

廊的基本特征是窄而长,这种长的特征表达了一种方向性,具有运动、延伸、增长的意味。还有一种中间用墙分隔的廊,称为复廊,在园林设计中,因为中间的隔墙既可划分景区又可形成隔而不绝的空间渗透效应而得到许多造园家的青睐。

8.舫

园林设计中除台、榭等之外,还有一种仿船的亲水建筑称作舫。江南园林水面较小,不宜划船,而园主又想在游玩饮宴、观赏水景时有泛舟水面之感,由此形成“舫”这一建筑样式。舫一般用石砌成船体形状,上面再建小型建筑。尾端与岸边相连,前端伸到水面上。人坐舫中饮茶休闲,打开窗户四面观景,如坐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