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对立的中心,是在争取欧洲霸权,虽然英法的海军协定已成事实,然而这不能说是英法的调协,而只是英法代表国际联盟的这一大阵营以与美国争取世界的支配权,这一事实,必得认明。意大利与希腊,一则因其与法国对立的关系,一则因其在巴尔干半岛及地中海的地理上的关系,都与英国联结,而结成一个以大英帝国为中心的大阵营。这些钩心斗角的关系,明证英法对立之不可避免。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法国却拥有强大的陆军。......
2023-08-17
由以上所述,全世界的二大对立,便是英美。英美对立的激化,而有爆发战争之可能,乃由以下各根据而断定:
(一)英建立新加坡军港,美则建立丰塞卡海湾对太平洋的防御中心。
(二)非洲里比利亚的橡皮战。
(三)美国势力伸及于加拿大、澳洲以及新西兰。
(四)石油战海运战之激化。
(五)《和平公约》中所表现的破绽。
(六)海军问题的紧张。
(七)美国势力的侵入中国,从而影响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可是对立的情形,不仅是英美,不过英美是两个体系,两个大阵营,其实,各国间亦无不表现着对立的情形。
日美的对立,有以下的事实,可以断定:
(一)日本以“满蒙的特殊地位”的口号而侵略中国,美国以“门户开放”的口号而侵略中国。
(二)美国企图成为太平洋之整个的支配者。
(三)日本力谋中美结合的破裂,美国力谋驱逐日本的势力于中国之外。
(四)美国力谋日英同盟的解体,而日本田中内阁却派内田康哉到英国以定英日解决中国问题的方针,并且英日续盟,在事实上也是可能。
世界第二次战事如果发生,自然日本会倒在英国方面。
再之,英法的对立,其根据如下:
(一)争取欧洲的霸权。
(二)争取地中海的支配权,在英国方面言之,可以因地中海而保持各地的联络,在法国方面言之,可以因地中海而保持与北非的联络,并且在法国只要以亚尔雪黎一水道,便可以阻碍英国的通路。
(三)法国陆军的强大,激起英国海军的扩张。
(四)法有南斯拉夫之小协约,英则与希腊、意大利联合,亚得利亚海便被法国所封锁,希腊的海军参谋本部将校多为英国人。
法德的对立,已有历史上的根据,其最近的根据,便是:
(一)因德国经济的发展,德法的对立随之尖锐化。
(二)德国人口之激增,二倍于法国。
(三)莱茵的撤兵问题与赔偿问题。
(四)德国的复仇战争与法国安全的二重保障。
法意的对立,有如下之根据:
(一)英国恐怖法国陆军之雄厚,引入意大利以牵制法国。
(二)地中海贸易的冲突。
(三)大战后意大利的所得不良,时时有垂涎法国所属殖民地的倾向。
英俄的对立,有以下各根据:
(一)石油战,因俄国石油激增(1913年为9 215 000吨,1928年便增加到10 191 000吨)而更尖锐化。
(二)张伯伦的反俄战线之联结。
(三)阿富汗问题。
综上所述,系举其显明者而言;此外俄美对立,其原因便存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冲突上;英国与法国对立,自必强德以弱法,但是引起了德国产业的向上,又形成了英德的对立;德在经济困难时期,是亲西欧而远离俄国,可是现在因精制品与机械多数向俄输入,又因俄国的小麦价廉的供给(计德输入于俄的总额,在1926—1927年,为277 200万马克,其中精制品与机械占83%。又俄输入于德的小麦,在1925年度为497 200马克),却渐次转移了这一趋势,而与俄缔结通商条约,关于这一点,又于英国不利;最后德国对波兰,匈牙利对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捷克斯拉夫以及波兰之对里多亚尼亚,保加利亚之对南斯拉夫等,都有历史的根据与客观的必然性。
总之这许多的对立,只有因英美的对立的战事的勃发,而倾向于其本国有利的一方,演出比第一次大战更惨酷更剧烈的大战,这就是全世界资本主义的没落期到了(苏俄与帝国主义英美等的对立虽有发生大战之可能,然不如英美对立之快与容易)。
世界的情况是这样的,目前的世界的情况是这样的,只有血腥,只有惨酷,只有可怕。然而我们到底是中国人,再回头看看中国这一年的情况是如何,作者也不愿多说,让读者自己去体认罢!
【注释】
[1]德国虽说被解除武装了,然而不能说德国没有防备。德国在技术上,有优良的已养成的武装的将校及下级干部。只要一旦战事勃发,对于业已施了预备教育的军队,略加补充,举国即可化为大军。并且民用飞机发达,数时间就可以改为军用。又得着金属工业的帮助,短时间便能将发动机与铁板组成坦克车。德国化学工业的进展,在全世界居第一位,其有助于战争,更不待言。德国所缺的,只是重炮兵队与舰队。
有关杨东莼文集·专著卷(上中下)的文章
英法对立的中心,是在争取欧洲霸权,虽然英法的海军协定已成事实,然而这不能说是英法的调协,而只是英法代表国际联盟的这一大阵营以与美国争取世界的支配权,这一事实,必得认明。意大利与希腊,一则因其与法国对立的关系,一则因其在巴尔干半岛及地中海的地理上的关系,都与英国联结,而结成一个以大英帝国为中心的大阵营。这些钩心斗角的关系,明证英法对立之不可避免。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法国却拥有强大的陆军。......
2023-08-17
日美对立的程度,并不亚于英美对立。不过英美对立为的是争取世界的霸权与独占,其范围广大;而日美对立仅集中于太平洋,其范围狭小而已。但是,在事实上,不论是英美对立或日美对立,都已结集于太平洋的一点,质言之,即是中国为英、美、日三国最后决战的战场。大会中关于军备的限制,更表现日美对立的尖锐化。从上节两大会议中,可以看到日美对中国问题的利害冲突。这些事实,都必然地使日美对立激化。......
2023-08-17
英国的世界霸权,既为美国的崛起所摇动,于是两国的轧轹,两国的对立,便必然地日益深刻化尖锐化了。英美产业贸易这一对立,无论如何调解与协定,都不能消灭这一对立,在今日如此,在将来亦必如此,要得到终结的解决,便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本书第三章中,业已说到欧美的铁及钢铁产额,今进而说明英美两国铁及钢铁的生产情形。综上所述,可见英美煤油战争之恶化,亦是彰明较著的事情。......
2023-08-17
在氏族社会中,其结合的纽带为血缘,各氏族成员都立于平等的地位,故其社会结构,无阶级的差别。由上所述,我们便可以推定夏、商时代的社会结构,或许就建立在贵族与奴隶这个阶级对立的关系上面。中国社会的结构,从周室东迁以后直到最近百年前,便完全是这样的。最近百年来,因资本帝国主义的侵入,中国社会的结构,起了剧变。(三)中国古史的研究之困难点在什么地方?[2]参看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5~7页。......
2023-08-16
在第五次报告的结论中,IPCC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毋庸置疑的,而人类活动是20世纪中期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众传媒将评估报告形容为IPCC正式对人类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灾难进行了“定罪”。这次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全球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明显增加,浓度达到了过去80万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根据IPCC的科学报告,必须承认最近一百年全球气温升高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2023-08-28
不管是主张还是否认真理和错误相互渗透的同志,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观点,这就是都承认真理和错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要对真理“一分为二”,那也只能把它看作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统一。黑格尔曾指出,非连续性和连续性是对立的统一,连续性以非连续性为条件,包含着非连续性。有的同志可能会说,我把认识当作一个极端,一个对立物,那么,真理和错误不就是它的两个对立面了吗?......
2023-11-28
正是这个侧面的形成,确立了西欧文艺复兴以来三维空间构成的窄衣基型。收省、活褶等技巧是其表现立体感常用的手法。上体部由前、后、侧三部分构成,体现出三维立体空间构成的观念。侧片与前后身衣片分离,明确标示出人体的侧面造型。图2-40近代法国紧身胸衣的结构图2-41洛可可主义时期法国女装的样式和结构图2-42“希腊式”女装的样式、结构图“巴塞尔”时期的紧身胸衣和在“巴塞尔”之外的罩裙已经具备了现代女装的许多特征。......
2023-06-23
各国总是在强调一方的同时抛弃了另一方。这种对立的思维方式在美国表现得尤为明显。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人民十分珍惜其得来的自由,独立后实行州分权的课程体制,在联邦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教育管理机构。由此可以反映出在美国国家和地方之间存在激烈的矛盾和对立,这种对立的思维方式严重干扰国家和地方、州与地方学区关系的协调,导致一方权力的突出必然会抑制另一方作用的发挥。......
2023-07-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