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全球主要对立:英美和英法,德法对立及其原因

全球主要对立:英美和英法,德法对立及其原因

【摘要】:由以上所述,全世界的二大对立,便是英美。(七)美国势力的侵入中国,从而影响英国对中国的侵略。可是对立的情形,不仅是英美,不过英美是两个体系,两个大阵营,其实,各国间亦无不表现着对立的情形。再之,英法的对立,其根据如下:(一)争取欧洲的霸权。法德的对立,已有历史上的根据,其最近的根据,便是:(一)因德国经济的发展,德法的对立随之尖锐化。德国在技术上,有优良的已养成的武装的将校及下级干部。

由以上所述,全世界的二大对立,便是英美。英美对立的激化,而有爆发战争之可能,乃由以下各根据而断定:

(一)英建立新加坡军港,美则建立丰塞卡海湾对太平洋的防御中心。

(二)非洲里比利亚的橡皮战。

(三)美国势力伸及于加拿大、澳洲以及新西兰。

(四)石油战海运战之激化。

(五)《和平公约》中所表现的破绽。

(六)海军问题的紧张。

(七)美国势力的侵入中国,从而影响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可是对立的情形,不仅是英美,不过英美是两个体系,两个大阵营,其实,各国间亦无不表现着对立的情形。

日美的对立,有以下的事实,可以断定:

(一)日本以“满蒙的特殊地位”的口号而侵略中国,美国以“门户开放”的口号而侵略中国。

(二)美国企图成为太平洋之整个的支配者。

(三)日本力谋中美结合的破裂,美国力谋驱逐日本的势力于中国之外。

(四)美国力谋日英同盟的解体,而日本田中内阁却派内田康哉到英国以定英日解决中国问题的方针,并且英日续盟,在事实上也是可能。

(五)华盛顿会议中美国于关岛建筑军港问题。

世界第二次战事如果发生,自然日本会倒在英国方面。

再之,英法的对立,其根据如下:

(一)争取欧洲的霸权。

(二)争取地中海的支配权,在英国方面言之,可以因地中海而保持各地的联络,在法国方面言之,可以因地中海而保持与北非的联络,并且在法国只要以亚尔雪黎一水道,便可以阻碍英国的通路。

(三)法国陆军的强大,激起英国海军的扩张。

(四)法有南斯拉夫之小协约,英则与希腊、意大利联合,亚得利亚海便被法国所封锁,希腊的海军参谋本部将校多为英国人

法德的对立,已有历史上的根据,其最近的根据,便是:

(一)因德国经济的发展,德法的对立随之尖锐化。

(二)德国人口之激增,二倍于法国。

(三)莱茵的撤兵问题与赔偿问题。

(四)德国的复仇战争与法国安全的二重保障。

法意的对立,有如下之根据:

(一)英国恐怖法国陆军之雄厚,引入意大利以牵制法国。

(二)地中海贸易的冲突。

(三)大战后意大利的所得不良,时时有垂涎法国所属殖民地的倾向。

英俄的对立,有以下各根据:

(一)石油战,因俄国石油激增(1913年为9 215 000吨,1928年便增加到10 191 000吨)而更尖锐化。

(二)张伯伦的反俄战线之联结。

(三)阿富汗问题。

综上所述,系举其显明者而言;此外俄美对立,其原因便存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冲突上;英国与法国对立,自必强德以弱法,但是引起了德国产业的向上,又形成了英德的对立;德在经济困难时期,是亲西欧而远离俄国,可是现在因精制品与机械多数向俄输入,又因俄国的小麦价廉的供给(计德输入于俄的总额,在1926—1927年,为277 200万马克,其中精制品与机械占83%。又俄输入于德的小麦,在1925年度为497 200马克),却渐次转移了这一趋势,而与俄缔结通商条约,关于这一点,又于英国不利;最后德国对波兰,匈牙利对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捷克斯拉夫以及波兰之对里多亚尼亚,保加利亚之对南斯拉夫等,都有历史的根据与客观的必然性。

总之这许多的对立,只有因英美的对立的战事的勃发,而倾向于其本国有利的一方,演出比第一次大战更惨酷更剧烈的大战,这就是全世界资本主义的没落期到了(苏俄与帝国主义英美等的对立虽有发生大战之可能,然不如英美对立之快与容易)。

世界的情况是这样的,目前的世界的情况是这样的,只有血腥,只有惨酷,只有可怕。然而我们到底是中国人,再回头看看中国这一年的情况是如何,作者也不愿多说,让读者自己去体认罢!

【注释】

[1]德国虽说被解除武装了,然而不能说德国没有防备。德国在技术上,有优良的已养成的武装的将校及下级干部。只要一旦战事勃发,对于业已施了预备教育的军队,略加补充,举国即可化为大军。并且民用飞机发达,数时间就可以改为军用。又得着金属工业的帮助,短时间便能将发动机与铁板组成坦克车。德国化学工业的进展,在全世界居第一位,其有助于战争,更不待言。德国所缺的,只是重炮兵队与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