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解锁储蓄误区!投资与理财指南

解锁储蓄误区!投资与理财指南

【摘要】:如果要求停止支付或处理个人储蓄,则必须向银行提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经县银行和县以上支行核准后才能办理。其他任何部门、任何个人无权向银行查询,无权要求停止支付或处理个人储蓄,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居民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查询、扣划。

误区一:居民储蓄越多越好。

解析:有一定的居民储蓄是必要的。居民的个人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起重大作用。它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还可以调节市场货币的流通,而且还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但居民储蓄太多就会导致消费市场萎缩,造成消费品积压,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积累造成不良影响,最终会阻碍居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误区二:居民储蓄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查询和扣划。这就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解析:我国对居民储蓄采取鼓励和保护政策,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为储户保密”是指非依法定条件、程序,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冻结和查询,也不得扣划,但如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因审理已立案的案件需要查询当事人的储蓄存款的,必须向银行提出正式书面申请。如果要求停止支付或处理个人储蓄,则必须向银行提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经县银行和县以上支行核准后才能办理。其他任何部门、任何个人无权向银行查询,无权要求停止支付或处理个人储蓄,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居民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查询、扣划。我国有权查询、冻结、扣划单位、个人存款的执法机关见表5.1。

表5.1 有权查询、冻结、扣划单位、个人存款的执法机关

误区三:如果银行连续下调利率,影响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那么储蓄存款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解析:利率下调并不一定使存款的实际收益减少。当利率下调但利率水平仍高于同期物价涨幅时,存款者的实际收益仍然存在,甚至可能增加。只有当物价涨幅等于或高于同期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者的实际收益才不复存在,同时,虽然利率下调,但储蓄与保存现金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储蓄可以获得利息收入,而保存现金没有任何收入;储蓄可把零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存现金不利于支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储蓄可以调节市场货币流通,保存现金则不行;储蓄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 方式。

误区四:无论存款账户处于何种状态,银行都可以为储户开具存款证明。

解析:存款证明业务是指银行为存款人出具证明,证明存款人在之前某个时点的存款余额或某个时期的存款发生额,以及证明存款人在银行有在以后某个时间点前不可动用的存款余额。当存款账户处于正式挂失、冻结和止付状态时,是无法开具存款证明的。

【思考题】

你存钱了吗?抑或你打算如何来存钱呢?

解析:没有标准答案,学生自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