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使得每个实体都成为虚拟世界和实体世界融合形成的新的价值体,每个价值体都可以在某个时空场景体现自己的价值。物联网的价值交换体系,助推了“一切皆证券”。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是证券的交易平台,它因全程感知的物联网管理体系的作用而变得十分简单,无人控制、自主运营、全程无遗漏。......
2023-08-13
(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物联网金融的发展依靠物联网技术,掌握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是保证我国物联网金融安全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物联网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研究低功耗处理器技术和面向物联网应用的集成电路设计工艺,开展面向重点领域的高性能、低成本、集成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传感器技术和产品研发,提升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封装与集成,多传感器集成与数据融合及可靠性领域技术水平。其次,要研究面向服务的物联网网络、体系构架、通信技术及组网等智能传输技术,加快发展NB-IoT等低功耗广域网基础和网络虚拟化技术。再次,研究物联网感知数据知识表达、智能决策、跨平台和能力开放处理、开放式公共数据服务等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支持物联网操作系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研发和产业化,进一步完善基础功能组件研发、应用开发环境和外围模块。例如,对于传感器技术,一方面试验生物材料、石墨烯、特种功能陶瓷等敏感材料,抢占前沿敏感材料领域先发优势;另一方面强化硅基类传感器敏感机理、结构、封装工艺的研究,加快各类敏感元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
(二)广泛融合其他金融科技
物联网的价值主要在于以技术手段感知实体世界,以此完成信息采集,而当前由物联网技术所激发的包括物联网金融在内的多种创新商业模式,不仅依赖于前端数据收集,更在于数据真实性、准确性的保证,在于能够有效筛选、分析处理数据并将其应用到各个环节。《互联网进化论》一书将互联网比作人类大脑,提出物联网为感觉与运动神经系统,云计算是核心硬件层和核心软件的集合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萌芽,大数据则为信息层,是智慧和意识产生的基础。书中的描绘勾勒出各种金融科技融合应用的蓝图。物联网金融的实现亦需要广泛融合其他金融科技。
首先,物联网金融发展依赖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当前我国大数据规模发展较快,在一定程度上为多种商业模式创新奠定了数据基础,但数据增长速度过快也带来了数据存储问题,提高了数据存储的成本。而在物联网金融应用中,前端感应设备收集海量数据,这需要依赖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寻求更加高效和成本更低的数据存储方式。
其次,数据的安全性与真实性依赖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具备去中心化、高安全性、信用成本低、无法篡改和公开透明等特点的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账本技术。物联网金融模式结合区块链技术将颠覆原有的信息中心化模式,每一个电脑都是一个节点,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可以直接交互。同时任意两个节点的交易信息都向全网加密传播,所有节点都以加密区块存储方式,按时间序列单独记录系统全部交易信息。这种记账方式就可以保证信息安全,不被篡改。理论上,每个节点数据都可能被“暴力”修改,但交易数据是分散到全网各个节点,单个节点的数据修改是不被全网认可的。只要不是控制全系统50%以上的计算能力,数据是无法被篡改的,而参与系统中的节点越多,计算能力越强,数据安全性越高。由此可见,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对确保数据安全性与真实性有重大意义。
除此之外,物联网金融数据分析依赖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是传统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拥有强大至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且能够提供基于宽带互联网的大容量存储空间的备份服务,在预测市场发展趋势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对于物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安全性、真实性及防篡改的前提之下,数据安全问题已经不再是云计算技术发展的难题。物联网金融应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物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中,物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也依赖于云计算的超强计算能力,在业务中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实时识别风险,达到风险管理的目的。
可见,要尽量规避物联网金融发展中因数据量大、数据安全真实难以保证、数据处理要求高等带来的业务风险,就要结合各种金融科技,以实现高效的物联网金融风险管理。
有关物联网金融发展及应用前景研究的文章
物联网使得每个实体都成为虚拟世界和实体世界融合形成的新的价值体,每个价值体都可以在某个时空场景体现自己的价值。物联网的价值交换体系,助推了“一切皆证券”。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是证券的交易平台,它因全程感知的物联网管理体系的作用而变得十分简单,无人控制、自主运营、全程无遗漏。......
2023-08-13
要讨论物联网金融的特征,当然离不开物联网的特点。物联网金融的第一个特征,即是“确认信息价值”。当部分信息在物联网的改造下拥有了真实性、唯一性和可靠性之后,这些信息就不再是单纯的信息,而是成为“信用”,这就是物联网金融的第二个特征,即优化信用结构。物联网金融的第三个特征便是提高金融效率。......
2023-08-13
所以物联网对于数据传输速度以及数据处理速度要求更高。2009年8月,时任我国总理的温家宝提出了“感知中国”的概念,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私有物联网一般是为单一机构内部提供服务的,多数运用在内网中。混合物联网是上述两种及以上物联网的组合,但后台有统一运维实体。现有的物联网类似于仿生学,一共可分为三层: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
2023-08-13
(二)物联网金融与区块链金融区块链金融的定义很简单,即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三)物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最早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行业的日趋完善,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从这个角度看,物联网金融正是契合了当下普惠金融的理念和政策倾向。物联网金融以其几乎无死角的覆盖能力,为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和涉农等薄弱领域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2023-08-13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方面的创新,金融科技将全面应用于支付结算、零售银行、财富管理等领域,金融与科技正在不断地进行深层次的融合。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投顾等新技术伴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而得以广泛应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了聚集信息的功能,促进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行业提供信息互联互通服务。金融科技公司与银行业之间的竞争使得价格信号能够较为灵敏地发挥作用。......
2023-08-13
(一)建构统一的物联网金融风险监管体系物联网金融模式的运作要依靠物联网感知层和网络层的万物互联,依靠相应金融业务涉及领域的前端数据。物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也必将逐步深入到产业和消费者领域。在物联网金融模式下,对金融风险的监管重心可放在系统性、整体性的金融风险上。(二)打造物联网金融生态圈良好的物联网金融生态圈是物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环境保障。......
2023-08-13
物联网金融等一些与新一代科学技术结合紧密的金融服务模式能够改变传统的以资产决定信用的逻辑,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评估来真实可靠地决定信用。只有这种由过去的因变量逐渐前置为自变量的内生性响应-反馈机制,才能让信用真正长久地建立于金融市场,让金融市场有序、有活力、有生命力。......
2023-08-13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具有应用环境广泛、数据收集高效、信息传递及时等优势,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供应链上的企业串联在一起,使企业间的信息能够共享,形成一个物联网信息系统。总的来说,将物联网技术引入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来,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约束和风险,而且在业务成本与风险方面都会给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重要影响。......
2023-08-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