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其他保险类型迎来新变革

其他保险类型迎来新变革

【摘要】:更重要的是,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将灾害事故风险管理理念引入灾害事故管理中,推动风险管理与灾害事故管理相结合,进而给灾害事故相关的保险模式带来变革。也就是说,通过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灾害事故预防预警,将推动相关保险模式向灾害事故管理方向发展,由以前的“损失赔付”向“不发生赔付”或“少赔付”转变。

伴随物联网技术在安防方面的应用,火灾保险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模式。火灾保险是指以存放在固定场所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财产物资为保险标的,由保险人承担保险财产遭受保险事故损失的经济赔偿责任的一种财产保险。物联网技术感知、监控的功能显然可以实现建筑仓库、家庭方面的财产损失预防。目前,多家物联网技术集团正大力发展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系统,并与智能安防需求方实现合作,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仓库储备等日常安防,构建全新低成本的防灾防损智能体系。保险公司也积极参与到安防智能升级中,与物联网公司合作,为火灾保险需求方提供物联网技术改造升级标的物,制定针对性保险产品,积极构建“物联网+保险”的防控模式。

2017年11月9日,平安产险首推高层建筑的风险防控“物联网+保险”模式,基于平安产险独有的鹰眼(DRS)智能风控系统,建立针对高层建筑的全新防灾防损体系,为高层建筑火灾风险防控添加高科技利器。目前,该模式的部分技术已分别应用在我国多个超高层建筑的风险防控工作中。这套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一全三新”:“一全”是指全过程,即保险深度介入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从源头开始减少潜在的风险隐患。“三新”是指新模式、新方案、新体系,借助消防物联网大数据结合险企专业风控团队,在消防管理体系中形成类似车险在交通风险管理中综合治理联动的新模式;通过针对性创新保险方案的开发,解决用户使用新型消防科技的后顾之忧,提升生产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建立涵盖消防、建筑施工、器材生产、保险保障的联动模式,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新体系。

除火灾险外,我国也是一个其他灾害频发的国家,近20年来发生过多起特大洪水、特大暴雪、特大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同时,由于安全意识不高、安全防范不够和管理不善,我国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也很高,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化工厂爆炸事故发生较多。这些灾害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导致了保险公司的巨额赔偿。比如,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保险赔偿金额超过了50亿元。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对灾害事故进行识别、预警、定位、追踪、监测,进而对灾害事故进行预防、处置,减少灾害事故及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灾害风险与常规风险有很大不同,传统的保险精算技术很难对相关保险进行费率厘定。通过各种传感器,利用物理、化学、力学、电学、磁学、声学、光学机械等原理,采集气候和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降水量、振动、位移、下沉、倾斜、地质构造、土壤含水量等,形成大数据积累,能更加科学地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更好地确定巨灾保险、农业保险的价格。灾害事故发生后,带来的财产损失一般都很大,而且查勘定损成本也很高,因此需要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其中物联网将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基于物联网监测数据,可对灾害事故原因和责任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检测,同时结合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可以对灾害事故现场进行非人力的精细查勘,并对财物损失进行评估,进而提高查勘定损精度,减少查勘定损时间,节约理赔成本,创新理赔服务模式。

保险行业来说,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可防灾减灾,减少赔偿支出,而且将对灾害保险、财产保险、农业保险、事故责任保险等带来深远影响,从定价模式到承保、理赔服务模式等都将发生改变。

更重要的是,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将灾害事故风险管理理念引入灾害事故管理中,推动风险管理与灾害事故管理相结合,进而给灾害事故相关的保险模式带来变革。比如,对巨灾保险来说,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测、预警、实时预报、应急救助,从保险风险管理和灾后赔付向防灾减灾方向转变,减少损失和赔付支出;对环境污染责任险、企业财产险等涉及事故赔偿的保险来说,通过物联网技术加强安全事故预防和管理,并将保险的风险管理内化为事故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让环境污染、火灾、爆炸等事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没有采取完善的预警预防措施的投保人,事故带来的损失将免赔,这将促进投保企业利用物联网加强事故风险管控。也就是说,通过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灾害事故预防预警,将推动相关保险模式向灾害事故管理方向发展,由以前的“损失赔付”向“不发生赔付”或“少赔付”转变。

可见,物联网保险将深刻改变保险业经营和发展的基础,开启保险业新模式,实现精准定价,并对事故的发生做到可控、可预期,部分甚至可预防,它将改变保险业最古老的概率推定,开创保险新模式。